专栏名称: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企业家杂志  ·  雷克萨斯,“靴子”落地 ·  19 小时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高薪招聘数万人?雄安集团回应 ·  昨天  
高绩效HR  ·  未来3年,不懂AI的HR可能会被取代! ·  2 天前  
HR圈内招聘网  ·  网友问DeepSeek:我找不到工作,没有存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球知识局

中国缺He究竟有多严重?

地球知识局  · 公众号  ·  · 2024-07-15 20:00

正文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中国缺氦


文字:无刺王冠龙

校稿:辜汉膺 / 编辑:板栗

点击下方视频,即可观看视频版


1869年,俄国科学大佬门捷列夫发表了这张 早期的元素周期表 ,格式和现在不太一样,我们顺着背一下,“氢 氦 锂 铍 硼”,会发现这里面少了一个“ ”,这是一种在地球大气中极其稀有的元素,当时还不在表上。


现藏于圣彼得堡门捷列夫博物馆的

元素周期表原始手稿

(图:wiki)▼


门捷列夫在他的第一版化学教科书《化学原理》中

首次发表了元素周期表

(《化学原理》中的元素周期表 图:aip.org)▼


在1869年的前一年,法国和英国的天文学家在观察 太阳色球的发射光谱 时,才发现这种 来自太阳的新元素 ,并将其命名为“氦”(英语: Helium ,希腊语: ἥλιος ),在希腊语中就是赫利俄斯( helios ,太阳,太阳神),太阳的意思。


氦气的光谱线 (图:wiki)▼


188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路易吉·帕尔米耶里在分析 维苏威火山的岩浆 首次发现了地球上的“氦”


1895年,苏格兰化学家威廉·拉姆齐从钇铀矿里 首次分离出“氦” 。人类才终于可以直接观察研究这一稀有元素。


地球上的大多数氦气是放射性衰变的结果

因此氦大量存在于铀和钍矿物中

(威廉·拉姆齐和纯化氦气的克莱维石 图:wiki)▼


一直到今天,地球上发现的氦资源也只有 484亿m 3 ,而中国,正是一个 非常缺氦 的国家。


氦气的广泛用途


在元素周期表里,氦是仅次于氢的 原子量第二小 的元素。也是 氢元素热核聚变的直接产物 ,所以太阳上完全不缺氦,在晚年还会有“氦闪”的可能。


想象中的太阳氦闪(图: novaspace.com )▼


而且氦元素还位于周期表最右边一列,和“氖 氩 氪 氙 氡”同属 惰性气体 。由于本身密度很低,又不能像氢一样形成水等各种化合物,氦作为 单质气体 非常 容易逸出 到大气层之外,长年累月,地球上的氦就 越来越少 了。


氦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很低,还容易逃逸

全球可开采的氦气资源又主要来源于天然气

所以氦气是一种稀缺的非再生资源

(部分稀有气体放电的颜色和光谱 图:wiki)▼


氦除了密度和惰性的特点,还是 已知熔点和沸点最低 的元素,并且具有 低溶解度、高导热率 这些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这些属性让氦气在 工业各领域应用广泛


由于氦气是很轻的惰性气体,不像氢气那样易燃易爆,所以很适合 填充气球和飞艇 。也常用来检测管道、容器、设备内 是否有气体泄漏


氦气的用途还远不止这些

(双室氦检漏机 图:wiki)▼


(飞艇 图:shutterstock)▼

在一些 特殊的焊接应用 里,惰性的氦气用作保护气体,防止熔融金属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被称为 氦气保护焊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图:wiki)▼


氦气熔点超低的特点,让它可以在极低温度下保持液态,所以 液氦是一种重要的冷却介质 ,广泛用于冷却超导磁体、核磁共振仪器和激光设备这些高精密仪器。


先进制造领域 ,氦还会用于液体燃料火箭、载人深潜、第四代核反应堆、半导体制造、量子计算机、精密分析仪器、核磁共振。


基于如此广泛的用途

氦气其实是一种关系国家安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

战略性稀有气体,被称为“黄金气体”

(液氦用于冷却现代MRI扫描仪中的超导磁体 图:wiki)▼


可以说,氦已经是一种 不可或缺的新兴战略资源 。2021年全球对氦气的需求大概是2.04亿m (2.04×10 ),而且保持着约5%的年增长速度。



储量与产能高度集中


虽然按照最新的勘探结果,全球氦气资源的 挖掘潜力很大 ,但这其实是一个细分且 技术门槛很高 的市场,资源开发严重不足,整体上仍然是 供不应求


在许多高精尖研究中都需要液氦的冷却

但全球能生产氦气的国家却很少

(图:news.harvard.edu)▼


而且这有限的氦气,还是高度集中于 少数国家


目前,全球的工业用氦气基本是从含氦的天然气里提取出来的,所以 氦的生产和天然气高度相关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球氦气总资源量约484亿m 3 (484×10 8 m 3 ),其中美国、卡塔尔、阿尔及利亚、俄罗斯四国合计占了 87%


氦气资源量多的国家基本也是天然气巨头▼


氦气的 生产格局 也基本是这样,美国、卡塔尔产量占全球的 80% ,阿尔及利亚、俄罗斯占 14% ,还有少量来自澳大利亚和波兰。和他们相比,亚太地区的氦气产量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横屏- 全球氦气藏分布与产能格局示意图(2022年)▼


这里面, 美国 无论是资源量还是产量,都是 无可争议的第一 ,美国从上世纪初就开始开发利用氦气。到2012年之前,美国的氦气供应量一直 接近全球的80%


但老美产得多,用得更多,毕竟这种气体多用于高端制造,美国企业本来就是 用氦大户 ,以至于美国的氦气战略储备都快被用光了。2012-2020年,美国氦气供应量从1.33亿m 3 减至0.83亿m 3 减少了四成 。到2021年,美国氦气供应量进一步降至0.77亿m 3


此消彼长, 卡塔尔的氦气产量在十年间快速增长 ,2021年达到了5100万m 3 (0.51×10 8 m 3 ,和第二梯队的阿尔及利亚1400万m 3 、俄罗斯900万m 3 相比,可谓 遥遥领先


卡塔尔本就是天然气大户,又有美国设备的支持

在生产氦气这件事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在这四大巨头之外的国家,一方面 受制于探明储量不足 ,一方面也 受限于技术 ,因为氦气提纯的难度非常高,涉及一系列复杂技术,这还不包括储存、运输、使用所需的设备和规范。


由于可开采的氦气通常和天然气混杂在一起,需要通过质量分离等技术,先把“粗氦”从天然气里 提取 出来,再对粗氦进行 精制 ,以美国 AMGAS 在堪萨斯州 Lenexa 的气田为例,其2022年8月以来的天然气日产量大约2832m 3 ,从里面可以提取出14.16m 3 的氦气。


堪萨斯大学的两位教授在气体间歇泉样本中

首次发现了天然气中的氦

(图:wiki)▼


目前人类提取氦气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 天然气直接提氦 液化天然气闪蒸汽提氦 ( LNG-BOG ) 。后者的效率更高,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对原料气的规模和提取技术 有很高要求 ,而“天然气直接提氦”,才是目前唯一的 工业化获取氦 的方法,。


不过中国的天然气田含氦量很低

直接提取成本极高

要实现自主生产暂时还得靠LNG-BOG

(宁夏盐池BOG提氦装置区 图:cigia.org.cn)▼


这条技术路线,又可以分为“ 深冷法 ”和“ 非低温法 ”。


深冷法最为经济有效 ,同时也是氦气液化和运输的最佳方案,主要原理是将净化合格的天然气通过 制冷 ,低温 精馏 获得一次粗氦(这里的“一”发1声),经过进一步 提浓 获得浓度30%-80%的粗氦。再使用 低温吸附或低温冷凝、冷冻法 ,在低压低温的环境下 去除 粗氦中的杂质气体,再通过氦液化器把高纯度的氦气 液化


天然气氦回收过程示意图


深冷法也叫低温精馏法

是通过不同气体的沸点的不同来分离气体▼

这个深冷法看似容易,搞起来其实 也很难 。从原理上来说,只要把温度降到足够低,氦气就以被液化,但是前面也说了,氦是液化温度最低的元素,所以它的 液化方法非常特殊 ,必须 进行复杂的多级液化 ,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冷却自己。对技术设备的要求很高。


近几年,“非低温法”,也就是“常温法”提氦,已经研发成功,这就要用到 膜法 了!操作方式主要是 多级膜法、多级变压吸附 、或者 膜法+多级变压吸附 。但这套操作的功耗太高、工艺复杂,还不适合大规模提氦。


天然气提氦气的膜技术

(图:uq.edu.au)▼


综上所述,氦气在现代工业中 用途广泛 ,但是储量与产能却高度集中,提纯、液化的 技术门槛也很高 ,这就必然导致供不应求。



中国缺氦,怎么办?


而供需矛盾最紧张的就是咱们国家了。目前我国已经是 世界上最大的氦气消费国之一 ,但是 严重依赖进口 ,近年来对外依存度高达95%以上。


而且随着我国科学研究、医疗技术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高纯度氦气的 需求越来越大


2017年以来,中国的氦气进口量长期保持在2000万m 3 以上(2000×10 4 m 3 ),2018年进口量高达2311万m 3 (2311×10 4 m 3 ),约占全球氦气产量的14.4%, 对外依存度98.51% 。(2018年全球产量1.6亿立方米)


2014-2021年中国氦气产量与进口量走势图▼


由于全球的 产氦大国 就那么几家,所以中国进口也没啥选择余地,主要来自 卡塔尔、美国和澳大利亚 ,少量来自 俄罗斯


在企业层面,我们进口的氦气主要来自 “六大”外资 ,包括林德、液化空气、空气化工、岩谷产业株式会社、大阳日酸株式会社和吴江梅塞尔,这六家占了总进口量的82%。



2020年以后,由于产量、船运、关税等原因, 来自美国的进口快速减少 ,直接 制约 了中国的氦气进口量。


作为替代, 来自卡塔尔的氦气 弥补了美国的缺口,2021年,卡塔尔对我国出口了1684万m 氦气,占了82%。


中国对卡塔尔氦气依赖可以说是很严重了▼


但卡塔尔的氦气 价格偏高 ,技术与设备其实都来自美国,美国如果想的话,也一样能 卡住卡塔尔这条路


而且除了氦气的气源,氦气液化器和液氦罐箱的制造商也基本是 美国企业 ,为了便于 垄断 气源,再加上自身产能不足,他们就长期 限制 对中国供货。这些因素,都导致中国在氦气方面 很容易被“卡脖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