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选择抗辩,而不是妥协。
昨日(8月13日),
多家媒体报道称,浙江医药(600216.SH)通过参加美国听证会积极抗辩,率先取得关税豁免。
由于浙江医药的抗辩,全中国的精细化工、原料药跟制剂出口企业产品全部得到了关税豁免。
另据“浙江在线”消息,
6月15日,
美国商务部宣布删除原附加税商品清单中出口制剂等产品,成功将该企业出口产品排除在了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的清单外。
今日,浙江医药董秘办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确认了此事。该人士还表示,本次获得美国关税豁免,也有助于保持公司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迎战而不是哀嚎”
事件的前因后果是这样。
今年4月初,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依据“301调查”结果,公布了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大约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其中包含浙江医药所生产的精细化工原料药和制剂。
清单公布后进入征求公众意见和咨询期,持续约两个月。贸易代表办公室称,
安排于5月15日就这项关税举措举行公开听证会
,之后才发布“最终决定”的征税产品清单。
浙江医药发现,如果被征收25%的额外关税,其
产品
就会完全失去竞争力,届时市场就会被欧洲或是印度的厂家占据。因此立刻组织力量赴美参加听证会。
相关公开听证会日程截图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获得的一份日程文件显示,
浙江医药的应辩,被安排在听证会第三天(即5月17日,也是最后一天)中午11点半到12点半之间
,同一场次共有8家企业或协会。
相关公开听证会日程截图
当天赴会应辩的,是浙江医药首席科学家、浙江创新生物有限公司(浙江医药控股子公司)副董事长赵俊兴(Choon Teo)。
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他用大篇幅强调了其公司生产的两种药品对美国的重要性。首先提到的是应对阿片类药物(Opioids)成瘾问题的
万古霉素
(Vancomycin)。
记者注意到,“阿片危机”是美国国内目前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特朗普于2017年宣布全国进入阿片类药物滥用的“紧急状态”,还为此专门成立了打击药物成瘾和阿片危机委员会。
而赵俊兴在听证会上指出,中国在这场危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受感染的吸毒人员在美国标准治疗方式是使用万古霉素,这种给病人最关键的用药是一种抗耐药菌的“超级抗生素”,但它在美国已经不生产了,而是直接从中国进口,而浙江医药生产的万古霉素就占到了全球产量的50%。
赵俊兴称,
如美国通过加征关税打击中国产品,就只能从第二大来源国印度进口,而事实上印度厂家已被中国收购且原料都在中国采购,关税并不能惩罚到中国。
微信公号“绍兴商务”总结道,此次抗辩成功带来的经验有四点:
一是运用美式逻辑和思维方式;
二是抓住美国对华征税的根源;
三是证明其产品的不可替代性;
四是熟悉美国听证会流程特点。
如果说与万古霉素相关的论证过程体现了前三点,
那么第四点经验就来自复方蒿甲醚(Coartem)
,该产品被用于治疗各型疟疾。
绍兴商务称,赵俊兴发现多数受影响企业的发声者对企业具体状况不了解,在听证会上的证词非常宏观,且基于千篇一律的价格出发,论述价格提高、成本增加会对他们和美国消费者产生影响。
而熟悉美国听证会的流程和特点的赵俊兴,在阐述中独辟蹊径
。当发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副主任曾是美国军队的律师后,他随即在听证会上调整了部分证词,详细阐述复方甲醚蒿和美国军队合作的问题。
“复方蒿甲醚对疟疾的治愈率高于96%。尤其在寄生虫已经对氯喹(Chloroquine,也是一种疟疾特效药)产生耐药性的地区,譬如南美和非洲。
因此,我们每年向美国军队销售100万片复方蒿甲醚。
”
他接着说:
“浙江生物创新是FDA批准的全球唯一一家该药品的原料供应商。但并非源自所谓的市场扭曲,而是因为蒿甲醚中的活性成分,是一方中国草药。”
“经世卫组织(WHO)资格预审,复方蒿甲醚是唯一可供公共部门大规模采购的高效抗疟药品。”
“贸易代表办公室用高级算法正好选出这些商品,
但我请求贸易代表办公室在选择过程中加入一些人情味。
”
“在两国贸易争端之时,如此对待疟疾病人以及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受害者(即对药物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因此我请求,这两款药品能够取得关税豁免。”
绍兴商务在其文章标题中,用7个字以及3个感叹号,直接点出了他们认为是应对加征关税最关键的态度:
“迎战而不是哀嚎!!!”
“走出去”的同时要“站起来”
公开资料显示,浙江医药是1997年组建的大型股份制综合制药企业。其
2017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盐酸万古霉素原料药的产量和销量均为32吨,其中大部分直接对外销售,部分用于生产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
此外,浙江医药在2017年年报中提及公司发展战略时表示,公司未来的产品重心将从原料向制剂转移,销售市场从国内向国内国际并重转移,同时将进一步推动出口制剂和特色原料药的发展。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此事向国内企业传达出积极信号,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具有借鉴意义:
在“走出去”的同时要“站起来”,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应该积极抗辩或者应诉,倘若忍气吞声地认栽,只会不战自败。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创始人史立臣则认为,“中国是原料药出口大国,美国很多药企生产制剂依赖于中国原料药,若对中国原料药等加征关税,美国药企同样遭受打击,
此次抗辩成功是两国企业的共同需求推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