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摄影讲评
点评摄影作品,提升摄影技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Thomas看看世界  ·  世界尽头的冰山秘境!南极旅行拍摄攻略! ·  昨天  
色影无忌  ·  摄影启示录|关于拼贴 ·  昨天  
摸摸艺术书  ·  重磅新书 / ... ·  2 天前  
胶卷迷俱乐部  ·  120相机的代表 | 哈苏500C/M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摄影讲评

解密:那些“有意味”的照片,是怎么拍的

摄影讲评  · 公众号  · 摄影  · 2020-02-11 15:12

正文


(被点评的照片)


(被点评的照片作者自己制作后)


..............................

作者提问

徐老师,您好!我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本人是比较喜欢街拍类片子,所以对你的每次照片评讲我都认真细读,感受很深;这次想请你帮我评讲这张照片,我取名为《墙的另一头》,这是我在深圳中心书城偶遇这场景抓拍的,自己感觉不错,回来后进行第二次构图,试了几种构图方案,最终确定这张(个人觉得这样更能突出清洁工及室内读书人员的形态),不知我这思路是否正确,望老师评讲为盼!非常感谢!以上是原照和修改后照片。

.....................................

徐晓刚讲评


取景很好,一般人可能只会拍摄墙里面的读者,而不会拍墙外面的清洁工。 您很注意不同人物之间的联系与对比,不局限于某个单一场景,能够跳出圈外,以更大的视野重新审视场景。在审视中,产生了更多维度的思考,并用画面喻示出来。意味怎么产生的?意味就是这样产生的。


标题也就是主题《墙的另一头》很好,属于一个开放性的主题,既不限制人的理解与想象,又不让人不知所云。有的照片意味相对明确,有的照片意味相对朦胧。作者需要把握好意味的度,如果过于朦胧,让读者无从想象,只有自己明白也是不合适的,那样的照片就太个人化了。

您的后期,把清洁工剪裁的有点狠,不容易看出人物身份。所以建议留全清洁工。清洁工也应该成为画面的主体。剪裁初步调整后效果如下:

《墙的另一头》调整后

再看几幅有“意味”的佳作:


《大轮小轮》   徐晓刚  摄 引自《一招出牛片》   不是单纯表现人,而是注意人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西江集日》  万芒 摄 引自《一招出牛片》  不是单纯表现运猪的人,注意运猪的人与背景中的人的关系。

《人与自然》  徐晓刚  摄 不是单纯表现海洋馆里的水母,而是含蓄地表现水母与人的关系。

《进城》  徐晓刚  摄 不是单纯表现农民工,而是表现城市与农民工的关系。

..............................

徐晓刚总结

有意味的场景,有时候是直接“撞”上的,有时候是通过观察、思考,再精心构图表达出来的,即使直接“撞”上的有意味的场景,也需要在调整的时候进一步强化。所以都需要作者是个有心人,会表达你的思想与情感。遇见一个场景,如果觉得意思不大,又有点意思,不要陷在里面,此时可以继续观察周围其它事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退缩,勇开拓,勤思考,眼前很可能是一个崭新境界。到位的前期,也需要合适的后期制作, 疫情期间,影友千万别出去创作。 建议在家学学后期, 如要系统学习有意思、好操作的后期技法,欢迎关注我的新课 《后期18般武艺》 认真学,最多一个月,您将有重大突破。


重要消息: 高清视频教材《后期18般武艺》来了!


我用录屏视频讲了《后期18般武艺》,共18大节,30小节,使用软件为Photoshop 和其自带的Camera Raw插件,适用于Photoshop CC 2018、2019、2020以及各种早期版本,包含几百种后期技法,30多个典型调图案例,这样每个制作步骤都能看清,品质为高清视频,可以直接邮件发给读者观看,观看时间不限,次数不限。


课程内容细致,即使零基础,只要一步步模仿,也可学会。还有读者微信群,用来交流,互动,答疑。如有兴趣,欢迎关注!另外还提供案例的所有素材,可供模仿、练习。希望爱后期的读者都成为后期高手!


下面是徐晓刚微信二维码: 想了解《后期18般武艺》 的朋友请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加好友、留言。




其他后期制作前后的对比图


(原图)


(徐晓刚制作后)


(原图)


徐晓刚制作后


(原图)


徐晓刚制作后



(原图)


(徐晓刚制作后)


(原图)


(徐晓刚制作后)


(原图)


(徐晓刚制作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