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参的个人成长空间
李参的个人成长空间,博客:www.lishen.me 新浪微博:@培训师李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李参的个人成长空间

做计划前,和未来的自己来次隔空对话

李参的个人成长空间  · 公众号  · 管理学  · 2017-02-28 16:54

正文


今天是2月28日,马上将迎来2017年三月份,也就是说一眨眼的功夫,2017年的第一季度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今天再说说做月计划的问题吧。我知道,即使现在是2月份了,还有很多人还没有把2017年年度计划做好呢,也有很多人根本就没打算制定2017年的计划,他们也一样活得很好,所以做计划着个事情吧,很重要,也没你想象的那么重要,做不做看你了。


这个月追的韩剧是《明天和你》(TVN金土剧,每周五、六更新),看介绍有点像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但看了又觉得不太像。男主人公因为一次地铁事故成为了时间旅行者,可以乘坐地铁穿梭在过去和现在。可以看到未来的他看到了自己会死于2019年3月25日,于是就去找线索,想去改变命运,遇到了女主角。 在去未来的过程中,他开始给自己留下很多线索,通过对讲机和电话与未来的自己对话,试图想对自己的生活做出改变,没想到生活朝着更复杂的方向走去(有点像《蝴蝶效应》的剧情)。尚未完结,我也不知道后面的结局会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男主角到未来和未来的自己通电话,那种画面感很真实,你好像看到了两个人,就连男主角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现在的自己觉得未来的自己是个莫名其妙的疯子,说着一些自己听不懂的话,对未来的自己做出来的决定也没办法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想,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而在一次时间旅行中,他碰到了未来的女主角,她对现在的自己说:你不是他,你是过去的他,我知道你是时间旅行者。口气很陌生,明明和她说话的就是自己老公,但是却觉得是另外一个人。




这个月私房课精读《自控力》,书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未来的自己成了陌生人 ”。


和陌生人比起来,我们都会更关心自己的幸福。这是人类的天性。相比未来的自己是否幸福,人们更在乎现在的自己是否幸福。这就能很好的解释我们为什么会牺牲未来的长期利益,而满足自己的短期利益了。因为在我们的眼里,这分明就是两个人。


我从来不觉得影视作品中的幻想是瞎扯,影视作品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场景,让我们能深刻的感受到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不到的东西。至少看这个电视剧,让我深刻的感受到 “未来的自己成了陌生人”这种感觉。


和未来的自己隔空对话一次

心理学家研究说, 如果能让这种真实感增强,可以试着和未来的自己有更多的连接。 如果能多和未来的自己进行连接,你就不会觉得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是两个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也许会考虑到未来的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关注长期目标而不是短期利益。我们之所以觉得未来的自己是陌生人,是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没办法和未来的自己做更多的互动。如果这种互动能够多一些,你的感觉就会更真实。恩,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


来来来,让我做一回编剧:


场景1: 你坐上了地铁,来到了2017年3月31日,走到了你家门前的留言系统。点击播放键,里面传出了未来的你的声音。(李编剧问:你希望听到什么?)


场景2: 你坐上了返程的地铁,回到了2017年2月28日,现在的你听到了3月31日的你给你的留言,然后,你决定下一步要做什么? (我是李编剧,这个决定也交给你吧)


面对现实,未来的你不会有太大改变


很多人和我讲,老师我实在是太差劲。每个月都制定了计划,然后每个月都完不成。我执行力太差了,我自己拿自己都没办法了。其实不仅是你,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我们总会认为,未来的自己可以变成超级英雄,可以每天锻炼,每天写作,每天早睡早起,所以给自己制定了很多理想的美好的目标,但是实际上,这只是我们的想象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为理想做出了预估,然后在现实世界中活了一个月,这个就是现实。


其实也不是没办法。接受现实就好了。 别奢望一个月自己有多大进步,如果和上个月比进步一点点,那就很好了。再不行,和上个月做的一样好,就可以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