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逼疯技术很简单,只要一招,不靠谱就行。
不靠谱容易,靠谱很难。
下面汇总了产品经理十大不靠谱症状。为了人身安全,以下行为,还请产品经理绕道而行。
1、天天拉技术开会
产品的很多开会,多是分析问题、讨论方案、厘清需求的。
这种会尽量不要拉上技术,多留一些时间给技术做开发。不要什么会都拉上开发,开发不是给产品经理梳理方案的。
拉技术参加没有必要会,不靠谱。
2、缺少思考的传话筒
用户这么说,就加个这个功能。老板这么说,快速产出个产品方案。业务方说这不行,不敢和业务方pk,稍有对抗就放弃挑战对方。
产品方案缺乏独立、深入思考,说什么做什么,成为典型传话筒、工具人。
评审时,技术问“为何要做?目标是什么?有什么业务价值?”,说不出所以然。
传话筒,不靠谱。
3、需求漏洞多,挖坑不断
产出的需求文档多有漏洞,缺逻辑,缺细节。
需求评审时,经常被开发挑战,对于开发提出的问题,支支吾吾或现场想方案。
甚至开发过程中才发现,历史数据没有处理,少一种状态,边做边改。
工作不到位,累了自己,苦了开发,不靠谱。
4、喜欢瞎给技术方案
产出需求方案时,不从业务角度出发、不从用户角度出发、不从解决问题角度出发。
而是想着技术如何实现简单,如果用更少的工时,尽快上线。
这种不做好本职工作而言其他的行为,只会适得其反,产品做不好,还会惹怒程序员。不靠谱。
5、粮草未先行
开发要开工动土了,需要前期准备的东西还没有到位。
比如前端开发需要的UI稿、需要的动效,和外部对接时的对接人和对接文档。
让开发等着,不靠谱。
6、哪里都要做开关
当不确定这里是否有调整,是否有问题,或者功能是否要下线时。喜欢加个开关来控制。
于是产品喜欢上把开关当做救命稻草,无数开关横行,真正用到的么有几个。
用开关代替思考,不靠谱。
7、上线前验收不严,上线后紧急修复
产品刚上线,发现几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只需要上线前稍微认真验收下,就能发现。
一次可以解决的问题,分两次做,浪费资源,不靠谱。
8、一个功能来回做
产品经理经常以敏捷、快速迭代为由,一个功能一分为二,一个逻辑来回折腾,一个功能来回上线反复修改。
以敏捷、快速迭代之名,行产品方案不到位之实。
一切以敏捷、快速迭代来修复上一个功能的缺陷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一个功能回来折腾,不靠谱。
9、沟通不顺畅,信息不对称
有目标不同步,有背景不说明,有数据不反馈,有成绩不传达。
把技术当做实现功能的人,而不是一个团队、一条船上的人。
一个验证的事实,对于已上线项目的数据,如果有反馈给技术并表示感谢,技术下次做你需求的战斗力一下提升50%。
沟通不顺畅,信息不对称,不靠谱。
10、不合理安排时间
一个有截止时间的项目,原本时间充裕。
产品不提前计划和准备,以为时间来得及。
等真正落地开发时,发现要处理的事情比想象中的多和复杂。
到最后只能各种压缩时间,动用上级资源来把项目怼上线。
不紧急的事情,处理成紧急的事情,不靠谱。
这里戏谑产品经理的诸多不是,并不是嘲讽,而是提醒。
以产品经理的角色和定位,每天要处理诸多繁杂事物,如果工作做得不到位,还没有把技术逼疯,就先把自己逼疯了。
从现在起,做一个靠谱的产品经理。
什么是靠谱?网上金句说:靠谱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我说:靠谱,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你还做过哪些事,成功地惹怒了技术?
欢迎留言大家补充...
开课吧推出了新的免费公开课,主讲人高玮(开课吧新商业人才学院院长)、张立台(资深软考、PMP讲师),将在4月21日20:00直播为大家分享以下四点内容:
项目管理:走上leader岗位的刚需技能
产品生命周期中如何拆解项目,发挥项目管理作用
11年软考专家,深度拆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用项目管理思维做自我管理,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你有没有心动呢?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
《以项目管理思维做产品、定成败》
扫描海报二维码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