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3Plus
23Plus是首个专注于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网络社区平台,汇聚全球表观遗传领域专家、学者以及医疗实践者,致力于打造兼专业与科普为一体的的表观遗传互动阵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Genome Research | ... ·  2 天前  
生物制品圈  ·  阿斯利康抗PD-L1单抗癌症新药新适应症在华 ... ·  2 天前  
BioArt  ·  Science | ... ·  3 天前  
生信人  ·  别怕,单细胞的常规分析也能发5+ ·  5 天前  
生信人  ·  好的临床问题,意味着更少的分析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3Plus

Plus深读 | I型干扰素和TNF共同控制巨噬细胞表观遗传影响免疫反应激活

23Plus  · 公众号  · 生物  · 2018-01-04 07:00

正文

原文链接:

http://pmo347760.pic31.websiteonline.cn/upload/TypeIinterferonsandthecytokineTNFcooperativelyreprogramthemacrophageepigenometopromoteinflammatoryactivation.pdf


编者按

免疫反应中,细胞因子通过结合TLR (Toll-like receptor)启动免疫并维护稳态 [1] 。本文分析了TNF和I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s)刺激下的转录调控变化,以及TLR4介导的染色质和表观遗传变化。在这一过程中,type I interferons能够影响TNF的炎症促进作用,这种激活是通过改变、和互相作用于表观标记、影响NF-κB等相关转录因子等的调控实现的 [1-4]


传统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学研究中,TNF这一家族的细胞因子是重要的免疫和炎症反应起始因素,经典的信号传递途径通过MAPK激酶和NF-κB转录因子调控下游关键基因的表达,例如IL1、IL6等等。与此同时,TNF还能与TLR家族受体共同执行抑制性作用。Type I interferons通过JAK-STAT信号途径激活ISGs(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的转录,转录识别位点是ISRE (interferon-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和GAS (inter-feron-γ (IFN-γ)-activated site)。这些ISGs功能常常是抗病毒、抗原呈递等。除此之外,Type I interferons也能够通过NF-κB转录调控而不是STAT家族蛋白执行 [2-3]


本文研究者试图分析TNF与TLR的受体处理对细胞的影响,对这些不同的处理进行了RNA测序、ChIP测序、以及ATAC测序等多种大规模测序的方法,综合寻找下游基因的转录变化。通过结果分析,研究者发现I型干扰素能够通过表观遗传水平的改变,消除TNF导致的交叉耐药,完整揭示了不同的细胞因子、炎症因子刺激和处理下,最终影响表观遗传的通路和机理。

备注: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全身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疾病,功能上类似于增强炎症刺激的作用。


1:TNF处理与LPS处理的关系

分别进行4种处理,RNA测序分析证实,TNF处理会影响LPS应答 (Fig.1a):


N

未处理

L

LPS处理

T

TNF预处理

T

TNF预处理后,再加LPS处理


在这些不同处理下,对基因表达变化pattern进行分类 (Fig.1b):

耐受基因(tolerized genes,T genes)Class 1-2:LPS处理诱导表达,但TNF先处理后LPS就不能或很少影响诱导其表达;

不耐受基因(nontolerized genes,NT genes)Class 3-6:在TNF预处理后的细胞中,LPS仍旧能诱导其表达变化;

其中3:LPS处理诱导表达,而TNF处理无作用;

4-5:TNF处理诱导表达,加入LPS后表达进一步提升。


按照GO分类分析不同Class基因(Fig. 1c-e):

1:免疫应答、NF-κB通路(Fig. 1c-e)

3:Jak–STAT相关的细胞因子和干扰素途径

4:SREBP转录因子的调控相关的脂代谢和胆固醇途径(Fig. 1c-e).


Fig. 1 TNF和LPS处理(TLR4)后细胞RNA测序分析


2:ChIP和ATAC测序分析TNF和LPS处理的影响的转录事件

ChIP分析的位点:

H4ac和H3K4me3,都与染色质打开和转录起始相关;

H2BK120,能够促进H3K4me3形成与染色质打开;

分别分析以上4种处理中表观遗传因子的结合、以及ATAC测序分析了转录起始情况,同样能够将下游基因分成不同Class。


举例:

IL6,class 1的T gene,LPS处理会促进H2Bub、H4ac和H3K4me3水平,并提升染色体亲和性(ATAC),从而提高RNA转录水平(Fig.2b);而TNF预处理后LPS就不再能够促进H2Bub、H4ac和H3K4me3水平、ATAC,RNA转录水平也不会提升(Fig.2b);


CCL5,class 3的NT gene,与cytokine–Jak–STAT信号传递相关,LPS、TNF、和两种处理都能够促进H2Bub、H4ac和H3K4me3水平、ATAC以及其RNA表达水平(Fig.2b);


CH25H,class 4的NT gene,低浓度的LPS不能促进其表观遗传水平、以及RNA转录水平的剧烈变化,需要TNF的预处理,才能起始其染色质的打开(Fig.2b)。

Figure 2 4种处理对表观遗传修饰、以及染色质打开程度的影响


进一步对ATAC测序得到的染色质打开处的序列进行分析,找出产生功能的主要转录因子(Fig.2c,3a)。Footprinting分析PU.1/Ets转录因子发现,核心的起作用转录因子是NF-Y和SP-1,NF-κB则会被TNF处理等因素诱导起作用(Fig.3a)。Class 3的NT gene则主要被IRF控制表达,class 4的NT基因主要被AP-1控制(Fig.3a),并且AP-1蛋白在TNF刺激下稳定性显著增加(Fig.3b)。


与脓毒血症病人样本进行比较发现,class 1和2的T genes往往与恢复负相关(Fig.3d),然而class 3等NT基因则没有明显相关性。而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关节macrophage中class 3和4的基因表达也会上升,类似于TNF刺激的效果(Fig.3e-f)。


Figure 3 转录因子结合分析,以及与人类疾病的相关分析


3:Type I interferons抑制TNF作用

研究者进一步分析了IFN-α对于TNF和LPS刺激的影响,即采用1中的4个处理分别加上IFN-α的预处理以后,再进行RNA测序分析(Fig.4)。


举例:class 1 的T gene,在IFN-α预处理的前提下,无论TNF处理与否都能响应LPS刺激(Fig.4b)。


WB发现,LPS刺激会导致IκBα的降解从而增强NF-κB信号,TNF抑制IκBα的降解,然而IFN-α的加入又会再次导致IκBα降解,进而激活NF-κB信号通路,造成IKK和ERK通路的激活(Fig.4d)。以IL6为例,figures 4e-f证明IFN刺激能够促进Pol II的结合、从而增强RNA转录。


Figure 4 IFN-α,即I型干扰素能够抑制TNF的功能


4:TNF和IFN在T基因序列上面表观修饰水平的作用

Figure 5a针对上述RNA变化事件进行了染色体上转录事件的证明:LPS刺激能够促使IL6处染色体开放,TNF抑制后又能被IFN强烈激活。ATAC测序、以及H3K4me3、H2Bub的ChIP测序分析同样证明,IFN能够剧烈提升这些位点的转录活性(Fig.5b-e)。

Figure 5 IFN与TNF在染色体表观遗传标记水平的功能


5:分析受TNF和IFN刺激、调控class 1基因转录的转录因子

通过分析ATAC测序结果寻找转录因子,发现了NF-Κb和IRF共同结合的ISRE位点在ATAC、H3K4me3和H2Bub结合位点处都存在富集(Fig.6a-b),并且这些基因能被IFN刺激表达增强(Fig.6c)。


分别进行IRF1和p65的ChIP测序分析,发现TNF+IFN-α刺激后两者的结合位点大面积重合(37.56%,Fig.7a),例如IL-1B、CCL3和IL6等(Fig.7b-d)。


Figure 6 INF和TNF刺激下Class 1基因启动子上的转录因子分析


Figure 7 IRF1和p65在IFN和TNF刺激表达的基因序列上存在共定位


6:SLE患者的monocyte中染色质结构松散,起到类似于IFN刺激的作用

研究者利用SLE monocyte,进行上述的条件刺激、RNA测序、ChIP测序等分析实验,发现添加LPS刺激后,即表现出染色质打开、转录事件强烈激活的状态,类似于正常细胞中IFN+TNF+LPS多重刺激(Fig.8)。


Figure 8 SLE患者monocyte处理和测序分析


References:

文字和图片来自于:

Sung Ho Park et al. Type I interferons and the cytokine TNF cooperatively reprogram the macrophage epigenome to promote inflammatory activation. Nat. Immunol. doi:10.1038/ni.3818 (2017).

  1. Kalliolias, G.D. & Ivashkiv, L.B. TNF biology, pathogenic mechanisms and emerging therapeutic strategies. Nat. Rev. Rheumatol. 12, 49–62 (2016).

  2. Biswas, S.K. & Lopez-Collazo, E. Endotoxin tolerance: new mechanisms, molecul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Trends Immunol. 30, 475–487 (2009).

  3. Ivashkiv, L.B. & Donlin, L.T. Regulation of type I interferon responses. Nat. Rev. Immunol. 14, 36–49 (2014).

  4. Smale, S.T., Tarakhovsky, A. & Natoli, G. Chromatin contributions to the regulation of innate immunity. Annu. Rev. Immunol. 32, 489–511 (201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