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道学
普及道学、弘传道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晋城城区  ·  小寒至 岁暮深~~~ ·  22 小时前  
墨香中华  ·  230个成语典故,230个历史人物,知道一半 ... ·  2 天前  
墨香中华  ·  山口百惠经典老歌《衷心地感谢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道学

道家的“三不看”告诉你:今天要做什么

腾讯道学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5-17 17:09

正文





当修行之人在经历种种心魔之后,伴随而来的是心灵和思想上的蜕变,是灵魂层面的蜕变。


文/瑞阳山人


道家五术,分别是医、山、命、卜、相。而这五术无一例外都是我们的祖先通关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总结而来。其理论离不开太初、太虚、太素、乃至太乙和太极。一切都是从道中而来,动分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而这五术虽各有侧重点,但无一例外,无论是哪一术,都可以预言未来之事。


可能都有找人算过命,看过卦,问过事(资料图)


为什么算卦有时不灵验


很多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都有找人算过命,看过卦,问过事。一般情况下,我们求所问都会很灵验,但也有不灵验的时候。那么我们所预测的事情为什么会有灵验,为什么又有不灵验的时候呢?


我们这里和大家提出一个概念,叫做“三不看”。一般而言,预测之术有三类人不看。第一类,行善积德之人,第二类,奸邪无良之人,第三类,修行之人。要明白这三类人为什么不看,我们需要先了解预测的原理是什么。

前边我们有提到,太初、太虚、太素、太乙还有太极。 太初者理之始也。太虚者,气之始也。太素者,象之始也。太乙者,数之始也。太极者,兼理气,象数之始也。由数言之,可见浑沦未判之先。其理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可以理解为,积思成言,积言成行,积行成性,积性成命。所以,我们的预测只是一种推理衍变。世人因不明其中之原理,故而觉得玄。既然我们已把预测的原理阐明,那么现在就开始推本溯源。什么才是我们命运的根本呢?答案是,思想。


在道家的思想当中,人们相信祸福无门,唯人自召。相信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佛家把这叫做因果,我们道家把这称为沉浮。名词不同,但原理相同。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行恶之家必有余殃。又有说,积德行善,福虽未至,但祸以远去;行恶造孽,祸虽未至,但福已远去。所以,善积德之人和奸邪无良之人他们自身的因果福报很难算的清楚,故而难测。



我们刚才还提到一类人也是不看的,这类人是我们所说的修行之人。在此我们需要先了解行者与术士的区别。行者贵在真常应物,真常得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悟道。这类人往往是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能自行开启神通,不需要刻意去学习术法,故而称为行者。而术士的侧重点则是在法术及方术之上,所习之法多需要借助外物来施展,属于依通。这也是神通与依通的区别所在。前者是自身灵魂所带,可不借助外物来施法,而后者自身不具备法力,需要借助于外物。



心灵和思想上的蜕变(资料图)


心魔有那么可怕吗


前边我们说到行者贵在于明心悟道,也就是说,行者的功课是从修心开始的。而修行的基本功法则是打坐入定。很多人不能理解,盘腿坐在那里难道就能修行了?其实这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真正执行起来是很难的。道家学术思想中曾说过,一物一太极,任何事物均有阴阳。阴为静而阳为动。当你想全身心静下来的时候,这是人的思想意识在走主动接触阴面,也就是冥面。此时我们的阳性因素就会出来干扰我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动的因素。

比如说,当你静下来的时候,你如果没有闭上眼睛,你会可能看电视,看手机之类的。但当你要求自己盘腿坐在那里,为了避免干扰,不予说话,并将眼睛闭上,这个时候人的耳朵是非常灵敏的。当你将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之后,只关心自己身体内部的变化时,你可能会开始想最近的一些事情,或者之前发生过的事情,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这些就是阳面,也就是动的因素。当你将意识逐渐控制不去相那些事物之时。恭喜你,你算是真正的站在修行的门口了。


但在此也要提醒大家,如果你想继续前进,那么各种幻觉幻想会接踵而至。而这些幻念则不是你能控制的了,我们将这些幻念称之为心魔。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人的心魔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修行之人的功课——修心。


当修行之人在经历种种心魔之后,伴随而来的是心灵和思想上的蜕变,是灵魂层面的蜕变。也正因为如此,修行之人的容貌与性情与常人相比,变化会很大。前边我们说到积思成言,积言成行,积行成性,积性成命。那么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心性都转变了,那么他的命运也会随之改变。


积思成言(资料图)


天机泄于动,任何一种预测之术都有其原理。但预测的根本的因素在于我们自己的思想,在于我们自己的一言一行。我们只要做到真善美,又何须担心自己的运势不好呢?(编辑:若木)


声明

1.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瑞阳山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3.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