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建筑前沿
懂行业、懂管理、懂企业、懂变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南日报  ·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再度下探 ·  2 天前  
湖南商务  ·  聊点政事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建筑前沿

专业厚土:如何从机会驱动到能力驱动?

建筑前沿  · 公众号  ·  · 2024-03-05 13:14

正文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演讲嘉宾丨万铜良

文字整理丨张晋豫

文字审核丨万铜良、宁锦秋


编者按:本文为万铜良先生12月7日在“预见2024暨攀成德第七届建筑业年度论坛”上演讲的速记稿,文字略有删节,经其本人确认。

各位线上线下的朋友,下午好!

2024年,是我从事建筑业整整20年,第一次来参加建筑业的高峰论坛,也是第一次作为嘉宾站在台上演讲,这次为什么来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我认为攀成德提出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这个主题,比较契合当前建筑业的生存环境,回想起十多年前进入“西藏无人区”生活,那时候的一些感受与现在建筑业面临的挑战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第二,今天分享的主题正好是我也在思考的问题,中电四公司过去20年的发展,主要依靠机会驱动,接下来如何转向能力驱动,跟大家做一些分享和探讨。

第三,2016年我上任总裁,邀请攀成德团队为公司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当时项目组提出的咨询建议,现在回想起来仍受益匪浅,所以也欠老李一个人情。

接下来分享三个方面内容:

20年前,中电四公司作为一家不到1亿规模、生存困难的建筑企业,到现在超200亿元营收规模,到底抓住了什么机会?构建了什么能力?目前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如何去生存?

机会驱动为主,能力持续迭代

中电四公司成立于1953年,是“一五”期间成立的第一批机电安装公司;60-70年代,奔赴大西北、大西南,支持三线军工建设;80年代,完成阶段性历史使命,并入了中国电子系统工程公司;90年代实行承包制,在石家庄承接一些民用及普通工业领域项目;2000年以后,开始探索灵活的经营机制,并于2003年实行改制,那时候我们提出一句朴实的口号——走出石家庄,到发达的地方去,为“有钱人”服务。改制以来,公司实现了20年的快速发展,能为客户提供“咨询设计、建造、运营管理、产品制造”等服务,聚焦“芯、屏、人、材、云”等高科技领域工程建设,支撑客户的科技创新和工艺迭代升级,经历了以机会驱动为主,能力持续迭代的20年,期间公司主要抓住了五个机会点。

▌1. 向外资工程公司学习,积累洁净室、特殊机电的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

2001年中国加入WTO,外资涌入,中国工业化高速发展,得益于高速增长的行业投资,为建安业务乘势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当时,长三角、珠三角有很多的外商投资企业,公司选择了和外资工程公司合作,通过合作有了接触洁净室工程的机会,知道了什么是无尘室、什么是FAB厂,就这样走出了第一步。

▌2. 抓住中国平板显示产业蓬勃发展的机遇

2004年,我加入中电四公司不久接了某龙头显示企业的第五代TFT-LCD生产线项目,做纯水和特气系统,那时国内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平板显示”,公司在显示领域的工程技术更是一片空白,我们就诚挚邀请了日资工程专家手把手指导,确保项目顺利交付。我国液晶显示业发展虽然经历了一段比较困难的时期,但我们20年来赶上了平板显示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整个发展过程,后来我们又参与了国内四代线、五代线、六代线、八代线很多龙头显示企业的项目,逐渐构建了大面积、低成本、快速建造能力,在机会驱动下不断探索能力发展。

▌3. 抓住半导体产业转移的机遇

世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次产业转移,从美国到日本、从美日到韩国与中国台湾、从其它地区到中国及东南亚(如图1),中电四公司也抓住了这次机会。在加入中电四公司之前,我在半导体工厂做了十几年甲方,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半导体跟欧美、日韩之间的差距。

图1 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

在半导体领域,中电四公司从劳务分包、专业分包开始做起,经过20多年的努力,逐渐成长为中国集成电路行业中机电和洁净工程建设的排头兵。近年来,中美贸易战触发国内加大了半导体领域的投资,半导体建厂需求明显增多,今年公司已经参与了十多个12英寸生产线项目工程建设。

▌4. 抓住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机遇,进入生物医药领域

生物医药厂房和电子信息厂房对生产环境都有严格要求。2006年之前,中电四公司从来没有做过医药厂房,后来我们通过和行业医药工程技术公司合作,聘请高端人才,进入生物医药这个领域。后来,公司中标了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国内多个龙头企业的项目,标志着公司实现从电子信息拓展到生物医药领域的突破,构建起GMP厂房、生物安全高等级实验室工程建造能力。2020年,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公司承揽了全国很多的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建设项目,也是能力的体现。

▌5. 收购河北省石油化工设计院,拓展电子化学品领域

中电四公司从施工起家,想要拓展设计业务,靠自身能力很难积累,于是在2006年,我们收购了河北省石油化工设计院,取得了设计资质,建立了设计团队,开始进入化工工程领域。从化工领域开始布局,期间赶上了近年来电子化学品产业的兴起。电子化学品是在化工和电子行业之间的很好的业务契合点,所以电子特种气体和化学品生产厂房的设计、施工业务,我们就成为了很多业主的选择。

回顾发展历程,中电四公司把握住了行业发展机遇,公司实现了快速增长,基本形成了电子、医药和化工三大行业板块,电子仍旧占半壁江山,医药和新材料规模相对小一点。在发展过程中,与机会相匹配的能力建设同样至关重要,中电四公司逐步构建了两大板块能力——签约能力和履约能力。

关于签约能力,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坚持技术导向,打造技术型销售,为客户提供建厂建议。二是保持行业聚焦, 选择工程产业里的朝阳细分市场,聚焦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布局,为高端客户服务。

关于履约能力, 主要通过三方面实现: 一是三业并举, 坚持EPC、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三业并举,三块基本各占三分之一,而且中电四公司取消率分公司管理模式,公司直接管项目,确保项目交付。 二是前中后台协同, 前台要灵活,中台要强大,后台要稳固。 三是建立友好的供应链生态。

以上是第一部分内容,给大家简单汇报下中电四公司抓住的发展机会,赶上了风口,保持了20年的持续增长。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从“机会驱动”转向“能力驱动”

当行业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未来的路该怎么走?2023年公司采用华为的“五看三定”工具,分析了电子、医药、新材料等不同行业的建厂情况,通过看行业、看市场、看客户、看竞争、看自己,发现了不少问题。

首先,激烈竞争需要面对。 我们的主导行业半导体,现在发展得如火如荼,仍处于建设高峰期,但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非常明显,中美科技战持续,影响高端制程的发展。显示产业中,TFT-LCD市场自2021年趋于饱和,投资放缓的速度很明显。2023年医药行业投资断崖式下跌、化工行业投资波动大、锂电和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

其次,发展瓶颈需要解决。 受控环境很难再挖出新增长点,并且整个业务处于过剩阶段,产业链中行业地位有限。我们也在积极寻找第二曲线,但很难形成规模和盈利。

第三,未来行业有哪些新的需求和机会?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会、构建能力?

从中电四公司所在的细分领域看,我觉得有两个方向:一是数字化,建造数字化工厂的能力;二是真正的EPC能力。当然,未来在智慧运维、绿色厂务、零碳工厂等这些高科技工程业务里面也有一些机会,但是能看准几个、又能抓住几个,这是关键。总体来说,是工厂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发展进入深水期,不再大跨步追求规模,突出价值创造科技导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