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同学打出心理阴影了,怎么办?
我来一个良币驱逐劣币法。这里是三川的SAY U SAY ME栏目,欢迎你来提问,我来回答。
今天想推荐一种特别轻灵的不治而愈的方法。这个方法叫做良币驱逐劣币法。
童书妈妈好!
有个困惑需要听听您的意见:男宝,2岁8个月,自从几个月前被一个大他几岁的小朋友动手打了以后,再也不和小朋友接触,除非年长好几岁的,在引导下才接触,像这种情况如何妥善处理?需要看心理医生吗?
——快满三岁男孩妈妈
男宝妈妈:
谢谢留言。
首先,要明朗地告诉你,孩子的问题挺严重的,甚至到达了看心理医生的地步。
其次,要恭喜你,这可能相当于一种像病毒感染的自限性疾病,可以不治而愈。
我最近刚刚参加了芬兰教育家本·富尔曼的芬兰儿童技能教养法工作坊,里面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基本做法:
孩子有了毛病,不要问这个毛病的原因,不要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而是说,孩子需要什么学习什么技能。
他们的看法是,孩子学习到了一个新的技能,原来的问题就自动消失了。
这种不纠缠在本身的解决方法非常轻灵,无论是当大人还是当小孩都会非常轻松。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和朋友们的一些轻灵的做法。
我的朋友粥悦悦,她让三个孩子不沉迷手机电脑的方法很有意思——她在搬进新家的时候,让电视机连同电视机柜都消失了。
整个客厅变成了一个由满当当的书架、玩具架围成的活动区,还有旁边就是漂亮阅读灯的沙发,有席地而坐相当舒服的地毯,客厅变成了一家的活动中心,孩子们的时间被阅读、谈话和玩玩具占据了之后,玩游戏的时间就自动减少了,沉迷手机iPad的毛病不治而改。
▲把家
改造成万有幸福空间的样子吧!
我的女儿丸子最近总是到十点半才睡,第二天又在课堂上打瞌睡。于是我就安排她每天去游泳1000米,回来后她吃饭吃得香,作业做得快,到九点就喊困了。
第二天六点半很清爽地自然醒。游泳挤占了她玩游戏、跟同学语音聊天、犯拖延症的时间,而且耗掉了她多余的精力,于是她晚睡晚起的毛病不治而愈。
▲小丸子和闺蜜游完1千米的开心样子。
最近我在健身,体重没有瘦多少,但肌肉线条已经出来了一部分,看起来真的很养眼。减肥起效是三分练七分吃,除了找了一个私教每天追着我健身之外,我还在控制饮食。
▲健身之后我的背影苗条了一些。
老实说,要让一个重庆女人不吃火锅、毛血旺、回锅肉、小龙虾、腊肉太难了,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就是在我工作繁忙,还没有来得及饿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要用一顿火锅犒赏自己的时候,就给自己吃上了早已经安排好的藜粟、大虾、生鱼片、鸡胸肉、黄瓜、草莓、西红柿。
我得感谢奶奶能够理解我的需求,每天在重油重盐外卖还没有点上的时候,给我清新爽口的减脂餐。
▲健康午餐:半碗藜粟饭,五只虾,一碗番薯叶紫菜蛋花汤,一块南瓜。
人到中年,感情没有年轻时候那么新鲜了,我和白先生也不例外。
于是,我们把每个星期三晚上做成了爱情之夜,这个晚上,不在办公室,不在家,不谈工作,不聊孩子,只专心地跟对方在一起。
我们发现,散步、吃饭都很难达到效果,就每周看一次孟京辉戏剧。孟京辉的蜂巢剧场就在万有幸福空间步行八分钟的地方,我们去十分方便。别的话剧我不知道,蜂巢剧场每次去都满坑满谷的年轻人,小情侣,整个剧场都飘荡着恋爱荷尔蒙的味道。
我和白先生作为中年男女在其中,也深受感染。
看黄湘丽的独角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不由自主地学着前面的小情侣靠在一起,我流眼泪,他找不到纸巾,用手背给我擦。
看诺奖作家达里奥·福改编的戏剧《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专心地思考正义与邪恶,穷人与富人,人性与奴性,生产与分配的主题,感觉我们俩重回热血澎湃的大学校园,轻易就能记起我们在南方做媒体的充满愤怒、理想、情怀的二十几岁。
从小剧场出来,我们又溜达到附近去撸一顿烤串。
我没有说他最近不关心我对我冷淡,他没有抱怨我说话态度不好,因为内心充满着青春、爱情、温暖,口腔里面是生蚝、鱼豆腐和牛板筋,那些像刀片一样伤人的话已经被挤占得没有任何位置了。
▲被同事偷拍的甜蜜一刻。
就好像我在
强烈建议郑渊洁进校园
一文中说的,就像如何让一块土地不杂草丛生?我们不需要喷杀草剂,也不研究怎么能够鼓励农民有动力拔除杂草,而是把这块土地种上庄稼,庄稼有收益,农民乐意种,庄稼长得好,杂草的生存空间被挤占了,自然就不会杂草丛生了。
终于,回头说你的孩子,两岁八个月的小男孩,被大孩子打了之后心生恐惧,几乎不愿意跟其他孩子交往了,应该怎么办?我要开始支招了。
其一,孩子心理充满着恐惧,我们不用想着如何去除恐惧,而是让孩子的内心被自信、好奇、热爱占满。恐惧就自然没有一席之地了。
让孩子内心充满好奇的事情太多了,去动物博物馆看看恐龙的骨架,到野外去捕捉昆虫,都能满足好奇心;
让孩子感受到自信的方法也很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搭好一个很难的乐高积木,背一首诗歌给奶奶听,还有出去玩平衡车,这些事情一件一件做到了,孩子的内心就会被自信充满。这种自信可以迁移到跟其他孩子的相处之中。
最妙的是你孩子的年龄,这简直是上帝的安排,2岁8个月,正是要上幼儿园的年纪,你可以跟孩子一起练习上幼儿园的技能,把上幼儿园这件人生大事拆解成若干小技能——比如早起不迟到技能,比如吃饭前先洗手的技能,再比如自己穿衣服的技能……
▲丸子学骑车。
把一个大的技能拆解成若干小技能的好处在于,孩子完成起来容易,容易有自信挑战后面的N个技能。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罗马是经过若干天修成的,今天比昨天前进一步就是好事。人生那么长,尤其是三岁小儿。
一定要用好玩的方式来学习新技能,因为这样孩子才爱学。
富尔曼曾经遇到过一个总是尿裤子的孩子。他把不尿裤子分拆成了若干小技能,第一个技能是定时上厕所,老师要提醒孩子上厕所的时候,就捏捏自己的鼻子,孩子看见了就去厕所,就问小便池:你需要我一点黄黄的水吗?
孩子可以模仿小便池回答:我正渴呢,你赶紧给我来一点儿吧。
孩子觉得捏鼻子提醒以及跟小便池的对话很有意思,他很快就能够定时上厕所,困扰他和家人的尿裤子问题就慢慢解决了。
等这些技能练习得差不多的时候,孩子也该真的上幼儿园了,你还可以让他练习每天跟三个人问早安的技能、说再见的技能、说谢谢的技能、排队的技能、分享食物的技能、玩游戏输得起的技能……后面的这些技能,就会慢慢转化成孩子社交的技能。孩子会发现,自己很会跟同龄人相处,吵架打架会越来越少发生在他身上。
我把这种不治而愈的轻便做法,叫做“良币驱逐劣币法”。学习网红厨师王刚做个技术总结:
1. 遇到问题不问为什么,不直接去解决,而是用其他孩子喜欢的事情去挤占毛病、问题的空间;
2. 孩子不是改一个坏毛病,而是练习一个新技能;
3. 要学会把大技能拆解成若干小技能;
4. 跟孩子一起设计好玩的、有趣的新技能方式;
5. 一个技能掌握了,再开始下一个技能;
6. 人生很长,不着急,慢慢来。
最后,推荐大家看两本书《从故事里学儿童技能教养法》《儿童技能教养法》,
里面有芬兰儿童教养法的15步,以及很多很多案例,和很多很多让孩子掌握新技能的有趣做法。有些做法简直酷毙了。
这是童书妈妈三川玲很爱写的栏目,SAY U SAY ME,欢迎你来提问题,我来开心轻灵地解答。
你真诚的三川
END
三川玲:
在懂童书的人里面她最懂教育,在懂教育的人里面她最懂童书。她是童书出版人,她出版作品获国家图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销量百万,她撰写的童书评论深得读者认同,能掀起购买风潮;她是儿童教育作家,撰写的教育文章常常10万+,还经常被教育部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引用;她还是中国营地教育联盟理事,TEdxKids智库专家。同时,她还是11岁女孩小丸子眼中那个有肥肥双下巴、爱做饭,从来不打不骂孩子的妈妈。与白滔滔合著有《通往幸福的教育》。
©
版权信息
:
本文为三川玲原创,童书妈妈首发,转载请后台联系。欢迎不经同意,热情转发到朋友圈、家长群扩散。
更多本栏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