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市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
电子行业、产业及领域的信息、动态、新闻与研究报告推送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佛商业评论  ·  TikTok的命运,对全球商业意味着什么? ·  昨天  
FT中文网  ·  为什么香港不能放弃联系汇率制? ·  昨天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昨天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昨天  
三峡小微  ·  7天11万游客!春节假期三峡大坝旅游人气旺 ·  2 天前  
FT中文网  ·  中美竞争已聚焦于人工智能和关键矿产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市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

华为彭中阳:把握城市数字化转型机遇,共创城市新价值

北京市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  · 公众号  ·  · 2021-05-13 16:08

正文

点 击 上 方 “ 公众号 ” 可 以 订 阅 哦 !

导语

数字政府和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实现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宏伟目标?

本期,我们将分享 华为董事、企业BG总裁彭中阳的署名文章《 把握城市数字化转型机遇,共创城市新价值 》。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 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亚里士多德


城市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造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最重要的载体。城市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如何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如何让城市里的各个群体生活得更美好,是每个城市最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数字战略正在成为全球各国政府的选择,超过170个国家出台相关战略规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国内各地城市纷纷开启以“数字化转型”为目标的新一轮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希望以数字化转型的方式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重新定义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配置,最终达到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一个崭新伟大的数字世界正在构筑、人类将进入数字文明的新时代。


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数字政府和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是什么?

一方面,数字政府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通过政府数字化转型能够实现政府服务高效化、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提升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

另一方面,政府通过要素数字化和数字要素化的方式引导、支撑、赋能,驱动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最终达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升级目标。

城市数字化转型路径


如何实现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宏伟目标? 在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我有“1234”的建议。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1个中心”,切实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第二,要打造安全和运营2个体系,以保障城市数字化发展的安全底线与持续性;

第三,要关注3个要素,对准场景,打造平台,聚合生态,科学推进应用创新;

第四,要从“思想、机制、方法、模式”4个方面实现整体化根本性转变。

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议



1个中心: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每个系统中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和假设,它不能被违背或删除。”
——亚里士多德

城市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核心是要面对市民、企业、公务员和城市管理者的真实痛点与需求:从业务中来,到场景中去,创造价值。
从业务中来,就是要躬身入局,从市民的角度出发,发现市民、企业、公务员、城市管理者这些用户的真实需求和痛点,进而确定他们的业务场景。这是数字化的源头和出发点。

到场景中去,是要在业务价值场景中,以平台赋能应用创新,坚持“云优先”,结合AI、大数据等先进生产力,解决用户真实的需求与问题,快速实现“价值创造”。

在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了智慧水表。如果12小时内水表计数低于0.01立方米,街道的“一网统管”平台就会接到报警,并将信息反馈给街道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相关人员第一时间上门查看老人情况。这种基于用户真实场景和需求的应用创新,将对老人的关爱落到了实处,让城市变得更加有温度。

我们也看到一些不以人为本、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的现象。例如某地城市治理中事项处置的数字化建设,造成工作人员需要在多个APP里进行登记和任务处置。这不但没有给基层减负,反而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自觉地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真正解决真实的需求与问题。


2个体系:

安全体系和运营体系



安全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底线和基础。 一方面,业务协同化、移动化、复杂化提升了对网络安全的要求。另一方面,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数据之间要进行流通共享,所以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就越来越重要。如何提升网络安全能力、有效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这是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城市数字化转型不能只关注建设而忽略运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市数字化是一个“养孩子”的事业。


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在持续投入建设的同时也需要构建运营体系和运营组织。 城市数字化转型运营需要考虑“基础设施运营”“数据运营”和“业务运营”,通过持续运营才能避免以应用建平台、数据不鲜活、业务系统僵尸化等问题。



3个要素:

对准场景、打造平台、聚合生态



对准场景 :以场景作为“牛鼻子”。城市数字化转型首先要识别关键场景,以场景为“牛鼻子”实现业务闭环和流程打通。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统一规划、急用先行、分段建设。


在帮助客户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华为针对“城市运行”、“政务服务”、“公共安全”、“产业发展”、“民生服务”5大类100多个场景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一网通办”代替了群众“多头申办”,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AI驱动无处不在的机器视觉设备更智能地发现城市“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问题,实现基层减负、工作效率倍增。


打造平台: 城市数字平台,数字世界的新基建。城市数字化转型还需要打造一个城市数字平台,通过持续抽象并沉淀共性的技术能力,不断地迭代,构筑新型城市级的能力服务平台并形成系列标准。推进共性能力平台化和服务化,为上层智慧应用提供面向未来的核心服务能力,减少重复建设,实现数据融合、业务协同与敏捷创新。


聚合生态 :构筑共生、共创、共享的城市数字生态。面向城市数字化的未来,需要构建数字生态。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华为这样的ICT厂商参与,更需要各行各业的应用厂商去发挥各自的专长。只有当所有参与的主体都已经进入价值的共生、共创、共享的模式中,才能有效的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成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