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年几部让人直呼“上头”、“后劲强”的剧——
像最近热播的
《墨雨云间》《玫瑰的故事》
,前阵子受热议的
《我的阿勒泰》《眼泪女王》《新闻女王》
等等,女性角色都特别突出。
我们会痛快于
薛芳菲
以牙还牙的凌厉,佩服
黄亦玫
为爱勇敢、活得真诚,羡慕
李文秀
“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的态度,向往
洪海仁
的强大气场……
在那儿,我们可以暂时
消解掉妻子、母亲、女儿、职场女性等身份带来的种种束缚与隐痛,真正主宰一回自己的命运
。
能在她们身上,
寻找到某种力量或生命经验,让自己可以破解当下在婚恋、生育、职场等方面的困局,让自己摆脱母职陷阱、被物化、被凝视等处境,成长为不必附庸于他人的自我。
我最近在阅读的
《改变历史的女人》(全3卷)
,通过
先秦到明清有典型代表性的60位中国女性的小传
,或许可以满足我们这份渴求。
在书里,我无数次因
褒姒、苏妲己、张丽华
等红颜命不由己,却背负千年污名而唏嘘不已;对
冯太后、吕雉、独孤伽罗
的朝堂弄权、才略智谋而喟叹连连;也曾因为
女艾助少康复国、妹喜灭夏扶商
等故事燃起“巾帼不让须眉”的热情……
“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
一个个故事读来,我会
不断叩问女性的生存困境,随着她们追索从中破局的可能性。
越往下看,我会越发钦佩她们在“男尊女卑”社会中
夹缝求生的生命经验
,渐渐地,一股
强韧与勇气
慢慢攀上心头,
“女顶半边天”的自信感
油然而生。
不仅如此,这套书以
60位中国古代女性串起先秦到明清的历史
——
让我们可以用她们的视角,冲破
正史筑造的茧房
,
看到历史的另一面,触到许多被掩藏的真相,更全面理解五千年历史
。
在她眼里,这是件无聊荒唐的事,是周幽王的一厢情愿、一己私欲,从头到尾自己是个被人拆散姻缘的可怜人。
你也会更轻易察觉出,西周的根从周穆王时期就开始糜烂,“红颜祸国”不过是“西周灭亡”的遮羞布
。
从窦漪房那儿,窥见支撑西汉强盛的精神核心;在西晋司马衷的太子妃贾南风权术里,理解“八王之乱”的本质,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是铁腕冯太后的手笔……
页页翻来,你会越发认可
国学大家蒙曼老师
所言的:
“
对古代女性一无所知,便是对历史的一半一无所知。
”
被正史忽略的女性们,恰恰总在历史关键拐角上,起到推波助澜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她们的故事,就像拼图碎片,
将中国古代历史拼凑得更加完整,我们得以打开视野,从更多切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
。
所以,这套
《改变历史的女人》(全3卷)
,绝不仅是
女性可以在当中寻得一些人生答案
。
酷爱历史的朋友
,会从“她”的角度里,
读到不一样的历史真相
,对中国历史有
新的思索
;
孩子
将它作为历史课本的补充读物,会从
多角度积累历史知识,让眼界、思维更宽广些
。
厚厚3卷,推文优惠价才
79元
,不到一支口红的价格,装点灵魂可比装扮皮囊重要得多。
“在这其中,
有些女性推动了社会进步,有些迟滞阻碍了历史进步。
”
它
不仅叙说历史上可以被当成榜样的女性,也不回避轻吟那些总被认为“不正面”的角色
。
她们像一面镜子
,让我们看到在女性普遍不被重视的时代里,各种女性的生存处境,
映射出我们当下诸如求职就业、婚恋育儿、事业理想等种种现实困境
。
因此,她们
奋力挣扎、逆风翻盘的故事
,才会宛若一座座灯塔,
总能指引我走上突围之路,跨过“困境之门”。
且说说,我
在她们的故事里,获得“身处弱势如何破局困境,把事做成”的3个思考。
她,
17岁被立为皇后,24岁自称“朕”,30岁完全执掌辽国
。
在北宋有曹斌、潘美等强将锐兵的时期,她凭过人的政治谋略、胆识智慧,
一次次扭转北宋猛攻的局势
——
生擒杨业,让其绝食而死,从此被杨家将视为死敌;宋太宗两次御驾亲征,都惨败在她手中,最后重伤不愈,58岁驾崩。
她摄政四十年的时代,是大宋的噩梦,也是辽国国力的巅峰。
在重男轻女的时代,
萧太后从未觉着自己比男子低一等、弱一些。
在她心底,辽国男子善骑射,她也可以;即便日后要嫁于他人,自己也绝不仅仅只为人妻、为人母,男子有的报国使命感,她也不逊分毫;辽景宗临终受命,她也可以稳妥担负起辽国前途的重任……
正是
“我非弱者”
的心态,让她在一众男性强者中,脱颖而出。
而
它恰是我们常常缺乏的,用来解决难题的关键心态
。
我们想了两三种思路解不开难题,就缴械投降,抱怨:“
只有尖子生才做的出来。
”
其实这时,我们在潜意识里已经做了预设(我们没有尖子生厉害),继而顺理成章地避开难题(不是尖子生,解不出来很正常)。
殊不知,或许抱着“我也可以是尖子生”、“别人行我也行”的态度试试,就可以解出来。
读书时的数学题,工作上不会主动争取好项目,升职加薪不会有我的份,不愿意和别人起冲突而委屈自己……
很多时候,
是我们的自我否定,不信自个儿能行,而给自己设了限,作茧自缚
。
“
你相信什么,自己就是什么,心之所念,定有回响。
”
书里的萧太后是这样,“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是,“女中诸葛”徐皇后是……
“妺喜魅惑夏桀”、“妲己以声色为戈矛”、“群臣争抢夏姬”、“西施惑夫差心”、“张丽华成为陈叔宝的宠妃”……
在正史中,女子的姿色常是统治阶层声色犬马的体现——寥寥笔墨,道出君王耽于淫乐,继而顺理成章将“红颜祸水”扣上去。
剧照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但在这套书中,于她们的视角下,你感慨美貌带给她们“命不由我”的无奈之余,会对
她们用美色来谋得荣华富贵、权力地位,甚至实现野心抱负,而另眼相看。
有施部落最美的女子妺喜,利用夏桀贪婪自己的美色以及奢侈挥霍的特点,使尽浑身解数,让夏桀宠溺自己。
夏桀在她的诱哄下,沉湎酒色,干出“手撕全国绸缎”、“造美酒池以荡舟”、“在街上投放恶虎”、“施以炮烙之刑”等荒唐行为,尽失人心,大去国势。
就这样,妺喜以己之
美色,一步步引夏桀走向灭亡,实现“灭夏”的愿望。
息国夫人息妫以美貌,从楚文王手下救下息侯乃至整个息国;张丽华仗着陈叔宝的宠爱,掌权后宫;武媚娘以“楚楚可怜、梨花带雨”之姿,“偶遇”唐高宗,得以回宫,才有了后来的女皇武则天……
在那个时代,
她们未必不清楚“以色侍人”的可悲,但她们深谙这份美貌是唯一能为己所用、且用得起来的资源,想得到某些机会,达成所愿,避不开好好利用它。
读她们,不是说学习她们以色谋利,
学的是如何让有限的资源(比如给孩子的教育资源、升职加薪的资源、朋友的资源等等)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借此抓住机会,离目标更近一些。
“如果你的目标是山顶,就不会在意脚下的碎石,更不会被沿途的野花野草绊住脚步。”
目标感很强
,是我在读到书中
“女强人”故事
时颇深的感受。
她们走的每一步棋、做的每一件事,都紧紧围绕着目标,内心坚定,从未动摇。
她本是一介弱女子,为了成功刺杀寒浇,助姒少康复国,苦练武术后,蛰伏入寒浇王府里。
起初,她压根接近不了寒浇,就通过当王府中最下等的奴仆、给军营士兵们洗脏衣服,混在男人堆里,等一个接近刺杀寒浇的机会。
终于等来了,
刺杀行动却屡屡失败,连姒少康都劝她放弃刺杀,另起计划配合攻城
。
她在配合姒少康的复国大计的同时,暗暗反复推敲、模拟和设计新的刺杀计划,打磨特殊的尖刀,驯养猎犬,让这些工具在关键时刻助她一臂之力。
在姒少康攻城的最后一刻,她砍下寒浇的头颅,完成刺杀。
我们在为某个目标努力时,可能会滋生很多杂念
,像准备考研会想考不上了怎么办。
因为有清晰的目标,任何无意义的人、事、挫折到她那儿,都只能靠边站。
书中芈八子、吕雉、独孤伽罗、武则天、高滔滔、燕王妃等等女中人杰,无一不是这种
“目标感强”的女性
。
读她们的故事,
是一遍遍增强我们的“目标感”,让我们明晰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
当我们对某件事的目标感达到最强时,
即便遇上挫折,我们也愿意迎难而上,主动克服困难,从而不断向着目标前进
。
小到减脂1斤、提高1分,再到考个理想大学、升职加薪,甚至达到理想事业,
强的目标感绝对是我们成事不可或缺的因素。
当然啦,
这套书带给我们的,也不仅仅这3点道理
。
你们兴许会从苏茉儿身上,学到职业晋升长红的门道;从大脚马皇后那儿,领悟出理想与家庭的平衡之道从窦漪房的故事里,警惕养育孩子的陷阱……
日常生活、婚姻家庭、职场事业等等,在她们那儿都能找到答案。
就这些而言,我确定
用
79元
买下这套《改变历史的女人》,真不亏。
这套书,除了是
中国历史女性的人物小传
外,
还是难得的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读物
。
60
个女性故事
,循着
先秦到明清
的时间编排,穿针引线地串起这段中国千年历史。
她们就像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锚点,跟着这些锚点走,
很容易感知到朝代更迭,厘清浩瀚庞杂的历史脉络
。
像隋唐时期,你可以跟着“独孤伽罗助夫灭北周、窦氏成为灭隋建唐的关键人物”,
直观感受到北周到隋朝、再到唐朝的脉络
;随着“观音婢助唐太宗开创大唐盛世、武则天改写男权社会、杨玉环受宠大唐由盛转衰”
,
清晰地看懂大唐的发展命脉
。
你可以在当中
看到每代帝王治理下的社会的特点,深刻理解兴衰交替的历史逻辑,以及蕴含在当中的道理
。
比如,在大脚马皇后的故事里,讲“马秀英嫁朱元璋”的章节中,就向我们呈现了当时元朝时期,
赋税沉重、天灾不断,汉族人屡遭掠夺,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的社会现状,让我们立马觉察到元朝的腐败与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