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
36氪(36Kr.com)是中国领先的科技新媒体,我们报道最新的互联网科技新闻以及最有潜力的互联网创业企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听泉赏宝公司增资100万# ... ·  昨天  
IT之家  ·  Apple ... ·  5 天前  
新浪科技  ·  #中国企业领航世界要抓住出海新风口#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6氪

keso:互联网的中年人,油润而不油腻 | 一周开氪精华

36氪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11-05 10:42

正文


每周日,我们为你带来这份精心准备的「开氪小报」,我们将从上一周7个「开氪」专栏二十余篇精彩文章中,为你摘出四条干货片段一个问题,一个观点,两个特质,六大动力。




整理 | 开氪团队


【一个问题】
创业公司的初始业务是什么,重要吗?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它最开始的目标市场,或者说它的初始业务是什么,这件事情重要吗?硅谷的一家知名 VC—— A16Z 的创始人 Marc Andreessen 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很有意思,他认为, 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最开始的市场业务是什么并不重要。

 Marc 的理由很简单,创业公司在做什么其实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你究竟做得怎么样。只要找到了自己的 PMF(产品和市场的契合点),那么最开始的业务是什么就不重要了。

 如果你也在一家创业公司,你可能深有同感:比如,你可能正处在一个未经证实的新市场,或是正在开发一款从来没人做过的新产品,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最开始的想法是否会最终发展成一项能够盈利的业务,甚至可能为了这个想法不得不快速完善各个方面的细节——而在整个过程中,所有细枝末节的问题你都得考虑到。

 而一家创业公司最开始应该做的事,是积极寻找一个大市场,并且找到这个市场上的 PMF,至于你最开始做的某一项业务到底是什么,自然就不那么重要了。

 历史上相当多的知名公司最开始都是这样。比如微软,这家公司在刚成立的时候,主营业务是你可能根本没听过的 BASIC 程序语言设计。

那比尔盖茨为什么最开始会选择这个方向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盖茨还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已经开始和朋友一起帮一家计算机公司编制 BASIC 语言了。后来他们创建了微软公司,也就自然而然地继续发展这项业务,到了 1979 年,与微软合作的那家计算机公司都倒闭了,微软还是以这个程序的设计、修改作为自己的主要业务。

什么时候微软终于接触到“操作系统”的呢?那已经是 1980 年了,当时 IBM 选中了微软,请它帮自己的新 PC 机编写操作系统软件。而对于微软来说,这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因为随着 IBM 这款 PC 机的普及,其他 PC 制造商也希望和 IBM 兼容,于是微软编写的这套 操作系统在很多家公司被特许使用。正是这个契机,使得微软提供的这套操作系统成了后来 PC 机的标配。再之后,微软也就自然而然地围绕“操作系统”这个核心产品建立起生态体系,不断推出新的业务。

所以说,微软最开始是没有”操作系统“这项业务的,但这并不影响它后来成为这个领域的巨头。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也一样,往往都需要从某个小目标逐步发展,谁也没法根据它当下的某项业务,来断定未来它会成为什么公司。

事实上,还有很多公司也有类似的发展历程。所以你会发现,公司业务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化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创业公司,在没有验证某个市场的时候,最开始的业务的确不太重要。怎么样更好地理解市场、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试水新业务,可能更符合创业公司的发展策略。

曲凯《创业公司的初始业务是什么,重要吗|市场》

源自专栏《5分钟创业课》



【一个观点】

互联网的中年人


起初,互联网是一个年轻的行业,行业年轻,从业者也年轻,整个行业的氛围都年轻。上世纪末闯入互联网的第一批创业者,面对的是一个不看资历,也不论资源,连资金都可以没有的全新行业。甚至,都没人把互联网当作一个行业,顶多算电信行业的一个分支,互联网公司在商业上是否成立都是个未知数。他们,其实是一群边缘人。

互联网的出现,如同一个异类,一些拿了美元投资的公司,天天干着为网民谋福利的事。那时候的互联网真是年轻啊,不是说那些创业者有多年轻,实际上跟今天的互联网创业者相比,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算不上多么年轻。丁磊创办网易时26岁,陈天桥创办盛大网络时26岁,马化腾创办腾讯时27岁,王志东创办新浪的前身立方在线时30岁,李彦宏创办百度时31岁,张树新创办瀛海威时32岁,张朝阳创办搜狐时34岁,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时35岁……

但在当时,互联网的整个大环境洋溢着一种无知无畏的乐观主义情绪。就像面对一片新大陆,到处都是可能,满眼都是机会,却不知道商业两个字怎么写。在几乎所有的采访中,他们重复着几乎相同的台词:公司两年内没有盈利的计划。后来科技股崩盘,市场形势变坏,投资者开始要求互联网公司赚钱,这些创业者也一下子变得有点灰头土脸,有点焦虑。

他们不再是孩子,不可以继续任性。但是他们的忧愁,他们的烦恼,他们的心机,也还是琐碎的,具体的,孩子气的。他们把乔装打扮过的广告埋伏在新闻列表里,让用户一不小心就会点到;他们为了让用户通过电话付费注册账号,故意把在线注册弄成服务器不堪重负频繁出错的样子;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缩减他们承诺过的免费邮箱的空间,只是为了逼迫用户购买收费邮箱……

我曾经被他们搞得很恼火,写文章骂他们,拒绝使用他们的产品,咒他们早死早托生。如今想来,他们的那些小心机、小动作,拙劣得如同孩子的诡计,一点都不高明,止增笑耳。近20年过去了,人到中年的他们,早就拥有了更开阔的视野,更宏大的格局,更多的商业经验和政治经验。他们从草寇升格为领袖,从边缘晋身主流,在每一个论坛、每一处讲台、每一场发布会上,风度翩翩,目光如炬,完全看不到早年的青涩和羞怯。

他们是成熟稳重成功干练的中年人,油润而不油腻,紧张而不紧绷。他们平易近人,举止得体,分寸感拿捏得日臻完美。他们越来越有责任感,对事业、对同事、对员工、对伙伴、对家人、对自己、对政府、对国家,他们越来越在乎安全,企业的安全、人身的安全、商业的安全、政治的安全。在北京,在乌镇,在香港,在纽约,他们广交四海宾朋,小心地处置每一处可能的不周或潜在的隐患。

不可思议的是,他们下一代的互联网创业者,可能比当年的他们年纪更轻,却几乎从来都没有年轻过,生来就是他们中年后的样子。

程维创办滴滴时29岁,张一鸣创办今日头条时29岁,戴威创办ofo时25岁,王兴创办校内时24岁,王宁创办Keep时24岁,印奇创办Face++时23岁,刘成城创办36氪时23岁……他们是今天的创业榜样,今天的青年楷模。但我总觉得,他们中的很多人生下来就上有老下有小,就重任在肩,就持重老练,就人到中年。

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们可以装聋、装哑、装糊涂,但从不会犯贱、犯傻、犯错误。他们像一批用人工智能武装起来的早熟的儿童,早早地就搞懂了爱和恨、生和死、阴谋和阳某,商业和政治。他们在复杂的政商关系中游走,游刃有余,在微妙的竞争格局中腾挪,身轻如燕。

比起他们的上一代,这一代互联网创业者更早地明白了商业的涵义、竞争的涵义、政治的涵义、安全的涵义。如果遇到王朔问:“年轻算屁呀,谁没年轻过?你老过吗?真是的。”他们可以回答:“我们,我们没有年轻过。”

今天的互联网不再有传奇,更加雄厚的资本,遇上更加成熟的创业者,必定造就一个更加中庸、中和、中年的互联网,很胖,很壮,但是一点都不好玩。

keso《互联网的中年人》

源自专栏《keso的互联网洞察》

【两个特质】
拥有两个特质,更容易吸引VC的兴趣

1.在外部资源不确定时就选择主动投入

典型行为包括从前东家很快离职、敢于往创业项目里放自己的钱、推掉所有其他业务进而花100%的精力在这项事业上。有人认为创业初期面临的状态有点像鸡和蛋,想等着合伙人加入再启动项目,或者等天使投资人承诺给钱才辞职。这些想法都有问题。“平衡一下风险”翻译过来就是不敢承担风险或者没能力承担,一个在创业之前就这么处理问题的人在创业后的行为模式可想而知,无论他有多少源于现实生活的理由。

另外,我们要意识到“没能力承担”是常态。从科学的角度讲,开始创业应当意味着自己在既往的工作生涯中有不错的经济积累,创业三年不给家里钱也不会出问题。显然,能达到这个标准的职场人不多,不敢从前东家立刻离职是因为自己有房贷、不敢往里放钱是因为储蓄还不到100万。公众受媒体和社会舆论影响,可能觉得创业没什么门槛,“你看草根也可以把公司做上市”,但这种潜意识有很大漏洞。就单一个体而言,确实什么背景的人都有可能在当下的中国成功;但就群体而言,成功的概率分布显然不集中在资源保障性一般的群体里。事实上,我认为富二代创业,优势比草根要大一个量级,其根源就在于他们有足够的物质保障去坚持那份冒险的心气。当创始人放下既得利益敢于辞职、用自己的钱去养公司时,合伙人、员工、资本也就随之而来了。

2.经历转换依托于自己的思考,而不是“遇上了什么人”

两者的差异在于一个主动一个被动,而且被动有时意味着机会主义。职场活跃度到一定水准之后,撞上能在事业上“启发自己”的人并不难。以我的老本行产品经理为例,移动互联网萌发的那几年,北京遍地可见沙龙派对,你愿意的话可以一天听四五场讲座,时常有种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感受。这时只要有人私下和你深度聊天,他就会成为那个启发者,你会觉得在这个领域做点事情不错,启发者也有可能拉你入伙。在当年的车库咖啡、3W咖啡,到处都是用这种方式找合伙人的人。

问题在于,全新的领域可能和我们以往的经历没什么关系,我们积累的能力、资源都使不上劲儿。事实上,凭意愿和兴趣去做(还经常伴随着跨界),而不是主动思考自己应当在什么领域发力、常年积累的人,创业成功的概率很小。凭借兴趣、偶发事件“开窍”换来的更多是媒体的包装,而不是商界的成绩。因此在和创始人聊经历的时候,我会格外注意这一点。

黎竹岩《VC和创始人见面时都会聊什么(二)》

源自专栏《投资人的秘密》

【六大动力】

品牌热爱的六大原动力


1.平等正义

平等正义包含了人人生而平等。大家对平等永远具备欲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

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的兴起,让任何人都可以跟这个社会任何一个阶层完成直接对话的。这完全是遵循了平等正义的源动力。

人们喜欢这样的产品,喜欢这样的品牌,也是因为平等正义。

2.自由

现在很多的品牌,尤其是年轻人的品牌,越来越喜欢用自由作为品牌热爱的原动力,比如说追逐梦想、释放,比如陌陌、耐克等。

自由,其实是一个很讨喜的原动力,很多品牌都会使用,它的定义代表了释放、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从这个情感角度引导大家。

3.安全感

安全感其实强调的是一种依赖感,一种放心的、品质的、值得信赖的东西。比如很多衣食住行的产品,常常会强调家一样的感觉,家居用品、航空公司、银行等等这些行业往往也会更多强调依赖的、安全的、放心的原动力,其实非常好用。

4.特殊性

地位、智商、智识、特权、出众性、匠心、地位的尊重、尊贵,这些都是特殊性的表现。所以我们会看到有很多品牌告诉你这是奢侈定制,这是独一无二,这是全球唯一,这是不一样的,这是专为你做的,这是匠心等等,这也是大家喜爱的原动力。

因为东西稀缺,或者因为拥有了这个东西而感觉到尊贵,所以喜欢这个品牌。

很多奢侈品品牌,手工艺品牌都是这种原动力渠道。

5.和谐

和谐代表了健康、丰富、鲜艳、美好。比如一些设计非常精良的、美好的产品,那些让人喜爱的品牌,他们的原动力是每次推出来都让人感觉到身心非常愉悦,代表了幸福,代表了阳光。我们称之为和谐的原动力。

6.匹配

匹配,也叫做投射。

就是“像我一样”的。当人们发现一个东西跟“我”有点像,跟“我”有相关性,也会成为喜爱和热爱的原动力。

举个例子,有人说你长得像某个明星,你可能就会额外对这个明星多关注一些,甚至你内心会因为这个格外喜欢他一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为关联性,因为投射和匹配,让人产生对一个品牌的喜爱,这也是一种原动力。

李倩《【品牌情感】品牌热爱的六大原动力》

源自专栏《300天品牌思维修炼》


11月5号14:00,

主题为若有光的2017腾讯WE大会

于北京展览馆举办,

并于腾讯大学进行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