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心脑血管的“魔鬼季节”!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等发生的概率要比其他季节
高出2~3倍
。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很多人都会吃
阿司匹林
。它具有
解热镇痛、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减少心血管疾病发
生
等功效。
但是吃得不对反而会引险上身……
阿司匹林,并非人人适合
郑女士早期经常觉得头晕头痛,以为是年纪大了动脉硬化引起的,刚好听到隔壁邻居说阿司匹林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就自行用药了。
但没多久,郑女士就出现了胃痛难忍的情况,被医院确诊为药物引起的胃出血。
专家表示: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的抗炎药,在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
同时,也可能会
对胃肠道造成伤害
。
据了解,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
有
10%~25%
的病人发生
消
化性溃疡;
近1%
的患者出现
胃出血、穿孔
等并发症。
那么有哪些人不适合吃阿司匹林呢?
1、有消化性溃疡病史;
2、年龄大于65岁;
3、大剂量、联合用药(激素药、抗凝药等);
4、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5、服用后食欲不振或腹部不适等症。
既然西药阿司匹林不适合,那想要防范心血管疾病,还可以用哪些药呢?之前也有粉丝看了节目,在后台留言“中药版阿司匹林是什么”,不妨一起了解一下。
国医大师认为
精血亏虚
导致
血瘀
,是产生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人过40后,要重填精、养血、补虚。
【熟地黄】
甘温之品,能填精、养阴、丰髓,《本草从新》中记载,能益五脏、长肌肉、益精血。
【黄精】
性甘平,上能润肺,中能健脾、下能填精。
【当归】
性甘温,能补血、活血、养血,还能通过补血润肠通便,解决老年人因为肠道阴血津亏,失于濡润的问题。
【大枣】
大枣健脾养血,是很好的食物和药物。
除了上述四种补益药材,国医专家
针对
气虚血瘀
的患者,介绍了一味
“中药阿司匹林”!
这四味药构成了一个益气活血的方子,具
有
保护心肌、扩冠止痛
,还能
预防冠心病,类似阿司匹林
。
据实验结果表明:
这个药
同样能达到阿司匹林的效果!
并且
药物不良反应低于阿司匹林。
中药和西药各有各的优势
,而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上,中药有独特的优势。
特别是对于慢性的心脑血管疾病,中医
有确切的疗效,也经过了
循证评价。
所以中药和西药优势互补,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此外,其实生活中、餐桌上还有很多美味的“血管清道夫”。平日里适当多吃点它们,让你的血管更健康~
海带中富含
水溶性膳食纤维
,可以粘附肠道中的脂肪、糖类,间接帮助控制血里的胆固醇、血糖。
海带中含有岩藻多糖、昆布素,同样也是血管的“清道夫”。
洋葱中所含的
槲皮酮
能抑制血小板凝聚,对抗血栓形成。它还能阻止自由基对动脉血管的损害,使动脉血管内壁光滑,富有弹性。
纳豆富含
卵磷脂
,被称为“血管清洁剂”。
卵磷脂是一种乳化剂,能促进血液中的脂肪溶解,顺利地随着血液循环代谢出去。从而减少脂肪在血管中附着,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更重要的是:纳豆中还含有
纳豆激酶
,它能分解胆固醇,降低血液粘稠度,还能辅助溶解血栓,保护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