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约 4600 字
阅 读 需 要 14 分钟
咸丰皇帝驾崩后,原本由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大臣组成的顾命体制在辛酉政变中被迅速推翻。随后,两宫皇太后——慈安和慈禧开始垂帘听政,而奕䜣则被任命为议政王,领导军机处,从而确立了新的辅政体制。在我们的印象中,和强势精明的慈禧相比,慈安似乎永远是个永远忠厚老实、缺乏才干的老好人,事事都要问慈禧。甚至连慈安的突然去世都被怀疑是不是慈禧故意毒死的。那么,慈禧与慈安关系究竟怎么样?她们真是一对塑料姐妹花么?
慈安太后,出身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是咸丰皇帝的第二位皇后,为人温和,咸丰帝称赞她“质秉柔嘉,行符律度”。咸丰二年(1852)二月,她经选秀入宫,咸丰帝诏封贞嫔,五月二十五日晋封贞贵妃,六月初八立为皇后,十月十七日行册立礼。1861年咸丰去世,同治帝载淳继位后,她以嫡母身份被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慈安”,这是慈安太后称呼的由来。(为行文方便,本文统一称呼为慈安,那拉氏统一称呼为慈禧)
慈安出身于一个极为尊贵的家庭,其祖辈额亦都是清朝初期的开国功臣之一,在萨尔浒之战中与努尔哈赤并肩作战,击败了杜松和刘綎,是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尽管慈安的家族属于旁系,但在乾隆至嘉庆年间,其家族再次兴盛。慈安得以进入皇后的候选名单,其显赫的家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优势。她本人也受到了优质的教育,号称“德容言工”俱全。
正如上文所述,慈安二月入宫,六月初便成为皇后,简直是火箭般的晋升速度。所以也有很多人猜测,慈安早就被内定为皇后,这次选秀只是走过场。要知道,慈禧入宫时仅仅赐号兰贵人。也就是说,在慈禧还在为后宫地位而焦虑时,慈安直接就成了正宫皇后,二人根本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在这一时期,慈安和慈禧的地位实在过于悬殊。清代的后宫体制是:“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这样看来,慈禧这个兰贵人排不进前十。直到咸丰六年(1856),慈禧生下咸丰帝长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她才母以子贵,一路晋升,由嫔至妃,再到贵妃,成为宫中仅次于皇后的人物,但和慈安相比终究还是有嫡庶之别,慈禧对此心知肚明。
1861年8月,咸丰帝死于避暑山庄。当天颁布的一封谕旨表明,咸丰帝临死前钦定的政治安排是八大臣辅政,而非垂帘听政。谕旨的原话是,希望八大臣“尽心辅弼,襄赞一切政务”。虽然是襄赞,但一切政务、军国大事,八大臣都有参与的权力。为防止八大臣权力过大,咸丰临终前把自己的两枚私章——“御赏”“同道堂”分给两个人,特别规定,凡是皇帝的谕旨,起首要盖“御赏”印,结尾要盖“同道堂”印,如此才能生效。这两枚重要的印章,一枚交给了皇子载淳,另一枚交给了慈安。可见,皇帝的决策没有慈安的批准就不能生效。而载淳此时只有六岁,所以,这枚印章自然就落入他的生母——懿贵妃慈禧手中。
可以说,咸丰帝临终时的安排在某种程度上是周全的。两宫太后地位尊崇,任何谕旨若无她们的钤印便无法生效。然而,她们此时充其量只是拥有否决权,具体的议程设置的权力还是牢牢掌握在八大臣手中。面对八大臣提交的文件,两宫太后唯一的谈判手段就是拖延不盖章。八大臣也是这么想的,他们自恃手握先帝遗诏,认为自己是临终受命的顾命大臣,谕旨诏书自然应由他们全权拟定,两宫太后只需负责盖章,不应过问谕旨的具体内容,更无权修改,否则便是违反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此时的慈安与慈禧,实际上并无理政权力。
但是,慈安与慈禧不会妥协,慈安与慈禧坚定地站在一起,抵制八大臣的专权。经过四天的僵持,八大臣意识到若无两宫的盖章,他们的文件便无法生效,于是不得不做出让步,允许两宫太后发布谕旨、批阅奏折,乃至允许两宫任免大小官员。此时,慈安与慈禧的实际权力已经接近皇帝,挡在她们面前的,只有一道“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宗家法。不过,后面的事情我们也都知道了,慈禧太后的政治盟友——恭亲王奕䜣坚定支持两宫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将八大臣一网打尽。两宫太后垂帘的很长时间内,慈安与慈禧并没有爆发宫廷斗争,关系甚至可以用好来形容。慈安在世时,慈禧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深知自己是妃子出身,与先帝的正宫娘娘慈安不能相提并论,所以后人眼中那个专横跋扈的西太后,在慈安面前处处小心、事事恭谨。凡是朝廷大事需要决断,慈禧一定会先征求慈安的意见,或与慈安耐心商量,向大臣宣布时也必称二人意见一致。慈禧平时叫慈安姐姐,有好吃的东西都要专门备上一份,派贴身太监送到钟粹宫慈安住处。慈安与慈禧共同治理朝政,始于1861年,持续了约20年。在这二十年间,两位太后仅在三件事情上产生了公开的分歧。其中之一便是广为人知的安德海案。1869年8月,慈禧太后所宠爱的太监安德海在山东济南被巡抚丁宝桢以“矫旨出都”和“招摇煽惑”的罪名处决,而处决安德海的命令是由慈安太后决定发布的。
安德海之所以受宠并非偶然。在两宫垂帘听政的制度下,太后与臣子间的沟通因性别之别而受限,不得不依赖太监作为传话的中介,这无形中提高了太监的地位。安德海自入宫起便侍奉慈禧,尤其在八大臣专横跋扈时期,他经常向慈禧表忠心,因而深受慈禧喜爱。他在宫中的行为也因此一贯招摇,不料这次在山东济南被抓。丁宝桢的奏折送达北京后,慈禧非常震惊,与慈安一同召集军机大臣奕䜣等商议对策,结果奕䜣、文祥、李鸿藻等人都主张严惩。这次,慈安也与他们意见一致,最终的结果是安德海与党羽二十余人悉数被杀。慈安此举,很有可能是对慈禧专断已久的不满,借着恭亲王和丁宝桢的势头,对慈禧进行了一次有力的制衡。
第二件事是有关于同治皇帝载淳,载淳继位时年幼,因此对性格和顺温柔的慈安太后表现出更多的亲近感,而与忙于政务、性格较为强势的亲妈慈禧则相对疏远。慈禧对此一直心存不满。这又导致了第三件事,即载淳的皇后人选问题。载淳并未选择慈禧所倾向的女子,而是选择了慈安支持的阿鲁特氏为皇后。这进一步加剧了慈禧太后的不满,导致宫廷内外广泛流传着两位太后不和的传闻。光绪六年(1880)初,慈禧得了重病,卧病在床,慈安垂帘听政。这段时间,慈禧很少露面。第二年初春(1881),慈安“感寒停饮,偶尔违和”,身体不大舒服,症状实在轻微,没有引起重视,不料在第二天夜里突然去世,时年仅45岁。臣子们只听说宫中太后去世,想当然以为是重症卧床已久的慈禧死了,没想到竟是慈安去世,众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传闻也随之而起。清末翰林院侍读学士恽(yùn)毓鼎在《崇陵传信录》中写道,当天慈安在钟粹宫观赏金鱼,慈禧的贴身太监送来牛奶饼之类的点心,看上去很好吃的样子。不料,慈安吃后很快就传太医急救,当晚就去世了。但恽毓鼎的这本书写于宣统年间,距离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三十年,可信度显然值得怀疑,更何况,恽毓鼎对于慈禧太后早年的描述也多有不实之处,这就更影响了这本书的可信性。慈安由生病到病亡,前后不到两天。慈禧在这一天则非常忙,据《翁同龢日记》载,慈安死于晚八时,半夜(子时)翁同龢就接到了入宫的通知:“子初,忽闻呼门,苏拉李明柱、王定祥送信,闻云东圣上宾,急起检点衣服,查阅旧案,仓促中悲与惊并。”子时初,即晚上11点左右。可见,翁同龢在出事后三小时之内就从官方渠道得知了慈安的死讯,匆忙进宫。进宫后,翁同龢发现其他重要大臣陆续到来。出了这么大事情,算上抢救、商量对策、整理遗容、向各部官员通报、送信人员路上耽误的时间,林林总总三小时内完成,可以说慈禧基本没有拖延,她的态度也比较透明,直接向臣子公开,没有隐瞒的意图。天明以后,各位守在宫中的大臣接到慈禧旨意,进入慈安的寝宫钟粹宫。慈禧令太监摘去慈安的“面幂”,令大臣们瞻仰慈安的遗容。
有清史学者认为,慈安是正常死亡,类似心血管病症。此前也有过类似的症状,即“神识不清、牙紧”,很快大小便失禁,接着六脉将脱,药汤都灌不下去,两个小时后很快去世。太医庄守和留下了全套的脉案、处方,看上去是非常完整的证据链,一切都指向了病逝的可能。朝廷很快公布了慈安的《遗诰》,一般认为她发病突然,这份遗嘱是慈禧或大臣代拟的。在这份遗嘱中,除了追忆慈安陪同咸丰、同治两位皇帝的旧时光,还记载了清廷官方对慈安之死的第一时间表述:虽当时事多艰,昕宵勤政,然幸体气素称强健,或冀克享遐龄,得资颐养。本月初九日,偶染微疴,皇帝侍药问安,祈予速痊。不意初十日病势陡重,延至戌时,神思渐散,遂至弥留。清廷官方当然不可能支持毒杀说,这份表述和翁同龢的记载一致——病故。如果接受官方的这一论断,我们或许可以从慈安太后生前的健康状况进行回溯分析。据史料记载,慈安太后在同治二年(1863)就曾出现健康问题,翁同龢曾提到“慈安皇太后自正月十五日起圣躬违豫,有类肝厥,不能言语,至是始大安”,前后卧床一个月,这表明慈安的身体也并不强健。
在慈安去世前不久,慈禧因病卧床,慈安因此承担了全部的垂帘听政责任,需要处理所有政务,这无疑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考虑到她此前的健康状况,这种压力很可能诱发了心脑血管急性病发。尽管官方和部分史料倾向于病故的解释,但关于慈安太后被毒杀的说法自清末以来一直存在。从恽毓鼎到《清稗类钞》等文献,都有对慈禧太后的指责。慈禧此前乐于与姐姐慈安分享美食的行为,此刻也变成了下毒的铁证。甲午战争失败后,慈禧太后成为清朝失败的象征,政敌对她的攻击愈发激烈。民间关于两宫太后不和的传闻,经过说书人的渲染,使得慈禧毒杀慈安的恶人形象更加根深蒂固。
民间对慈安太后的评价一致很好。薛福成在《庸庵笔记》里这样描述:“当是时,天下称东宫(慈安)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错实主之。西宫(慈禧)优于才,而判阅奏章,裁决庶务,及召对时谘访利弊,悉中窥会。”薛福成还记载,慈安见大臣,“呐呐如无语者”,“或竟月不决一事”,但到了“军国大计所关及用人之尤重大者,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也就是说,慈安轻易不下决策,但只要做出决策,天下百姓都拍手称快。这样一位深受百姓称赞的太后突然去世,大家当然不愿接受现实,更何况此前,慈禧与慈安不和的消息在民间就已传播,几种消息叠加杂糅,毒杀之说应运而生,终至于风行海内。
无论如何,慈安之死,为慈禧解除了最后一道权力的紧箍。光绪初年,是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当时的情形是“帝中坐,后蔽以纱幕,孝贞、孝钦左右对面坐”,与议政王奕䜣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权力关系。但是到了光绪七年(1881),慈安太后崩逝以后,即是“孝钦独坐于后”,不仅直接坐到了皇帝背后,且面朝臣工,那层薄薄的纱幕也逐步被拿掉。直到有一天,帝师翁同龢亲眼看到,“皇太后与上同坐御榻,太后在右,上在左,俨如宋宣仁故事,盖前此所未有也”。失去慈安制约之后,慈禧终于掌握了最高权力。
参考资料:
①恽毓鼎:《崇陵传信录》
②沈渭滨:《垂帘太后——慈禧》,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③王开玺:《咸同之际两宫皇太后的理政听政与垂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