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行业网
金融行业网(jrhycom)——融哥倾力打造的金融第一公号,涵盖财经、银行、保险、证券、股市、基金、信托、理财投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P2P网贷、互联网金融和投融资等各类讯息和服务。头条资讯、深度观察、解读八卦,圈子探秘,尽在金融行业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金点睛  ·  中金2025年展望 | 建筑:稳中求进 ·  昨天  
BFC汇谈  ·  保险购金,影响几何? ·  2 天前  
BFC汇谈  ·  保险购金,影响几何? ·  2 天前  
Wind万得  ·  一夜变天,比亚迪将智驾推送至“全民” ·  2 天前  
法询金融固收组  ·  刚刚,万科大股东深铁借款28亿支持偿债! ·  2 天前  
Wind万得  ·  技术性牛市确认!恒生科技指数先行一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行业网

任泽平:新常态 新周期 新牛市——2017年宏观经济和大类资产展望

金融行业网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3-01 21:47

正文


点击 金融行业网 ,金融大拿、业内人士都在这里

今日微信号力荐 理财头条 licaitt (长按红色字复制)


作者:任泽平

来源:泽平宏观(ID:zepinghongguan)

本文为任泽平博士2月23日在深圳国企混改专题会议上的演讲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参加方正证券的国企混改专题会,给大家报告一下我们对未来中国经济政策和大类资产的观点和看法。


众所周知,去年年底以来,我们最早在市场看多A股,去年底我们提了一个观点“买股票扛通胀、买扛通胀的股票”,当时和大家交流,商品涨了这么多为什么推周期股?原因就是预期差,大家在去年底的时候认为周期不可持续,结果今年一开年发现周期超预期,大家没有仓位,所以我们的王牌研究员推什么涨什么,吕娟加盟后我们专门组织了一个团队叫做中流砥柱团队,推中游崛起。


今年一开年,我们第一篇报告叫《曙光乍现》,也是提示机会,包括最近我们在提出战略看多A股结构性牛市、中游崛起等一系列的观点。我想用三分钟的时间给大家展望一下对后面的经济政策和大类资产的看法,然后给大家再讲一下逻辑。


我们对未来的看法非常简单,我后面要讲的观点不是说未来半个月、一个月的观点,而是我们对未来这半年、一年的总看法,这个看法是什么呢? 我们对今年的经济和股市比市场要乐观一点,为什么?主要是四个超预期:供给侧改革超预期、需求超预期、信贷超预期和企业业绩超预期。 所以对今年我们认为走得好的话,A股会走出结构性的牛市。


对于债市,我和市场的观点不太一样,市场在去年底的时候流行的看法,认为在今年一季度经济通胀就下去了,所以要看多债市、看空股市,而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无论是经济复苏还是通胀,它持续的时间是超出市场预期的,所以我们认为债市交易的时间窗口仍然需要等待。汇率短期能够稳住,出口改善、外占收窄这对于国内的市场,包括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都是有利的。大家看港股已经走出了牛市,A股的结构性牛市是可以期待的。


这轮小周期复苏可能会能持续到今年的上半年,下半年会有回落,但是我认为回落的幅度不深,更重要的是企业业绩会非常好,因为供给出清。我们2014年提出的“新5%比旧8%好”,2015年我们提出的“经济L型”,分别在2016年、2017年得到验证。


这是主要的观点,接下来跟大家讲一下逻辑。2014年我们被市场称为A股最大的多头。2015年中翻空股市以后我们开始推两个观点,一个是经济L型,另一个是一线房价翻一倍。


我们在2015年判断2016-2018年中国经济会L型触底,在当时看来是非常乐观、大胆的判断,主流的判断是2015年经济的底没有找到,事实上来看,2016年年初到现在是什么样的走势?是小周期的复苏,比如说我跟大家报两个数据,我们PPI从2016年年初的-5.3%,一路回升到2016年年底的5.5%,回升到今年一季度的6.9%,我们预测2月份PPI会回升到7.5%左右,传统行业的龙头利润会非常好,这里面会走出大的牛股,2016年底我们年度报告是《软着陆、业绩牛》。



第二个大家留意,去年实际GDP是多少?一到四季度,6.7%、6.7%、6.7%、6.8%,和我们预测的L型是一样的。我再跟大家报一下名义GDP,名义GDP是宏观资产回报率,和企业业绩是非常正相关的,去年一季度名义GDP是7.01%,去年年底的名义GDP是9.56%,而且今年一、二季度名义GDP会在10%以上,企业的盈利是远超市场预期。我们调研很多行业的龙头企业,他们说利润好转得让他们自己都惊讶。 我研究增速换档快十年了,在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同样的时点都发生过,这就是为什么2014年提出新5%比旧8%好,你会发现到了一个时点,经济增速下来了企业的业绩会上去,为什么?就是供给的出清,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在今天已经发生了。



为什么GDP下来了,企业的业绩大幅改善,为什么原来我们死扛8%到9%的GDP增速企业业绩都很惨呢?GDP究竟是什么?我觉得我们的公共政策部门需要反思这些问题,包括为什么要刺激房地产,为什么非得要保6.5%?


我们判断在2016年到2018年大家会看到是一个完全崭新的周期?未来展现的牛市也将是新的牛市,中央的提法叫新常态,新常态对应资本市场就是新周期和新牛市, 究竟未来是什么样的形态?为什么我们判断经济在2016到2018年是L型的触底,未来回落也是小周期的回落,回落的幅度不深,而且企业的盈利会继续改善,原因是什么?


一是供给的出清是超预期的,去库存去产能。 中国经济的增长曲线,2002-2007年高增长,2008年经济危机砸下来,2009年刺激上去,2010年以后又重新下去。到2015年、2016年中国经济下行了多少年?经济下行了六、七年,你以为这些企业无动于衷吗?尤其是市场化的领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就是出清,进入到了一个胜者为王、赢者通吃的时代。第二产业的投资,过去几年持续的下行,而且很多行业过去几年的投资大家可以看,都是零增长、负增长,说明很多的中小企业退出了,行业集中度出现了明显的提升,去产能周期实际上是进入了尾声,大家的分歧在哪里?很多人不看好周期的原因,大家的分歧是什么?很多人认为这些周期品的价格涨上去马上产能就放出来,价格不就砸下来了吗?这就是没有看到这个时代的特点,产能短期是放不出来的,为什么?从政策的层面,环保的压力、银行的限贷,中小企业根本很难复产。过去这些年,中小企业退出以后,它的资产负债表严重被破坏,复产是非常难的,这些传统行业的龙头处在非常有利的位置上,它的业绩改善持续时间是超预期。这是第一个去产能。



第二个去库存。 2014年、2015年大宗商品暴跌,库存处在历史的低位,去年的时候,下游需求复苏了,要库存没库存,要产能没产能,引发了去年商品价格的暴涨。去年商品价格的暴涨大家有很多的争议和谜团,我认为它不仅简单是一个需求复苏还和供给的出清有关,是两个叠加引发去年商品价格上涨的浪潮。当然需求的复苏不一定可以持续,但是供给端的约束将会持续的成为较为长期的约束。


谈一下需求,我们讲了几个超预期, 需求超预期, 为什么我们对今年的经济和股市不悲观,或是偏乐观的原因。


1、房地产投资超预期


大家可以看一下,2014年、2015年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2015年房地产投资见底,我们不断刺激房地产,房地产销量、价格回升传导到投资端。2015年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长1%,2015年12月份-0.9%,2016年一路回升,回升到了2016年年底的时候,房地产全年投资增长6.9%,12月份增长了11%。



更重要的是,房地产是周期之母,房地产投资占整个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22%,房地产链上的相关投资占40%左右,你会看到只要房地产下滑中国经济下滑,房地产企稳中国经济企稳,房地产起来中国经济起来,基本就是这样的逻辑。我们看到房地产投资回升,这是没有争议的,大家的争议是这轮房地产投资回升在2017年的表现是什么?大部分人在去年底是悲观的,大部分对房地产的预测是负增长,极端的预测是-5%到-7%,我们是2%-3%,我们比市场的预测高七八个点,我们出了一个报告,《为什么我们对2017年的房地产不悲观?》,逻辑很简单,一、二线甚至包括很多三线城市库存去化是超预期的,2017年、2018年开发商有补库存的需求,这里有很多的案例,今年房地产投资我们建议不悲观。



2、出口超预期


去年6月份以来世界经济在改善,欧美的PMI指数都在创新高,补库存和特朗普景气,中国去年6月份以来出口持续回升,1月出口增长7%以上,大幅超市场预期,我们剔除季节因素也是非常亮眼。除了外需的改善之外,2015年到2016年人民币贬值了14%。



3、企业设备投资超预期


我们2009、2010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产能扩张,2010年以后产能过剩导致长期通缩和经济持续衰退,所以企业在不断推迟设备更换周期,在工程机械等很多领域大家都看到。所以在去年企业业绩好转以后,我们过去很多企业缺的课在去年底开始补课,制造业投资和企业的设备投资开始回升。



4、信贷超预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