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留学杂志
《光明日报》直属期刊《留学》杂志社,是隶属38家中央新闻单位之一的国家级期刊。拥有半月刊杂志/两微/光明留学网及流媒体全矩阵,着眼于泛留学领域,洞见留学行业发展,深度报道国际教育领域资讯,助力BC端产教创融合。《留学》看世界,开视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留学杂志

最新发布!OECD国际学生「流动趋势」报告:规模持续增长,STEM专业更受青睐

留学杂志  · 公众号  ·  · 2025-03-23 0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3月12日, 经合组织(OECD)发布《国际学生流动的主要趋势》简报 ,对2018-2022年间的国际学生流动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分析。


来源:OECD 官网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2018年至2022年间国际学生的流动性仍持续增长。


●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国和目的地国基本保持不变。


●大约三分之二在经合组织(OECD)国家就读的国际学生来自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


●国际学生主要集中在博士项目以及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


各国在留住国际毕业生方面的政策各不相同: 有些国家提供工作和居留途径,而有的国家则实施严格的签证和就业规定。而这些政策也持续影响着国际学生在全球范围内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OECD,全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简称经合组织,是由横跨欧洲、美洲、亚洲的38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 ,包括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爱尔兰、荷兰、比利时、瑞士、挪威、芬兰、丹麦、瑞典、西班牙、日本、韩国、澳洲等众多留学主流国家。


来源:OECD 报告


相信以上这些方面在留学规划和决策过程中,能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报告的具体内容吧!


01

2018年-2022年

国际学生流动持续增长


近年来, 高等教育领域的学生流动性持续大幅增长,国际学生总数量增长了50%以上。


据统计,38个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国际生数量从2014年的300万名增加到2022年的460多万名。


这一增长可归因于多个因素,例如对高质量教育项目的追求、进入世界知名院校的机会,以及在发达经济体中获得更好职业前景的可能性。此外,主要生源国的中产阶级财务能力的提升,也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


尽管2020年和2021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 OECD 国家接收的国际学生数量在2018年至2022年间仍增长了18% ,但低于2014年至2018年间超过30%的增长。


这一数据也反映了各国大学在面对新挑战时的快速应对能力,包括采取线上和混合学习模式以及疫情期间对国际学生的支持政策,比如灵活的签证规定、延长的工作机会以及针对性的经济援助等。


在2018年至2022年期间,仅有五个国家接收的国际学生数量出现下降,它们分别是: 澳洲、丹麦、意大利、新西兰和美国。


这一下降主要归因于疫情期间这些国家实施的签证限制和边境管控,其中, 澳洲和新西兰的措施尤为严格;此外,美国也进一步收紧了国际学生签证政策。


相比之下,在2014年至2018年期间,只有比利时、法国和冰岛的国际学生人数略有下降,而且幅度很小。


来源:OECD 报告


02

留学生主要来源国和目的地国稳定


接收国际学生能够增强各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性、学术声誉和经济贡献。同时,本国学生出国留学的数量反映了外国教育体系的吸引力、实际或认知上的质量优势,以及学生对特定技能和经验(如语言学习)的追求。


报告认为,分析这两种趋势有助于评估各国在吸引人才方面的能力,以及其本国学生如何利用国际学习机会。


OECD成员国依然是国际学生的主要目的地。 2022 年,澳洲、加拿大、法国、德国、新西兰、英国和美国共接收了在OECD国家学习的460万国际学生中的近2/3,这一趋势近年来始终保持稳定。


这些国家因其享有盛誉的高等教育机构、毕业后的工作机会以及强大的国际网络,一直被视为国际学生的首选目的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 日本、韩国、荷兰和土耳其合计接收了OECD国家国际学生总数的16%,表现突出。


与留学目的地国类似,在2018-2022的四年间,国际学生的主要来源国格局也保持相对稳定。


其中,排名前十的生源国合计贡献了OECD国家国际学生总数的约一半,凸显了全球学生流动的集中趋势。


不过报告认为,这一排名受到国家人口规模的影响,因为人口较多的国家往往向国外输送更多学生,即便其出国留学的整体比例相对较低。


这也是为何中国和印度始终是国际学生主要来源国的重要原因。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至2022年间,来自这两国的学生约占全球国际学生总数的30%。


值得注意的是, 超过2/3的中国和印度留学生主要前往五个国家学习:澳洲、加拿大、日本、英国和美国。


此外, 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始终位列OECD国家中生源国前十 ,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它们与欧洲及其他地区长期以来的文化与学术交流传统。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顶尖院校录取竞争激烈,公立大学人满为患(尤其是在意大利和法国),也促使更多学生选择赴海外求学。


图源:OECD 报告


03

国际学生主要来自中高收入国家


报告还显示, 国际学生的流动受到经济因素的显著影响, 约2/3的国际学生来自高收入或中高收入国家。


在部分国家,这一比例甚至超过90%,例如克罗地亚、哥伦比亚、丹麦、奥地利、西班牙和瑞士。相比之下,澳洲、加拿大、法国、拉脱维亚、波兰和土耳其的这一比例低于50%,表明这些国家吸引了较多来自低收入国家的学生。


低收入国家学生的比例较低,主要受财政、行政和结构性障碍的限制。然而, 一些OECD及其合作伙伴国家接收了相对较多的低收入国家学生。


在巴西、法国、德国、葡萄牙和土耳其,低收入国家学生的占比超过国际学生总数的5%。这些国家通常通过特定政策来吸引发展中国家学生前来接受高等教育,例如降低学费、设立专项奖学金计划,以及与特定地区的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以提高教育的可及性。


图源:OECD 报告


04

博士项目与STEM专业更受青睐


想要更好地理解国际学生流动,不仅限于分析他们的来源国和留学目的地,还需要关注他们所学的专业及就读学历层次。


国际学生在不同学历层次上的分布,既反映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体现了高等教育和研究机会的吸引力。


通常而言, 学历层次越高,国际学生的占比越大。 许多学生选择攻读研究生学位,以提升自身专业度以拓宽职业前景。


在OECD国家中,国际学生的比例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增加。平均来看, 国际学生占所有本科生的5%,占硕士生的15%,而在博士项目中,这一比例高达25%。


奥地利、卢森堡、新西兰、挪威、瑞士和英国的博士项目国际学生比例尤其高 ,至少占博士生总数的 40%。 这些国家的大学通过奖学金、研究机会及强大的学术网络吸引全球人才。


在某些国家,博士生中国际学生占比较高也与本国学生对攻读博士学位兴趣下降有关。


例如在法国,博士阶段学习时间长、职业前景不确定,再加上一些私营部门提供的更具吸引力的就业机会,使得本国学生对博士学位的兴趣逐渐减弱。因此在这些国家,国际学生的招生对于维持研究能力和创新至关重要。


此外, 相比本国学生,国际学生更倾向于选择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专业。 有30%的国际学生选择STEM相关专业,而本国学生的这一比例仅为19%。


这一趋势在丹麦、瑞典和土耳其尤为明显,在这些国家,超过40%的国际学生就读于STEM学科。


相较之下, 国际学生对健康与社会福利相关专业的兴趣较低,仅有11%的国际学生选择这些领域 ,而本国学生的比例为15%。据推测,相关法规的限制以及学位认证的挑战,往往阻碍国际学生进入这些专业。


图源:OECD 报告


05

各国留住国际毕业生政策差异明显


除以上内容外,考虑国际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机会同样至关重要,因为能否在完成学业后留下来发展就业,往往会影响他们的留学决策。


除了影响国际学生流动的趋势,获得就业机会和长期发展前景还可以帮助东道国缓解技能短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各国在吸引和留住国际毕业生方面的政策差异显著,一些国家提供简化的就业和居留路径。


例如,加拿大的 毕业后工作许可(Post-Graduation Work Permit) ,允许毕业生留在加拿大最长工作三年,并提供获得永久居留权的机会。


类似地,英国的 毕业生签证(Graduate Route) 允许国际学生留英工作两年以积累职场经验,而德国则为非欧盟毕业生提供18个月的求职期。

然而,也有一些国家的毕业后就业和居留政策相对复杂且限制较多。


例如,在法国,外国毕业生可以申请工作居留许可,但手续较为繁琐;美国则对工作签证设有配额和时间限制,使国际毕业生进入当地就业市场的难度更大。


除了签证和居留政策,许多国家还提供财政支持和职业发展计划,以帮助国际毕业生更好地融入就业市场。 例如,澳洲和新西兰设有实习和带薪合作项目(co-op programmes),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 部分国家针对医疗、工程、信息技术等高需求领域推出专项计划,以吸引相关人才。 例如,德国的蓝卡计划(Blue Card)和丹麦的快速通道签证(fast-track visa)有助于填补当地劳动力短缺,凸显了国际毕业生对当地经济的积极贡献。


来源: OECD官网、留学咖啡馆

编辑: 李嘉祺
终审:姜乃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入驻光明网、网易、腾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各大平台

联系我们

后台私信联系留学君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10-67071542

推荐阅读

涨疯了!耶鲁、杜克、布朗官宣加入「9万学费俱乐部」,中产家庭的钱包瑟瑟发抖......

史上最严手机禁令!比尔盖茨的警告成真了

重要!剑桥大学宣布成立新学院,“AI+”专业文理通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