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朵妈陪娃
我是朵妈,曾有三年的美国儿童教育求学经历,与美国专家共同研发0-7岁儿童的益智教育课程,对美式教育有深刻认知。朵朵1岁开始就实践了300多个游戏,在幼儿班表现出超强的创造力和动手力。跟着我学习美国先进的教育方式,一起高质量陪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朵妈陪娃

“妈妈,我要打死弟弟”,老大一句话,揭露二胎家庭的残酷真相!

朵妈陪娃  · 公众号  ·  · 2020-01-16 07:37

正文



不知道有多少宝妈有这样的感觉,生老二的时候想的很美好,有了孩子以后才知道,家里多个孩子不是1+1=2这么简单!


当妈妈的需要付出双倍的精力就不说了,最怕的就是两个孩子根本没有办法和谐相处,只要凑在一起就是鸡飞狗跳。



朋友曾经吓得惊慌失措地来告诉我:


“7岁大宝对她说,要打死弟弟,怎么办?”


原来朋友总觉得老二还小不懂事,在处理双方矛盾的时候会偏向老二,跟老大说:


“弟弟小,你就不能让着他?”


再加上精力有限,有时候难免忽视老大,所以造成今天这样的情况。


“真的让人想不明白,明明应该是最亲的亲人,为什么他这么仇视自己的弟弟。”


朋友难过地说。


老大是真的仇视老二吗?


或者 他仇视的是咱们当父母的对于两个孩子的区别对待,只是把这种厌恶延续到了自己的亲手足上了。


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成了无数二胎家庭共同的难题!



的确,老二出生之前,老大一直在家独享着来自全家的关爱,突然家里来了个人,什么都没有做,哭两声就能抢走所有人的注意力,让他心里怎么能没有一点想法呢?


英国儿童行为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 即便1岁孩子,也会对家里出现的其他孩子产生敌意。

再加上家里处理俩娃矛盾的时候,总是会有偏颇,所以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才会一路升级。


怎么办呢? 难道两个孩子之间真的不能和平相处了吗?


当然不是。


你看我家这两个,一天到晚腻歪的不行,有时候我这个亲妈也难以插足啊!



那么究竟要怎么做呢?




两个娃能不能和谐相处其实跟父母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手心手背都是肉,帮哪个好像都不行。


有时候当妈的介入反而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让他们自己解决也不失为一种公平。


遇到两个娃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不妨先听听他们各自的说法,再来评判也不迟。




在决定生弟弟的时候,我和朵爸几乎是不厌其烦的告诉她,即使有弟弟或者妹妹,我们一样会爱她。


二宝还没生下来之前,经常带她和弟弟说话,让她摸摸肚子,提前给姐弟俩建立感情。


弟弟出生以后,我甚至花费比以前更多的精力在朵朵身上,每天无论多忙都会抽出至少1个小时陪陪她,听她说今天发生了什么,给她读睡前故事。



有时候我也会让她参与到陪伴照顾二宝的活动中,即使她做的没有那么好也没关系,尽量多给她鼓励,培养她当姐姐的责任感。


当然,二宝长大以后我们也要教会他们尊重和爱老大,只有这样两个娃才能做到真正的和谐相处。




游戏一定是促进两个娃关系最快也最好的方法,再多的矛盾只要玩游戏也会消除干净。


如果你家没有两个娃,或者两个娃关系好得不行, 这些游戏也非常适合春节回老家的时候,让孩子们聚在一起玩。


毕竟带着娃走亲戚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一堆孩子聚在一起玩稍有一个不留神,可能就会引起一场大战。


话不多说,快点跟我一起来玩吧!


PS:因为弟弟太小,没有办法参与游戏,所以只能由我和朵朵两个人给大家演示了。



游戏人数: 2人以上

游戏道具: 纸杯、纸团若干

游戏玩法: 一只手将纸杯置于头顶,另一只手从桌上抓纸团向纸杯抛,规定时间内纸杯中纸团数量最多的获胜。



游戏人数: 2-10人

游戏道具: 纸箱或者纸箱拼接成的圆形

游戏玩法: 玩家排成竖排,进入纸箱滚筒内站好,游戏开始后步调一致从起点向终点前行。



游戏人数: 2人以上

游戏道具: 棍子或者雨伞

游戏玩法: 玩家各持一根棍子站成圆圈,根据口令同时放开手中的棍子,去接住上一个人的棍子,并且保持所有的棍子不倒。



游戏人数: 2人以上

游戏道具: 椅子、绳子、气球

游戏玩法: 玩家站于场地两边,由一边发球开始游戏,直到一方没有接到球。



游戏人数: 3人以上

游戏道具: 呼啦圈

游戏玩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