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不知道是哪的站点,突然间,我意识到我从没和我父亲真正地说过话,我们从未真正地交流过。”
——张明归
陌生环境给了张明归从这段血缘关系中偶然抽离的机会。他意识到正是这层血缘关系划定了他和父亲的距离。每天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彼此之间的沟通反而因此被省略。随后,这一瞬间的念头并没有随着旅途的结束消散,而是转变为了行动的动力,同时也为刚退学回家的他找到了电影的答案。
这个想法终于发展成了张明归的第一部短片《有人要去森林》—— 正是讲述了一对从未交流过的父子的故事。这部电影中使用的纪录与剧情相结合的影像风格,最终也都继承到了张明归的第一部长篇作品《镜像之城:虚构的家庭诗篇》中。
▲
《镜像之城:虚构家庭诗篇》片花
在这部作品里,他以独特的未来视角虚构了一部家庭史,从过往童年的记忆中汲取养料和素材,同时也以拍摄和不断重现的方式留住过去。儿时居住的房子即将被拆除,他决定在这个空间里留下曾经居住的痕迹,他和父母一起在其中将童年情境搬演,“在电影里,保存了房子的不同空间,就像是一种回忆。家是个很特别的东西,它在物理上承载着我儿时的回忆”。
而未来的部分讲述的是在2048国家即将被海水淹没之前,母亲独自的生活,由祖母扮演。
家人的全体出演成为了另一个层面的家庭叙事,他们在经由影像的方式建构新的家庭记忆,进行对当下,对过去甚至未来的存档。
▲
《镜像之城:虚构家庭诗篇》剧照
在张明归的电影里,摄影机不再是一昧掠夺或剖析的工具,而为家人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契机。相较于大多数家庭影像创作者,张明归鲜少在作品中直接揭露那些真实存在的家庭辛疾或陈年往事。
相反,那些不论是他经历或者没经历过的,都作为他回忆的一部分,在电影中以再现的方式表达出来,编排进半架空的家庭史中,成为他书写这个家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材料。再现和架空为沟通提供了充足空间,规避了直接观察剖析可能带来的伤害,同时也为再创作保留了余地。
这些再现的争吵、欲望或经济困境,都来自于张明归儿时的记忆和感受。公开展示这些家庭的艰辛看似在剥削父母和自己的隐私,但实际上却是家人之间沟通的证据。
由于张明归的父母在影片中扮演自己,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在单纯的亲情之上,叠加了导演与演员的专业关系。这份专业性,像那晚的车站一样,给张明归和父母都提供了一个抽离的视角,去思考和回忆当时的场景。
而作为非职业演员去表演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场景,父母与张明归在拍摄过程中也经历了漫长的交流。
▲
《镜像之城:虚构家庭诗篇》剧照
家庭影像展&张明归专访精选
家庭影像展:拍摄这部电影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明归:《镜像之城:虚构家庭诗篇》(以下简称《镜像之城》)承载着我的家族历史和童年记忆,这也是我在拍电影中最关心的事情。拍摄的原因是我想捕捉他们的形象和声音。在这部电影中,他们的外表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部纪录片。想让他们永远活在电影里,这是一种永葆青春的方式。现在他们老了,房子也不见了,但一切都在那里,成为记忆。
而且拍电影的过程让我们更加亲密,这是一种增进彼此了解的方法。
家庭影像展:影片中您以对未来的虚构重访童年的记忆,如何看待影像中纪录和虚构的关系?
张明归:我没觉得纪实和虚构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处理的方法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是所有元素是否有整体性,《镜像之城》就是如此,关于未来的虚构部分和关于我父母生活的部分,都是自我投影和对生活的感悟。无论如何,我的影片都是基于观察,观察本身对我来说就是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存档。拍电影就是试图将即将消失的东西存档。
关于那些无法拍到的过去的事情,比如当我还是个孩子时,他们总是吵架,总是想离婚。我就用画外音重现这些场景,用直接观察和旁白讲述过去和未来的故事。创作上的自由也让我不害怕使用另类的方法,这种自由也体现在黑白画面上,因为大部分情况下,黑白画面属于过去,但在这部电影里,黑白关于未来。
▲
《镜像之城:虚构家庭诗篇》剧照
家庭影像展:您如何看待记忆和电影的关系?
张明归:当我还是个年轻的电影人时,时常感到空虚。但这种时候,我们还有回忆。当我们拍电影或做艺术时,总是要从某些地方开始:有些人从想法开始,有些人从故事开始。而我选择从自己的回忆开始,因为这是对我来说最可行的一条路,拍电影对我来说也和记忆有关,是个冥想的过程,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
《镜像之城》之前的短片是我理解自我身份的探索过程,包括思考我从哪里来,我的家人,我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我变得更强大了,因为当我们不了解太多时,我们只认识一部分的自己,而认识家庭则更难得,包括父母和童年。所以通过制作关于个人记忆的电影,我获得了一种勇气,能够回到童年和不美好的记忆中,比如父母吵架闹离婚的场景。
对我来说,回忆像是一条河,我现在仍在回忆中游泳,即使这个过程是困难的。
关注家庭影像FamilyLens视频号
家庭影像展:您拍摄的影片几乎都是关于家庭的,您如何理解家?
张明归:我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但在我的电影里,家庭总是有人缺席。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只看到了父亲和儿子;在另一部电影中,我们只看到母亲和儿子,大多数时候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我认为讨论家庭非常有趣,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过一些关于家庭的重要话,他重视家族故事和家族史。我不记得具体的内容,但他好像说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与我们的家庭有关。
我想把我的家庭故事带给观众,让他们明白家的故事更多的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采访/撰稿:朱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