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第二季前几天播出了最新的一集《往事只能回味》,聚焦了一个庞大的老年病群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播出后马上上了微博热搜。虽然我不太敢看这部要“从头哭到尾”的纪录片,但还是忍不住去看了。
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里,有一个被称为“老年病房”的地方,这里面的老人,大部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
他们会逐渐找不到自己的床,会用牙膏给亲人打电话。
会怕忘记自己是谁,把一辈子整理成24本相册,在背面写上字,来回翻看,但仍然认不出自己。
一个病人家属说,
“除了阴阳两界,还有一个世界,还有你奶奶的世界 ”。
在这个世界里,有一个疯狂的橡皮擦,把记忆变得空白、错乱,把孙子当成儿子,把弟弟当成老伴儿,可是当儿子或者老伴儿站在面前的时候,他们却认不出来。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化性的疾病,对这个病,很多人的理解就是健忘、失忆,但其实,这是一种比癌症还难攻克的疾病
。病人会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出现精神、行为失常,给自己和家人都带来漫长的痛苦。
很多病人会因为褥疮、骨折、肺炎等等并发症或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而死亡。
老年病房的主任医师李霞说,“每一位认知障碍的老人背后,都有一位隐形的焦虑病人,那就是他们的家人。”
纪录片里的付刚,在患病的父亲面前努力维持着笑容,但是离开医院,这个东北大汉只能在小酒馆里借酒浇愁。他的女儿今年要高考了,父亲又需要长期的照料,“人就像一根蜡烛,两头都在烧”。
因为我的父母年纪也不小了,所以看完这集纪录片之后,我
就去认真查了
阿尔茨海默病的资料,结果令我吃惊。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字,原来离大家并不遥远。
在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
每9个人里面,就有1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每3位去世的老年人中,就有1人曾经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类型的痴呆。
而中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灾区,患者人数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同时也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
,2010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就达到了569万。
阿尔茨海默病一般在65岁以后发病,
但现在它的发病年龄在提前,呈现了年轻化的趋势,有人三十多岁就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
这种疾病,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治疗,能大大延缓病情的发展。
在《人间世》这一集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阮怀恩的妻子吴开兰,在很早期的时候,通过一个细节,发现了丈夫的不对劲:他烧了一个汤,忘记了,又烧了一个汤。
医生说,能这么早发现,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后的平均寿命是3到9年,因为发现的早,阮怀恩活了15年。
但实际上在中国,只有21%的患者得到了规范诊断,大部分病例都被误认为是自然老化现象。
有很多老人都是在发生了“走失”这一类严重的情况之后才去就医,而这时,病情往往已经很难控制了。
其实阿尔茨海默病在早期就有蛛丝马迹可循,比如说,记忆力减退就是最早期的症状之一,但常常被误认为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那么阿尔茨海默病可能的症状与正常的“健忘”有什么区别呢?我根据在美国医疗健康信息服务平台WebMD上查到的信息,
给大家总结了一下需要引起注意的情况。
除了记忆力减退之外,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还有这些:
视觉能力下降,比如找不到书的下一行;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下降,怎么都学不会很简单的事情,比如使用遥控器;
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时间延长,比如洗澡要洗很长时间、停好车之后半天不出来;
情绪改变,变得冷漠或者焦虑、不愿出门;
没法完成简单的计算;
做反常的事情,比如反常地乱花钱。
在看相关的论文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种用来筛查早期老年痴呆症的测试,叫
“画钟测验”
。
这个测试非常的简单,但在筛查早期老年痴呆症时,有很高的灵敏度,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
让老人画一个钟表盘面,把表示时间的数字写在正确的位置,然后告诉老人一个时间,比如2点45分,让老人画出时针分针的位置。
当然,最后的诊断,还要依据很多其它的方面,但是这个测试,可以帮助我们在家里进行初步的筛查。此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测量表(MMSE)也是很常用的老年痴呆筛查工具表,在网上都可以搜索到。
(参考资料:《阿尔茨海默病常用神经心理测验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在这一集的《人间世》里,有一个细节让我非常感慨,阮怀恩的女儿在发现父亲有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之后,马上带父亲去了一趟巴厘岛,她说这次不去,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这些照片对于阮怀恩一家非常的珍贵。那个时候,他还可以对着镜头,开心地比出这个手势。
而后来,他什么都不记得了,丧失了语言能力,流泪是他唯一的表达方式。
我想起有一段时间,朋友圈流行给孩子做照片书,但是却很少看到有人给自己的父母做。我们带孩子去很多地方旅游,拍很多照片,却很少和父母一起去。
而其实,记忆对于父母而言,更为珍贵,因为它可能随时被时间或者疾病偷走。
我们所拥有的,并没有想象的多
。
这篇文章,与育儿无关,但在我发现
阿尔茨海默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时,真心希望提醒更多人了解到这病不是人自然老化的情况,是可以早发现早治疗的。和父母沟通时,多留心一些细节,可以帮
我们在疾病早期发现端倪。
以前我总觉得陪父母的时间还长着呢,所以虽然会有陪他们多出去走走的打算,却只去过一次桂林的clubmed。我说要带他们出去玩,却一直被别的事耽误着没有行动。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就给六姥爷打了一个电
话,让他赶紧把护照办了。多带父母到处去看看,给他们也做一些照片书,别总是在等“有时间”,因为时间也许并不会等我们。
此外,咱们对父母也可以更宽容一些。一些老人的爱好,比如广场舞,唱歌、下棋,甚至打麻将,是可以帮助预防老年痴呆的,咱们可以给更多的一点支持。而且,就算不会预防疾病,多个爱好多点寄托总是好的,咱没必要在意那个爱好是否高级。
多给父母一些快乐的回忆吧。多关心他们。别让父母的记忆,无声无息地就被偷走了。我们所拥有的,并没有想象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