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壹号收藏
壹号收藏公众微信,将为您提供最新、最全、最快的投资收藏资讯。我们将不定时邀请业内专家、收藏家在线和大家分享交流!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壹号收藏

关良:熟练不等于艺术

壹号收藏  · 公众号  ·  · 2020-01-28 12:03

正文


关良(1900—1986)字良公,生于广东番禺。1917年赴日本学习油画,1923年回国,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擅长中国画、油画。


《关良 画语录》

基础功夫花它几年的时间总是可以解决的。 但真正在艺术上有所创新,却并非易事。


回国以后,我时常在想,中国人学西洋东西,总应该跟自己民族的东西慢慢结合起来,对自己民族的艺术也要尽多地了解。 譬如音乐方面,我在东京也曾学过提琴,白天学画,晚上请音乐老师教琴,学了好几年,


研究过一些名曲,听过许多名家演奏,所以对西洋音乐有一些了解。 回来以后,我改学民族乐器,对传统的戏剧、诗词、绘画,我都很有兴趣,结交了不少这方面的行家。 特别对京剧,爱好至深,教课之余经常跑去看戏,一边结合速写,之后又跟着学唱、学拉琴……


欧洲近代和现代的许多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许多人在画面中追求比较平面的效果,如马蒂斯便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家。 毕加索在处理对象中“面面观”的方法,也与中国传统观念吻合,中国画论中早有“面面观”主张,画石、树、山,合为一体,道理是一样的。


欧洲艺术中许多原理和方法,我们老祖宗是早有的。 夏加尔不受时空观念的束缚,把互不相关的东西构成一个画面,属于另一种艺术思路,这个跟中国人在画面里表现梦境是一样的。 明清许多绣像、版画作品常有这类题材。 可见文化艺术总是相互影响的。


学画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对于学到的东西要加以消化,逐步变成为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画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学的东西很丰富,但又不易看出原来的痕迹,便能够创造自己的风格。


有的人学习苏联的马克西莫夫,不少人以学得像而沾沾自喜,实际上马克西莫夫他所生活的环境接近寒带,色彩关系跟我们国内就不大一样,所以不好照搬; 同样,学凡·高照搬也是不对的,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所以无论如何学他也是学不像的。


熟练不等于艺术。

作画要恰到好处,很生,抑或很熟,都是毛病。 要使作品居于这两者之间。 到处都到家,不解决问题。 生还可以补救,所以宁“生”一些。


艺术永远离不开创造,传统就是因为有了创造才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传统绝不是如有些人所理解的那也,是一成不变的几个公式,不是的,时代无穷尽,艺术当然也无穷尽。

责任编辑:既白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