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报
做报纸,也懂互联网,这里是《IT时报》(IT Times)微信版。作为上海一份IT类周报的新媒体产品,这里汇聚了关注全球IT业的魔都资深IT记者。我们追求原创独家新锐,以及读视听多种表达方式。ps. 使用IT产品有问题?留言与编辑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飙涨118.57%!一天一个价 ·  昨天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飙涨118.57%!一天一个价 ·  昨天  
流媒体网  ·  IPTV / ... ·  2 天前  
流媒体网  ·  IPTV / ...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黄仁勋首度回应DeepSeek冲击 ·  3 天前  
现代快报  ·  黄仁勋首度回应DeepSeek冲击 ·  3 天前  
福州日报  ·  DeepSeek,又发大消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报

别落下9.4亿网民之外的中国人

IT时报  · 公众号  ·  · 2021-01-04 18:58

正文

此篇为《我和我的2020》十部“电影”之第四部
《遥不可及》


《绿光》(节选)

期待着一个幸运

和一个冲击

多么奇妙的际遇

翻越过前面山顶

和层层白云

幸福在哪里

触电般不可思议

像一个奇迹

划过我的生命里

不同于任何意义

你就是绿光

如此的唯一


第4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4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9.32亿,同比分别增长8535万和8555万。


庞大的数字看似无边无际,但互联网在向前无限延伸的过程中,仍然在探索遥远的边际。


有人仍被排除在这9.4亿数字之外,有人依然生活在数字化商业的荒漠,有人举起手里的数字化设备却换来手足无措……网络还会温暖更多人,也有更多人在网络中寻找温暖。


互联网之光照射之地没有《遥不可及》的梦想。

第一幕

用直播带走贫困

场景:四川木里、青海湖畔

2020年5月,天虎云商木里专场迎来了一场“县长直播带货”,松茸、黑木耳、羊肚菌、老树核桃油等木里特色农副产品通过手机屏幕走出大山,3小时直播,超过700万人观看,累计销售额80余万元。


尝到了甜头,木里企业纷纷加入直播带货大军,木里县还特意请来了专业人士为他们培训。“哪个企业不玩直播,就out了。”副县长刘国萍说。


木里这个山峦重叠、河流环绕、牛羊满山的四川省西南县城,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2017年,木里被定为深度贫困县,2020年初脱贫摘帽。


曾经,木里人为了找手机信号,骑着摩托车漫山遍野地寻找;如今,木里县已经实现了“村村通”,4G和光纤宽带把信息化送进了每个村庄,木里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电商扶贫乡村振兴之路。


大山里,木里人的生活正在改变;与此同时,在2000公里外的青海湖畔,一个藏族姑娘用自己的双手抓住互联网递过来的橄榄枝。

扎西卓玛,她让埋头在青稞地里的村民抬头看到了另一种出路。她是青海湖边的“丁真”,是青海省海南州第一个藏族农民主播。

扎西卓玛,图源:采访对象

卓玛开始做直播,是因为一次女儿放假回家说:“我们老师在网上买东西,有一天网络肯定会干掉实体店。”


很快,她听老公说起,以前来青海支教过的一位老师宫海通,正在做淘宝直播。从没出过省城、甚至不会说普通话的她,竟然买了机票和老公一起去山东济宁向宫海通取经。


为了直播,卓玛从县城手机店花1100元买了一部二手iPhone 7,还拉起了当地人“上班才会有”的网线。


起初,卓玛的直播并未起色,甚至遭到了村民异样的眼光。直到镇上来了一个厉害的镇长,听说卓玛做过直播,就将一个电商扶贫项目放在她家,办起了青海湖周边第一个个体牦牛肉加工厂。


大家惊讶地发现,生意好的时候,卓玛直播间一天能卖出七八千元,抵得上有些村民一年的收成。


今年7月起,“卓玛那儿可以拿货换钱”的消息在十里八乡传开,村民们便络绎不绝地将自己挖来的虫草、黄蘑菇送到她的直播间来。


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挑选、清洗、烘干、包装,卓玛便揽下这些活,不忘一个个叮嘱:“你要采小的、不开伞的黄蘑菇,才能卖得上价钱。”


正式直播不到半年,卓玛已经卖出三四十万元的销售额,但她并不满足。卓玛说,帮村民挣到钱,让孩子读得起书是第一步。


卓玛正在帮助当地四五百户人家卖货。让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奶奶,提着牛奶、酸奶上门道谢,她的牙坏了6年都不舍得补,现在终于舍得花500元补上了。


“我想让和我一样的藏族妇女能有零花钱,不用买个卫生巾都要看丈夫脸色。”卓玛说。

扎西卓玛,图源:采访对象


第二幕

没有什么知识去不了的地方

场景:湖南省平江县板江乡、四川木里


让孩子们都读得起书,在卓玛的家乡、木里以及其他很多偏远山区,曾经是一种奢望,现在也并未完全实现。

图源:采访对象

如今,木里早已开通光纤宽带,连上了IPTV,孩子们通过“童悦工程”,可在IPTV免费观看儿童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一套面向6岁以下孩子设计的幼教生态平台,从上海电信飞向了木里。


湖南省平江县板江乡小水小学,简陋的教室只有3排座椅,6个孩子正在参与“班班有读”全国儿童阅读活动,一起阅读《小艾多的世界》,他们渴望像小艾多一样,身边有爸爸妈妈陪伴。


2019年之前,平江县是湖南岳阳市唯一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小水小学是中国乡村典型的微型村小,全校只有68个孩子,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欧阳志颖所在的五年级共有6名学生,其中5名是留守儿童。


“欧阳志颖非常胆怯,记得上次体检时,胆小到无法指认视力表,今天她能上台并说出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小艾多很厉害,能跟爸爸很好地沟通,能将自己的烦恼告诉爸爸,并一起解决,这也证明她渴望有个这样的人陪伴自己成长吧。”2017年11月22日,小水小学校长兼6个年级语文老师的李勤写下了第一篇“班班有读活动记录”。


“班班有读”是由语文教育工作者陈金铭(阿牛老师)在上海发起的公益性在线阅读项目。


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面向全国招募带孩子共读整本书的语文教师,活动方提供完整的阅读教案、课件、策略、工具,并聘请名师和知名作家直播授课,在两周内,让全国数万名儿童一起,好好读一本好书。


3年来,已经陪伴120万小学生度过了美好的阅读时光。

陈金铭和参加“班班有读”的小学生,图源:采访对象

小水小学孩子们看的第一本书是《小艾多的世界》,这是一本从孩子小艾多视角出发、看成长过程中各种大问题小麻烦的书。


在和老师、同学按照阅读规划精读之后,书中那些不曾去过的地方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一下子在欧阳志颖面前立体起来。


欧阳志颖在这本薄薄的图书中受到了启发,每每和母亲视频,他们探讨的总是书里的问题,“留守儿童和父母的关系很微妙,孩子真正爱看书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书本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话题。”欧阳志颖的母亲回忆道。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把人带向远方……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


每期“班班有读”的推广活动,总以这首艾米莉·狄金森的诗开头,因为教育本身就是最平等的一件事,互联网只是流淌着知识的宽广河床。

第三幕

别落下1.57亿老年人

场景:数字化无处不在的城市

2020年8月底,一则新闻引发热议,哈尔滨一位老人因无法扫描健康码而被公交车司机赶下了车。

图源:网络

当疫情促进了线上经济,当AI客服取代了人工窗口,当健康码、人脸识别成为生活必需,又有多少老人被“赶下”了这个时代?


去年2月5日,王芬(化名)所在村庄的菜场关门,吃饭成为问题。


女儿从电商平台为她订了食物,这是她唯一一次感受到网络对生活带来的益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