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生的新冠疫情至今还在全世界蔓延,新的一年,对于防疫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牛年春节期间我再次品读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鼠疫》,有了许多和以前许多不一样的感受。
《鼠疫》全书约20万字,以奥兰城发生鼠疫事件为背景,描写为期十个月抗疫斗争的故事。
在我看来,《鼠疫》是荒诞讽刺性小说,同时也具有纪实性。书中贯穿着人与瘟神搏斗的恢弘篇章、生离死别的动人哀歌,彰显着强烈的艺术魅力。
1.
加缪著有荒诞讽刺三部曲,分别是中篇小说《局外人》、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剧本《卡利古拉》。和三部曲相似的是,《鼠疫》也具有荒诞讽刺意味。
小说借助对苦难、死亡与存在的思考,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推到极致,展现了人类反抗姿态与荒诞处境之间的张力,肯定了一种灾难之下奋勇斗争的精气神。
作者创作小说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人类面临巨大浩劫。在我看来,书中“鼠疫”或是法西斯势力的象征,“命运”“苦难”“信仰”“生死”“道德”等抽象观念,通过书中人物故事得到具象展现。
而对于个体来说,一旦进入荒诞世界,即使身体没有感染上疫症,心灵也会因为恐慌、猜忌、不安全感等“生了病”。
在书中,我看到了迂腐的神甫帕纳卢,他相信一切邪恶都来自于原罪,鼠疫是上帝对奥兰人缺乏诚实的惩罚。
这种空洞的宗教道德观,无法挽救奥兰城中居民,包括他自己。
《鼠疫》充满了哲思,作者细腻地描绘了鼠疫发生时奥兰城中的人间百态,同时借鼠疫隐喻了人类的普遍灾难,并试图从中找寻应对难题的良方。
书中写道:“普遍的沮丧情绪,绝望的心态,比绝望本身还要糟糕。”对人类来说,鼠疫是灾难,也是救赎,告知世人人生如同天气,暴风骤雨随时袭来,与其懊恼伤痛,不如找地方避雨,或者直接在雨中狂奔。
《鼠疫》同时具有着纪实性,映照现实。奥兰城原型在北非阿尔及利亚,这个地方发生过瘟疫。小说是人类同传染病做斗争的一个缩影,通过客观笔调叙述了鼠疫给市民带来的病痛死亡。
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便是主人公里厄医生。他恪守职业操守,坚持维护市民的生命健康,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不遗余力地同鼠疫进行斗争。身处抗疫第一线,他不等化验结果出来,就果断采取防范措施。
在里厄医生的感召下,他的朋友组建志愿防疫队投身于对鼠疫的斗争。里厄的个人行动终于上升为集体行动,从而促进了战疫胜利。
里厄医生这种勇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令人敬佩动容。“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大难面前,正是一个个普通人的奋勇抗争,才使社会之船继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