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家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知名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聚集数百万优秀创业者、资深PE/VC、投资银行家、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专家学者等,致力于构建起资本、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生态服务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产品  ·  直播变现运营方案 ·  昨天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当你把下一个环节当作客户的时候,一切就顺畅了 ·  昨天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AI时代,产品经理的4项修炼,有用! ·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在相亲平台给钱就有“完美爱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家

2025,并购市场“开门红”

投资家  · 公众号  ·  · 2025-01-07 20:44

正文


作者 | FOFWEEKLY
来源 | FOFWEEKLY
2025年开年,一场涉及131.38亿港元的交易为新的一年揭开了序幕,这场交易的主角包含了阿里巴巴和德弘资本。

一笔大并购来了

阿里巴巴联手顶级PE,一笔大并购来了。
1月1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子公司及New Retail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公告显示,阿里巴巴将持续聚焦核心业务,提升股东回报。
根据高鑫零售最新发布的财年中期业绩,半年营收347.08亿元,税后溢利1.8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据悉,阿里巴巴首次入股高鑫零售是在2017年,2020年进一步增持后,高鑫零售成为其集团的并表子公司。
2023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新任CEO吴泳铭上任,确立“用户为先、AI驱动”两大战略重心,并表示将围绕这两大重心进行业务梳理,重塑业务的战略优先级。
时间来到2024年10月,高鑫零售发布公告,向市场告知有买家有意收购,一时引发行业热议。如今,这场关于“高鑫零售卖身案”正式落定。
对于阿里巴巴的这场 “缩水”退出,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正是阿里巴巴又一次优化资产结构、聚焦核心业务的战略举措,发展信号更加清晰”。
对于此次交易中的买方,大家也并不陌生。
资料显示:德弘资本,是一家拥有国际视野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其核心团队曾领导了KKR及摩根士丹利在亚洲的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在过去30年间投资了一系列在PE界具有开创性的项目,包括中国平安、蒙牛乳业、海尔、百丽国际、南孚电池等众多龙头企业。
有专业人士分析称:这次交易,不仅对参与方以及零售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为并购市场带来了重要信号。

“IPO信念”逐渐减弱

这两年,一级市场经历了深刻的调整。募资难、退出难、估值缩水等挑战使得许多VC/PE机构感到困境重重。
据FOFWEEKLY 统计的数据显示: 截至11月30日,中国VC/PE市场总募资金额达到了1.2万亿人民币,同比下降了24%,其中国资和政府基金占据了86.85%的比重,成为市场的绝对主力军;从退出事件上来看,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3388笔退出案例, 同比下降接近35%, 退出压力激增。
过去,国内一级市场主要依赖IPO作为退出路径,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监管政策的收紧,使得GP和创业企业不得不考虑新的出路。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功能,并购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快速壮大规模的有效途径,随着监管层的政策调整和鼓励,并购市场正逐渐成为机构寻找流动性的关键突破口。
根据FOFWEEKLY统计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开始,在退出类型上, IPO退出方式每年缩减,相反地,并购退出方式开始火热, 截止2024年9月份,并购退出占整体退出的39%。
去年和我们交流比较频繁的机构透露:“市场参与者对于IPO作为唯一退出渠道的信念正在逐渐减弱。从LP到GP到项目方,对并购的接受度和意向明显提升,甚至有很多LP主动向GP沟通并购退出策略。”
近日,投资界在其文章中引述了一位并购领域权威人士体感:“目前,70%的企业都在想着卖公司,有20%的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了”。
自2024年年初以来,"摆脱对IPO退出的依赖,开启‘应退尽退’模式"似乎就已成为众多机构关注的核心议题,而2025年,伴随着政策及市场参与度的提升,多位投资人预测“并购重组”将成为一级市场的新机会。
去年,监管屡次表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各地并购基金设立速度也愈发频繁。
2024年12月25日,陕西国资国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会暨并购基金发布会在西安举行,总规模50亿元的并购基金宣布设立;2024年12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培育集聚并购基金。引入专业赛道市场化并购基金管理人,吸引集聚市场化并购基金,符合条件的纳入股权投资基金设立快速通道。用好10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并购基金,设立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2024年10月份,北京亦庄首只并购基金设立,据悉,该基金由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物医药公司”)与康桥资本合作设立,总规模30亿元,将重点关注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机会;9月份,三重一创产业基金旗下首只并购策略基金成功设立,目标规模25亿元,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
并购重组的活跃吸引了更多上市公司的参与,据上证报数据显示: 截至12月24日,A股年内共有128家上市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数量同比增长20%。“并购六条”发布后,上市公司并购热情进一步升温。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并购牛股”接连冒出。有投行人士指出:“ 若市场对并购重组的预期持续存在,那么相关概念标的活跃将会得到持续提升, 这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资金流入二级市场,也对保持市场的整体稳定性起到积极作用”。
毋庸置疑,“并购”是2024年的年度热词,2025年仍将继续。


结语

在市场降温的背景下,并购被寄予厚望。但市场资金端更谨慎,对并购本身而言,也依然面临多方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面临挑战的同时,并购也将为一级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在多位从业者看来:“近两年,并购市场将会涌现大量交易机会,对GP而言,‘并购’将为机构投资退出带来更多确定性机会”。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退出渠道,并购不仅是解决一级市场募资和退出问题的有效手段,也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崛起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政策助推下,相信未来几年并购将成为一级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耐心资本的进入、机构投资策略的转型、市场环境的规范化,将共同推动并购市场的发展。

大型峰会回顾

投资家网·第十三届中国资本年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