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姜胡说
我姓姜,大家都管我叫大胡子。跨界疯人院院长。我是一名企业顾问,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一直在帮助企业改进产品和团队。姜胡说是我去年开通的私人帐号。在这里,我们只关注两件事:第1.如何帮助个人成长,第2.如何通过成长赚到钱。就这些,别的没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营养师顾中一  ·  不吃奶制品行吗?有完美替代品吗? ·  2 天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雅顿金胶、粉胶,到底值不值得买?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工信部:三家电信运营商已全面接入DeepSe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姜胡说

绝对干货!我是如何阅读的。

姜胡说  · 公众号  ·  · 2017-11-20 18:11

正文

正文共: 3021字 12图

预计阅读时间: 8 分钟


上一篇和大家聊的学习

这篇就和大家聊聊怎么阅读吧。


▍阅读地图

说到阅读,就两条线: 一横一竖。


横,

由三个步骤构成:

1、影像阅读

2、扫读+摘读

3、补读+精读


竖,

也由三个步骤构成:

1、放松

2、地图

3、目标


为此,我特意参照了这个领域最著名的三本书,分别是:

1、《如何阅读一本书》

2、《博赞学习技巧》

3、《高倍速阅读法》

有空大家可以翻来阅读,博众家所长。


先说一竖


一竖,其实是个“夹具”。

阅读前,做一遍。

阅读后,做一遍,顺序恰好相反。


大概是这样:

放松-->地图-->目标

-->开始阅读(影像阅读、扫读/摘读、补读/精读)

目标--> 地图--> 放松


放松


先别急着阅读。

不要为了阅读而阅读。

阅读之前,确保自己进入一个身心足够放松的状态。

静坐、冥想,

又或是几次深呼吸,

都可以帮助到你。




有一个最著名的方法,叫做 [橘子集中法]

想象手掌中有一个橘子,感受它的重量、颜色以及味道。

然后缓缓的将它放置在后脑勺上部15到20厘米的地方,安稳的悬停在那里。

轻轻的闭上眼睛,放松两肩,保持平静,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理想的学习状态。

然后慢慢睁开眼睛,享受阅读。


地图


你打过王者荣耀么?

没打过也不要紧。

一旦你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就会需要一份“地图”。

阅读也一样。


为你的阅读制作一张“地图”。

刚开始可能会很简单,只标注几个关键点就够了。 不要在一开始就进入细节,那会让你不知所措。 在影像阅读开始之前,这张地图是极其简单的。 到了扫读+摘读环节,增加一些元素。 补读+精读环节,细节会更加深入。

(逆向思维,可参照我之前 一篇如何写作的文章



自己动手绘制。

思维导图 很好,流程图也不错。

或者干脆用便签纸。


我个人喜欢用便签纸。

站在一个很大的挂板前,简单浏览一下前言、后记,翻翻目录。

感受一下作者在写这本书或者这篇文章时的意图。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展开的?

抓住那些关键点,将它们梳理成一张张单独的便签纸,摆放在一起。或路径图,或思维导图,都可以。



“山上”有哪些“风景”?

哪些是你一定要去的?

哪些即便错过了也不觉得可惜。

无关乎具体的工具,舒服就好。


目标


如何进行取舍呢?

这和你的目标有关。


阅读不是目的。

仅仅是手段。


你的目标是什么呢?

是PPT?

还是一份市场报告?

又或是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都可以。

它一定是具体的,可以量化的。


夹具


放松-->绘制地图-->确立目标。

这是每一次阅读之前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

否则,

你是因为什么而阅读呢?


阅读并非一个名词。

影像阅读、扫读+摘读、补读+精读,都是阅读。

无论哪种阅读,之前都需要做好这三个准备工作 。时间很短,但必须。


之后也是。顺序要倒过来:对照目标--> 更新地图-->放松。

是否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要不要调整?

完成或者是完善了“地图”的哪个部分?

一定要学会放松。让自己大脑得到休息。

去干点什么吧,或者什么都不干。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不阅读。


我希望你明白,

不阅读也是阅读的一部分。


再说一横



这一个横由三部分组成: 影像阅读、扫读+摘读、补读+精读

三者是递进关系。一步比一步细节。


一开始可能仅仅是一个梗概。

或者仅仅是有几张便签构成的草图。

之后增加几张标签,用不同颜色区分层次和粒度。

便签越多,颜色也越多。

用思维导图也可以。

一开始只有主干,然后是枝干,最后是叶子和果实。


影像阅读


什么是映像阅读?


想象你来自另外一个星球。

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地球,飞船上的补给只允许你在地球上停留一天。你需要在一天的时间内快速的对这个星球做出分析。

你会怎么做呢?深入到一个非常具体的细节中去?还是从整体上去观察这个星球 寻找到一些最重要的元素。水、陆地、森林,或者是美国,中国,欧洲……我不知道,这和你的目的有关。

我知道的一点是,你绝对不应该过早的进入细节。打两把农药,去优衣库买条裤子,在5号包厢唱首K,路过烤肉季的时候撸俩串……

作为一名地球人,我都觉得那样的生活好奢侈。



再举个栗子。

比如沃伦.巴菲特,你有一个和他共进午餐的机会。之前你对他一无所知。有人塞给你一份他之前演讲的PPT。时间很快就到, 你必须在五分钟之内消化掉它

你该如何阅读呢?

现在,用那个方法阅读你眼前的这本书。


这就是我要介绍给你的方法: 影像阅读

将整页内容摊开,像拍照一样将它摄入到你的大脑。

每一页都是一张图像,不是逐行追寻每一个词汇的意思。尽量看到书页的边框四角,不要将视线聚焦在文字上,留意页面和行间的空白。想象一下书的两个对角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相互交叉的X形。

不需要阅读到页面里的文字,只需要对这一页留下印象就好。


保持稳定的状态,有节奏的翻页。

大概需要几分钟, 像阅读PPT一样,翻阅完整本书


你的大脑会在潜意识中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这本书大概是关于什么的?

我是否应该继续阅读?

它能给我带来哪些帮助?

还记得那个夹具么?目标、地图、放松。


你可能回答不了什么具体的问题。

千万不要内疚。

影像阅读不是让你回答问题的

它会在你的潜意识里建立一个钩子。

虽然很浅。

但或许某一天,聊到某个话题时,隐约会有一种感觉,在哪里?似曾相识。

这就够了。


扫读+摘读


不要直接阅读,学会停顿和留白。

扫读+摘读与映像阅读之间有一个间隙。

每次阅读之间,都有一个间隙:放松、地图、目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