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爱书人都懂的读书三余法。
所谓“三余”,是指,“冬者,岁之余;
雨者,月之余;
夜者,日之余。
”
今天陪拉迪读书的时候,我看了路总的《集邮》。
想起来自己小时候集邮的往事。
那会儿的自己还是怀着各种新奇去追寻新鲜事物的。
集邮这项活动就被我当爱好一样重视起来了。
我拆了父亲积攒了的几十封家书和同窗书信,搜集到了二三十张邮票,视若珍宝。
父亲知道我这个爱好后,周末回家偶尔也会带一两张风格不同的邮票。
就如同他知道我喜欢看周末版的《滨州日报》,那里面除了新闻,还有五花八门的奇趣杂谈。
为此,我还做过很长时间的报贴。
那都是小学的事情,进入初中我就很少再去做这些了。
报纸也还是看的,邮票看到喜欢的也会保留,但不复有曾经的执着,为了得到而大费周折,或者处心积虑的为了做而做。
我曾经爱过的,那些爱过我的人和事,都在因缘际会后远逝而去了。
我学会的只是要珍惜在一起的时时刻刻。
不念往昔繁华竞逐,不期未来富贵可依。
想起来,有一天晚上,我说:如果人能活得足够长。
。
。
后面的那句“见多了生老病死,繁盛衰败又繁盛,就不会在不值得的事情上计较了”还没有来的及说,队友就抢答了,他告诉“就会发现我们最终都是一粒不起眼的尘埃。
”
虽是尘埃,那些曾经生起的欢喜和为之动容的努力,就像一束阳光投射在心里,在某个无聊的阴雨陪读天,会因为曾经经历过,跟别人的故事一起共鸣。
这就是爱的传承和爱好活动带给我们的内在力量吧。
与集邮相关的人和物事,就如同雕刻进石头的烙印,时光老去后,我们依然会忆起曾经的点滴。
邮票,父亲和故事,再一次泪湿眼眶。
所以,我们将会把这份带着爱和希望的陪伴传承给孩子。
作者:
叮咚丁董
集邮已进入到信息化、互联网时代,人们最先看到的变化就是可以足不出户,在邮政网厅预定新邮、在各大平台网购邮票,电商交易也成为现今邮票邮品交易的重要形式。然而,“网络集邮”并不仅局限于电商形式,还应包含电子邮票目录、网络邮集、网上邮市、网上鉴定、网络邮展等一系列与集邮活动相关的服务体系,使网上集邮富有趣味性、实用性。
当前,我们可以看到邮
来邮网APP上的电子邮票目录、远程鉴别、交易买卖等功能在集邮圈广受好评,它不仅限于邮票信息、价格行情的查询与邮票的线上交易,还增加了交互功能,让互联网更深入的渗透到集邮中,让邮迷在“互联网+集邮”的大趋势下,感受到更真实便捷、高效的集邮体验。
在应用市场下载“邮来邮网APP”后,可以在“中国邮票”版块中查询邮票信息与价格走势,这个电子邮票目录沿用了官方邮票目录的形式,让集邮者不会有陌生感,同时,提高了邮票查找效率,并且可以随时查看邮票实时价格。
另外,增加人与目录的密切互动,在看邮票目录时随手勾选,就能创建个性化网络邮集,可在“我的邮集”中随时查看,也可操作一键鉴定或售卖,实现科学整理邮票与邮票资产虚拟管理。
集邮需要慧眼与知识积累,邮票的真伪一直是邮迷或投资收藏者的困惑,如果把邮票的鉴定工作搬到互联网之上,那会怎么样呢?
邮来邮网APP上线远程鉴别功能,分为专家鉴别和自助鉴别两类,用户可上传邮票高清图片,进行智能比对及享受专家人工鉴别服务。可以确定邮票的真伪、品相、价值,为邮迷解惑。
邮来邮网自助鉴别所提供的简单便捷的拍照识别功能,是基于AI人工智能技术和权威全面的邮票图片数据库做背书,您只需要用手机将邮票拍个照,就能“秒级”告诉你邮票钱币的名称、志号/冠号、发行年代等基本信息。
不难看出,“互联网+”的全新邮票鉴伪模式,实现邮票鉴伪数字化,为集藏行业真伪混杂、鱼目混珠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线上解决方案。
以往我们看到的邮票线上交易,只是单纯的买邮票的商城,其实这只是线上交易买卖的一小部分。
打开“邮来邮网APP”后,可以看到一个多元化的线上交易买卖平台,涵盖委托买卖、自营商城、淘邮票、拼销等内容。
在“委托买卖”版块,企业和个人用户可以在这里发布委托买和委托卖的信息需求,通过平台的撮合交易服务、商品鉴别服务,托收货款等服务,最终实现交易双方的产品交割。
在“特色专区”版块,用户看到的是一个自营商城,在这里买到邮来邮网发行的各类邮品、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