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忽悠
对意见领袖、辩论手法和热点文章进行剖析,介绍媒体和个人怎样运用网络舆论和逻辑诡辩忽悠观众,以及如何识破欺骗性论述。有时还会贴些比较靠谱的权威作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忽悠

拜登是个什么样的人?

忽悠  · 公众号  ·  · 2020-11-09 21: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美国大选前,热文通常是选情预测。我曾见某著名人士的一篇号称大选前瞻,预测总统结果的胡说八道,拿到了接近20万元的付费阅读,好羡慕。说真的,看他瞎掰还不如看我瞎掰,至少我能把结果说对。

大选后中文圈里,相关话题将由两类文章主打,一类是“特朗普还有希望”(从法律、政策、舞弊等角度讲),另一类是“告诉你学渣拜登如何励志逆袭”(从口吃、亲人亡故、多次败北等角度讲),这两类文章大多是营销号利用你的心情割你韭菜。前者以谣言阴谋论和胡说八道为主,割红。后者以抄袭洗稿王浩岚的作品为主,割蓝。我就不劝大家什么了,反正你们看见那些标题,手还是会不受控制的点进去的不是嘛。

本次美国大选的最终结果已非常明确。拜登入主白宫,共和党预计大概率拿到参议院51-52个席位,民主党拿到众议院微弱优势。这形势大家应该很清楚:跛脚总统。意味着假若共和党的行为和2010年之后相似,那不会有任何重大政策改变。考虑到当前两党极化远甚于2010年,大概率会这么演变。对这种情况,华尔街当然很喜欢,但双方的铁杆选民估计都不满意。


绝大多数中国人,在大选之前,对拜登是没有任何了解的,顶多在大领导们的握手会上听过他的名字。唯一可能回想起来的印象,就是他2011年,在北京吃炸酱面的娱乐新闻:


这应该是他大选年之前,唯一一次登上微博热搜:



虽然是摆拍,但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位非常入镜的啤酒大叔,真的是当地居民,不是警察。后者着便衣坐另一桌。



我还留了几张从来没有在媒体上发表过的现场照片,让大家知道我也是个有底蕴的人



虽然拿到了总统,但我不认为拜登能在主政期创造什么奇迹。事实上,作为布隆伯格的粉丝,我在7月份以前,从来就没有看好过以“平庸”、“平淡”、“无聊”为标志的拜登。他在民主党初选中的前期表现也和我预测的相符。


在一次极其混乱的初选中,拜登以13.5%的超低支持率,微弱优势拿下了初选首州爱荷华。但到了新罕布什尔,他颓势尽显。而被华裔民主党支持者亲昵地称为补丁哥的印第安纳州南本德市市长Peter Buttigieg,则意外拿到了首位,拜登只得票8.4%,在候选人中仅排第五位。第三站是内华达,蓄势已久的进步派大佬桑德斯以绝对优势后来居上,拿到了高达40.5%的初选得票率,成为党内呼声最高的领袖,而拜登虽略有反弹,也只拿到了18.9%。民主党建制派的各路拥护者们,以及助选的工作人员,当时都在考虑和讨论,是否转而支持中途入场、广告打到每天全美国能像追电视剧那样看,拥有无限金钱外挂,政务能力也不俗的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


然而,初选第四站,南卡,非裔民主党教父级人物,众议院多数党党鞭,吉姆克莱本,亲自为拜登站台背书。他对各社区领袖的演讲很简单:“拜登,他是我们的朋友!”。于是,拜登在这个非裔选民聚居的州,突然强势崛起,拿下了48.7%的票,远超桑德斯的19.8%。补丁哥、克洛布查等对手退选转而给他背书。初选中领头羊的聚集效应由此产生,他顺势爆发,赢下了接下来超级星期二里14个州的10个,领先优势在一天内便不可动摇。创造了民主党内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南卡大逆转”。大势已去的沃伦和布隆伯格很快退出了竞争,而最大的对手桑德斯,也只坚持了短短两个星期。



图:“南卡大逆转”,是2020年民主党初选最著名的一幕。在南卡州,党内人心转变异常迅猛,民调做了个漂移都来不及。


这着实令人难以置信,但事已至此,民主党内的每个人都慢慢转弯,去支持拜登。但拜登的竞选让人看着着急,在民调领先很多,有望逆袭红州的情况下,他的整个行程依然长期停留在锈带三州,即威斯康辛、密歇根和宾州,且只是深入社区和当地各机构的领袖交谈,不搞大型集会,没有任何声势。被特朗普嘲笑:瞌睡乔、地下室竞选、集会没热情。我也一直坚持认为,不谈政策和立场,拜登在大选中的可选性(electability)不及桑德斯和布隆伯格。


支持者们在各个群里天天向民主党竞选支部建议拜登去德州、佛州、亚利桑那、佐治亚,北卡,打下一场大胜,不要整天在宾州这旮瘩跑。我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但最后的选票情况告诉我们,拜登保蓝墙赢大选的策略稳重、清晰、有效,他头脑清醒,形势把握精准,令人刮目相看。


这就是他打破我预期的两次行动,应该说每一次都最终证明他是正确的,也会让我对他的评价台高一点。


尽管看起来形势比人强,美国极化程度至此,拜登这四年预计将无所作为。但我不知道他主政时是否还会打破我的预期,比如突然间他的政治能力堪比林登约翰逊?

和含着银汤匙出生的富二代特朗普不同。拜登这个人生于底层蓝领家庭,他出生时父亲正长期失业,后来成为一个二手车推销员,勉强养活了全家。他的旧宅大家前几天应该见过了,就是典型的美国下层中产。



图:拜登在宾州斯克兰顿的旧居门口接受采访


拜登从小有口吃的缺陷,他的大学不亮眼,人也不够聪明,学习成绩基本上徘徊在中下。好不容易奇迹般地选上联邦参议员,妻女却在购物中意外死于车祸,两个儿子身受重伤。他怀着悲痛在医院里宣誓就职,为了照顾家中孩子,每天坐90分钟火车上班,持续十几年。他是奥巴马多年的政坛副手,没有存在感。如果让他的政敌和朋友们给他一个评价,那就是老实人或者老好人。这种性格非常无聊,媒体和选民都不怎么感兴趣,只有爱玩的女人找接盘侠的时候才会看上几眼。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参议员,连任36年。他同时也是最穷的参议员之一。为了治大儿子的脑癌,在副总统时期一度需要卖房还债。直到2017年退休以后,才靠写书和演讲赚了1000多万美元。

这就是为什么竞选末期,对面疯狂扔出来的各种谣言阴谋论丑闻,对他的支持率撼动有限,没有重量级的大佬和媒体愿意出来黑他,这些真假掺杂的材料也就很难传出特朗普的粉丝圈。中文媒体自媒体会传他2017年收10亿美元之类的丑闻,但英文媒体了解底细——人家当几十年参议员、副总统大权在握的时候不捞,2017年辞职成为平民以后反而有人来送钱?倒是“瞌睡乔”“老年痴呆”这种称呼更有杀伤力。包括民主党自己的助选成员在内,虽然知道拜登演讲不差,但网络舆论如沸,众口铄金,搞到他们也整天担心拜登掉链子,直到第一场总统辩论之后才松了口气。


如果你对其履历读得足够仔细,就会发现上面这段叙事里有一个巨大跳跃。他家庭不行大学不行成绩不好,为什么会“突然奇迹般地选上参议员”呢?如果你了解更多,会知道他是击败了老牌强劲的伯格斯议员当选,由于民主党无人愿意和伯格斯对垒,所以他上了、赢了。


原因是,他虽然什么都不行,但正是如此,他喜欢和人交流,和人聊天,而其履历又给予普通人亲和力,这能够打动基层选民。他和妻子孩子每天跑各个社区敲门,一个个说服对方,让选民们投自己的票,最终完成了逆袭。



图:拜登和当年一起扫街拜票的亡妻内莉亚一家。2020年大选之日,特朗普依然在紧张地给支持者讲话、打气、发推。拜登则和家人去了特拉华亡妻与英年早逝的大儿子的墓地扫墓。


拜登和奥巴马正好是相反的两级。奥巴马这种人,自小履历光鲜,成绩亮眼,说话滴水不漏,华丽缜密的演讲稿可以直接放进教科书,在他眼中,天下唯我最聪明,你们这帮政客全傻蛋。他哪怕客客气气和你交谈,你也能体会出那股子傲气。最终会拜服在他的演说才华下,颤抖着双手含泪送上选票。希拉里几乎是奥巴马的翻版,也是奥巴马属意的接班人,他把自己的全套竞选班子送给了希拉里,而不是勤恳低调跟了自己八年,关系也特别亲密的副总统。然而,相比奥巴马,也许希拉里的能力可能更强,但她缺乏打动选民的魅力,所以普通人很难喜欢她。在总统辩论时,她面临特朗普的挑衅,更多地是给予高傲的冷笑,但最终败选。


然而拜登他不是这样,似乎所有人都是他的朋友,一个自来熟。在这次竞选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来自第二次总统辩论。由于特朗普感染新冠,那次辩论取消了,双方只是在各自的演播室里,回答现场观众的问题。由于是隔空辩论,所以异常无聊。电视台早早收工。但是,在电视节目结束后一个小时,工作人员发现拜登居然还在现场,用手机拍了张照片贴上了网。因为现场有个家伙问题很多,所以他就在演播室里单独站着跟她耐心对谈了40多分钟。这个新闻你应该不容易找到,因为记者基本走光了,而关注这点的网民也很少。花几十分钟才说服一个人,他显然亏大了。

特朗普搞竞选,讲究的是效果。这个其实特别合我的胃口。比如在竞选最后阶段,他一天能跑好几个竞选集会,每次集会都能在周边一小块地区给他提高大概5%以上的出票率,可以说是非常有效。那他是怎么做到一天跑那么多次的呢?特朗普把集会地点放在机场,支持者开车过来停在附近的停车场,然后竞选团队用大巴把他们拉到机场。特朗普飞过来,直接下飞机就讲话,讲完就立刻飞走赶下一场。

这个安排的效率非常高,效果非常好。唯一一次出错是在内布拉斯加州第二选区,他飞走以后,可能是因为团队失误,没能给支持者们安排回停车场的大巴。很多人在深夜走了好几个小时,天寒地冻,十几个人出现了病症,叫了救护车。最后是地方政府给临时派车解决了问题。这次失误或许导致了特朗普输掉NE-2的那1张选举人团票。

在我看来,特朗普要的是你给他投票,他要赢,这就是他竞选的全部目的。至于你这个人具体面临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只要不影响你的投票选择,他其实是不关心的。但拜登不是这样的人,除了更为平等的交流以外,他对竞选团队也有很多保护,比如地推拜票,是催票效果最好的手段。民主党一直以自己有最强大的宾州地推团队为荣。但这次因为疫情,他要求所有竞选团队的工作人员,不做地推,以防工作人员被感染,哪怕自己为此而损失一些票。这种事情我以前是不信的,今年与他的团队近距离接触,亲身体验,不得不服。

当然,这不代表我同意他这个决定。我觉得这种作风干不成什么大事。拜登恐怕不是什么枭雄。但是,我能从这个人身上,看出一些在老牌政客中久违的特质,比如,同情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