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所未闻的世界:兼谈从0到1何其难?
从读者来信谈起
最近有不少读者给我在后台留言,有一类占比很高的问题,就是如下此类:
最近做的事情没发展,没前途,后面有什么建议?
技能方面,我也不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以后该怎么办?
还有知乎千年老问题,如何白手起家挣到1万,10万,100万(每个数字有一个)?
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如何从0到1?
确实有一本书叫做《从0到1》,然而你看了之后并不能从0到1。
这些问题牛哥能不能回答?
答曰:不能。
因为牛哥并不清楚你的实际情况,你的能力,你的资源,最多能给你一些方向。
但是从0到1有没有捷径呢?
这个捷径你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因为所谓的捷径也是布满了荆棘,你要比别人付出10倍的努力才能获得更高的回报。
一个大家都知道的路径,就是职场,这个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体系,今天就不讲了。
今天牛哥这篇,主要谈谈职场之外的感想,给大家开阔一些思路。
成功人士的经验的局限
最近从宿迁来龙镇走出来的刘强东演讲刷屏了,那么你能从他正能量的演讲中能学到什么呢?
问自己几个问题:
京东最早的流量从哪里来的?
采用了哪些运营的手法?
现在还适用不适用?
如果你是一头雾水,那基本上可以认为,这是对京东品牌很好的一次营销,而对于你自己,实际并没有什么帮助。
因为成功人士的经验,多半是不可复制的,而且一本名人传记,溢美之词居多,真正的细节和干货,是没有的。
细节和干货没有,但是共同的方法论是有的,这就是:
寻找人们的隐藏需求,在此需求的基础上找到解决方案,提供产品和服务,进行差异化创新,最后进行放大。
比如京东,就是从中关村数码店起家的,在当时,可是一个很大的隐性需求。
特别提出一下,不要一想到解决方案,就谈做个什么产品,服务也是其中很重要的,比如卖手机、快递,都是服务。
找到隐性需求
我们很多人,做事情经常是本末倒置的,通常都是说我们这里有什么,然后再卖给别人。
其实全错,你卖给别人东西,主要是用来满足他的需求的,你卖的不是水,而满足口渴的需求。
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甚至需求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为什么要寻找隐性需求?
因为这个世界上显性的需求,基本都有人在做了。比如吃穿住用行,都有大公司在做,做的好不好是另外一件事情。
找到这些隐性的需求,是你事业的起步。
就拿买房来说,买的时候,你就要想到,将来这个房子要卖给哪个群体,心中要有个用户画像。
有人在大学城做日租房,就满足了大学生释放荷尔蒙的需求。(不要笑)
有人拿别墅,让年轻人做轰趴,就是满足了年轻人社交的需求。
寻找隐性需求,有几种方法,无非是从正面、反面、侧面等三个方面:
移情法:就是将心比心,你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客户,你泡到那个环境中,想想有什么需求没有发现。
对比法:将市场上所有的产品和服务用一遍,看看他们有什么不灵,特别费事的,还差什么?
反向法:有什么东西是客户特别讨厌的,如何干掉这些讨厌的东西,比如杀流氓软件。
差异化创新是王道
找到了隐性需求,接下来是差异化创新。
我们以郑渊洁老师为例,讲讲如何抓住需求,并进行创新,因为郑渊洁光明正大的挣钱,自己有核心竞争力,所以他也不怕说出来,很多细节是可以参考的。
年初,童话大王郑渊洁火了一把,主要就是之前为了放小朋友的来信,在北京房价1400的时候买了10多套,这个事情原来是真的。
郑渊洁老师只读到了小学4年级,年轻的时候当兵了,转业之后,分配的主要工作是看水泵。
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工作,就在这个时候,他女朋友家觉得看水泵没前途,要求他参加高考,而这个是郑渊洁老师不擅长的。
女朋友就这样吹了。
在郑渊洁老师的早年经历里面,我感到做多的就是绝望两个字。
一个小学4年级学历,没有什么专长,看水泵的人能有什么前途?
差异化优势的确立
郑渊洁决定转向写作,尝试了很多种题材的写作,科幻、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甚至歌词,最后尝试的是童话,据说童话实在不行,就准备去写相声了。
郑渊洁的第一篇童话,《黑黑在诚实岛》,实际上就被退稿了,还是在母亲的帮助下,辗转多次,找到《儿童文学》才公开发表。
因为有写童话的能力,就从工厂借调到编辑部了,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找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这就是差异化优势
。
据说,郑渊洁开始写童话后,老父亲经常偷偷给他灌墨水,总算看儿子找到事业的方向,舐犊之情,让人落泪啊。
就像我们自己的父母,也许自己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但是儿女如果在哪方面有出息,必然是心中欣慰不已啊。
商业模式的创新
第二次转折,就是有份杂志,因为郑渊洁的童话,销量大增,郑渊洁找主编要求涨稿费,大概是1000字2块,涨到2.1毛钱,主编拒绝了,并且说:“你怎么知道杂志销量上涨是因为你的文章呢?”
最后,郑渊洁决定自己办一份月刊,就是《童话大王》,并且只有一个作者,就是他自己,《童话大王》的创刊号,就是《牛魔王新传》。
郑渊洁一个人写作的《童话大王》,1988年销量就过了100万,并且一个人写作了30年,每天4点钟起床开始写,写到6点。
这个应该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自媒体了,据说有自媒体作者写文章都写的内分泌失调,看看郑渊洁老师,一个人写月刊写30年,那真是大牛人一个啊。
《童话大王》很多都是首创:
《童话大王》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
给儿童带来了一个窗口,而且反对应试教育,符合很多孩子的心理,所以非常走俏,这个和咪蒙老师像不像?
《童话大王》进行了差异化创新,一个人写月刊,其发行渠道也进行了创新,这样将成本降低最小,由于作者是一个人,没有大锅饭,收入自然就高了
郑渊洁还独创了一种版权保护贴,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了解郑渊洁,应该去看看他的《一百个第一次》,相信很多人看过他的童话,但是没有看过这本书。
纸媒毕竟是过去时了,现在有什么领域可以进行差异化创新呢?
闻所未闻
的世界
有大V总结说,中国的互联网,一般来说有三个世界,一个是媒体烘托之下的各种高大上传奇,一个是草根创业者、网赚等闷声发大财,一个是不为所知的暗黑流量。
其实你看这个世界,也是类似。
如果你是每天上班的三好学生,你永远都想不到,原来买房有各种各样奇怪的方法,而且有人把这个玩的炉火纯青,闷声发大财。
看似普通的租房,各种神奇的科技树,做到上万月租的遍地走,做到十万月租的很多,做到百万月租的大神也有一些。
小小的xyk,有人通过小小的积分,都能创建一家公司,并在各大报纸发表上百万字的文章,比如你不信,可以搜索一下刘朔廷。而这个只是xyk科技树的很小很小一部分。
股市里,大家都说,一赚二平七亏,但是有大神总结了基金操作的方法,除了自己基金年年挣钱外,就是开个课,都有一年100多万。
有人在网上做算命星座,文件转换等各种工具网站,只要关键词选的好,一年上十万广告费的不少。
淘宝早期的低成本流量,不夸张的说,大量就是靠草根站长弹窗弹出来的。你以为淘宝是怎么打败易趣的,你去搜搜媒体的文章,肯定都是什么战略,CEO天降神人之类的高大上空话。
这是一个你闻所未闻的世界,这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创新的世界。
所以,你如果是个草根,看罗辑思维和各种新闻APP这样的没用,因为如何行动的科技树你根本就不知道,而这些大神你其实你很难接触到,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明白。
什么都要赶早啊。
扫码关注无往不利公众号,一起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