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价值百宝箱
价值投资思想、行业公司调研信息,投资资讯,热点资讯等一线价值分享;若不便发表,请联系修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说说我的家乡佳木斯 ·  昨天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说说我的家乡佳木斯 ·  昨天  
新闻夜航  ·  痛惜!她于凌晨2点去世,年仅28岁 ·  昨天  
GS权益虚拟卡卷数字终端  ·  天天白嫖外卖红包!这个公众号承包你一年的奶茶钱 ·  2 天前  
GS权益虚拟卡卷数字终端  ·  天天白嫖外卖红包!这个公众号承包你一年的奶茶钱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价值百宝箱

半导体行业月度深度跟踪

价值百宝箱  · 公众号  ·  · 2024-11-15 20:16

正文

(参考 消息、作文、专家纪要、调研分享;提高认知及信息差 )

分享市场、行业及公司动态,包括投资策略、行业数据库、专家调研、公司纪要;信息超越 99% 的投资者)微信扫码加入体验)




Q :最近一个月半导体板块的表现如何,以及整体行业景气状况如何?消费电子板块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手机和PC的情况如何?

A :最近一个月,半导体板块表现非常好,尤其是芯片指数和半导体设备涨幅居前,超过了北美的指数。从整体行业景气角度来看,各个部分基本延续了之前的观点。消费电子板块目前相对处于弱复苏的局面。全球手机三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为正个位数,而10月份安卓新机的发布可能导致后续产品如华为Mate 70的关注度提高。PC方面,三季度的实际表现比预期要弱一些,后续还需关注NIPC新品的节奏。

Q:AR环节和服务器层面的情况怎样?

A:AR环节今年虽是小年,但产品仍备受关注;服务器层面,跟踪的指标股在十月份表现出同比高升,海外几家CSP对明年KPS预期相对乐观,例如亚马逊和微软。此外,国内车规测试领域十月份环比仍在提升。

Q:库存端的情况如何?

A: 三季度,手机芯片厂商库存略有提升,国内主要设计公司的库存总体也在上升。海外部分公司如AMD进行了调整,模拟和功率领域去库存周期较长,尤其是工业领域需求较弱,预计要到明年二季度库存才会基本调整到位,汽车环境相比工业情况稍好。

Q:从供给端的情况来看,主要跟踪的指标有哪些?价格端的情况怎样?

A: 供给端主要跟踪防水厂的加工率和资本开支节奏。三季度防水公司的加工率呈现提升趋势,但四季度因进入淡季会转弱。资本开支方面,存储和逻辑端呈现明显结构性差异,先进制程是重点投资方向,如美光、海力士以及台积电等公司的资本开支规划将维持较高水平。十月份整体价格承压,存储板块价格略降,主要原因是消费类memory需求不旺导致主流型号价格调整,而AI相关的存储需求较好。模拟芯片因相对稳定,国际大厂交货周期缩短,尽管igbt仍面临价格压力,但在终端市场有望有所改善。

Q: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情况及对明年的预期如何?

A: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延续同环比增长态势,十月份数据相比8月份同比增长约20%,预计今年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在10%大几,明年增长预计在10到15%之间,整体市场仍处于上升趋势。

Q:从具体细分产业链跟踪来看,哪些环节有所改善?

A: 三季度以来,处理器领域尤其是英伟达体系关注度高,国内对应公司业绩也有不错表现,如海光、航武器等存货改善明显。高通Q3业绩指引上调,预计四季度手机业务同比实现中个位数百分比增长。此外,模拟赛道在消费复苏和汽车电子需求增长下表现较好,视频和CIS环节也因新品升级和技术导入等因素有所恢复,而工业半导体需求则受益于新能源和动力电池等行业的发展。

Q:在进口替代方面,有哪些材料公司是值得关注的?

A:在进口替代角度,有一些头部材料公司和关键卡脖子材料的细分领域,例如防水厂的加盟店,建议可以挖掘其中相对优质的公司进行投资。

Q: 对于半导体行业,尤其是AI领域,有哪些投资机会?

A: 在AI领域,随着AI终端成为明年大风口,对算力需求将爆发,这将带动GPU芯片、代工设备、材料(如ADIP)等领域的优质公司发展。同时,AI技术已逐渐在消费电子、智能车等领域导入创新点,其中涉及许多芯片公司,也提供了很多投资机会。此外,还有业绩较好且有弹性的设计公司值得留意。

Q:在专利链和其他设备材料方面,有哪些推荐的公司?

A: 在专利链和其他设备材料领域,列举了三个方向的优质公司,包括制造工艺中的先进公司、IP投资公司以及消费类的新产品公司等。同时提到了模拟芯片、工业等细分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Q: 对于十月份A股半导体指数的表现以及行业景气度如何?

A: 十月份国内A股半导体指数相对全球市场表现较好。需求端方面,Q3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且AI应用在手机上逐步展开;PC市场虽有下降,但持续关注AI带来的创新对销量的拉动;可穿戴设备增长约6%,成为AI搭载的重要载体;服务器及云服务器厂商数据亮眼,预示着未来几年QPS增长态势乐观;汽车领域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且库存情况未见明显调整,需等待工业板块复苏。

Q:关于半导体行业库存情况及对未来预测如何?

A:Q3全球和国内手机芯片厂商库存和库存周转天数呈现微增态势,而工业领域的客户仍在进行库存计划。模拟和工业芯片厂商库存环比微升,但部分厂商如TI和安森美表示将持续消化库存。预计Q4大陆与非大陆代工厂加工费率将出现分化,中芯国际和华虹三星等厂商下降率较好,而部分厂商可能面临价格率环比下降。整体上,市场仍需等待复苏信号,而资本开支方面,尽管美国最新表示2025年资本开支将持续增加,但高端产品扩散趋势明显,台积电之外的厂商可能面临价格压力。

Q: 消费类DRAM芯片的需求情况如何?存储模组和消费者DRAM芯片的价格趋势如何?

A: 消费类DRAM芯片的需求表现不佳,市场价格有所下降。从合约价来看,生活价格指数在十月份整体呈现轻微下滑态势,消费类产品成员的需求疲软更为明显,尽管仍存在涨价现象,但涨幅收窄。存储模组和部分消费DRAM芯片的价格有所下跌。在三季度,一些领域出现了合约价格下跌的情况,预计四季度可能会有所改善。国内存储领域整体前景偏于谨慎,而MCU价格方面,行业整体处于相对疲软态势。

Q:AMD和英特尔Q3业绩表现如何?

A:AMD和英特尔Q3业绩有同比提升,但表现分化。AMD的游戏类和嵌入式产品收入环比下降,数据中心GPU和客户端处理器同比增长;英特尔短期业绩恢复较好,但全年营收仍呈缓解增长态势,毛利率低于预期,预计Q4营收环比增长,毛利率有望恢复正常水平。英特尔推出的GPU高级系列市场接受度较低。

Q: 国内芯片厂商Q3业绩表现怎样?

A: 国内大芯片厂商如海光、寒武纪、龙芯中科和荣信等,在Q3业绩总体上呈现提升态势。海光Q3业绩优异,寒武纪存货环比增长超过10%,龙芯中科有新品研发进展,荣信电子政务和安全市场需求恢复。国内SOC厂商Q3业绩大部分实现整体提升。

Q: 存储行业Q3情况如何?

A:Q3全球三大存储原厂收入同比增长,但利润环比出现分化。三星电子Q3营业利润环比下降40%,美光科技整体保持增长态势。存储需求端,消费类和手机市场复苏,AI相关需求强劲,HBM产品进入主流供应阶段,行业供需关系大幅改善。国内存储产品密集性需求下滑,价格平稳,库存增加,预计Q4将存在一定程度下行压力。

Q:模拟集成电路板块的情况如何?

A: 模拟集成电路板块受工业和光伏新能源电力需求影响,整体还需等待强劲复苏。TI和MPS预计Q4营收下降,其中汽车业务强劲增长主要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而工业客户未见显著恢复。国内上市公司的模拟业务板块收入较多,但细分领域的复苏情况还需关注。

Q: 国内手机网络芯片公司Q1到Q3的整体表现如何?公司收购计划的情况及其对收入的影响是什么?

A:大部分国内手机网络芯片公司的收入环比表现平稳,处于微增或金的态势。其中,工业和新能源领域占比较大的公司收入环比有所提升。汽车需求状况较好,但内部价格情况不一定会好。光伏和储能领域的客户需求整体较弱。公司计划收购无线充电芯片公司益虫科技和电源管理芯片公司成成信微,如果收购成功,预计将对公司的收入产生一定程度的增厚。但后续需要关注收购公司是否能持续带来业绩改善。

Q: 视频领域的市场竞争压力及Q3营收情况如何?Q3国内CIS厂商的市场表现如何?

A: 国内视频市场的竞争压力持续较大,稳懋和COO的Q3营收环比下降超过10%,主要受5G终端机需求转变影响。国内大厂Q3销售额和净利润普遍承压,反映出行业竞争激烈,但部分公司如无机创新等已逐步进入高端产品线。Q3部分安卓阵营厂商同比持续增长,如威尔和SQV等,大客户信息发布对国内CIS公司产生积极影响。可以关注国内CIS公司在知名大客户中的市场份额以及新产品导入的进展。

Q:功率半导体市场的关注点有哪些?

A: 目前汽车电子需求相对较好,需关注新能源电力领域需求恢复节奏以及部分公司涉足AI领域供电的情况,观察对营收业绩的潜在影响。

Q: 国际工业大厂及国内相关公司在Q3的经营状况如何?

A: 国际大厂Q3营收大多持平,美Q3工业收入同环比下降,汽车表现相对较好。国内中低压器件厂商Q3营收环比基本持平或微增,IGBT价格压力持续,关注汽车和新能源领域需求复苏、价格变动及行业拐点。

Q:Q3新能效和代工板块的表现及其对未来展望?

A:Q3光伏客户采购率下降及AI服务器需求低于年初预期导致科分表现环比下降。台积电可能受到制裁,但影响可能集中在7纳米及更先进工艺的芯片,特别是手机和汽车领域。Q3国内公司如中芯国际收入创历史新高,Q4产生率可能会分化,成熟工艺产品需求较好,先进工艺需求减弱,但下游需求中AI需求强劲,消费和工业需求疲软。

Q:Q3整个行业复苏情况及Q4展望如何?

A:Q3行业整体温和复苏,Q4虽有分化,但大部分厂商仍能找到增速更快的细分领域或客户群。瑞信和安靠Q4营收预期增长或下降,而国内Q4营收有望环比持续提升,尤其高端算力芯片和大尺寸显示驱动等领域存在边际改善的可能性。

Q:在设备和材料零部件方面,目前大家是否持续关注美国的出口管制情况?

A: 是的,现在大家仍在密切关注美国的出口管制。例如,阿斯麦等大厂的Q3业绩整体尚可,但阿斯麦对中国市场的签单情况不及预期,并下调了2025年该市场的占比预测,从之前接近40-50%降至20%。此外,其他厂商如KLA等则保持稳健增长。2025年先进封装需求及国产替代的关注度也有所提升。

Q: 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在Q3的表现如何?对于2024年国内半导体厂商的整体供货情况及趋势有何看法?

A: 国内头部半导体设备厂商在Q3收入同比都有较稳健的增长,而一些中腰部企业如菲特、金色、长城等新品放量和竞争节奏加快,收入也实现明显增长。尽管研发投入可能带来短期利润分化,但这种情况预计在未来会有所缓解。我们认为2024年国内厂商如中微拓金、推特等公司前端趋势良好,全年收入保持稳健上涨态势。同时,先进工装设备国际大厂仍有后续订单,零部件方面也受到美国潜在压力影响,可能导致部分美国厂商不得不使用中国的零部件,这对国产替代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