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与正在待安置的战友老孙打了个电话,老孙说,现在非常焦虑,特别担心选不到个好岗位。
然后还说,最近正在给家属找工作,真没想到这年头工作太难找了。
老孙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总结一下,就是退役之前想的有点儿少,没有准备好,现在有些后悔了。
老孙没退役之前,家属已经随军,每个月不仅有部队的随军未就业补助、地方随军未就业补助,部队还给缴纳基本保险。
驻地有军队医院,一家人有个头疼脑热,去部队医院看病,都是不用花钱的。
老孙的工资再加上租房补助、配偶荣誉金、父母赡养补助、奖励工资这些,杂七杂八算下来,一年收入二十万左右。
这个收入,还是很可观的。虽然不说大富大贵吧,最起码衣食无忧。
但如此好的生活,没有留住老孙追求自由的心,非要退役。
退役的时候,老孙想着,虽然转业后自己的工资会降低,但是家属找份工作,两个人的工资养一个孩子,也没有什么问题。
没成想,这都退役8个多月了,家属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原因很简单,好工作不符合条件,符合条件的工作又看不上,所以,就一直高不成低不就地在家闲着。
工作没找到,在部队缴纳多年的保险不能停,现在得老孙拿钱出来,给家属继续缴纳。
老孙一算,只家属这块,退役后这里外里一年可是少了不少钱。
也难怪老孙焦虑,地方上的工资不是很高,要是老孙家属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一个人的工资养一家三口,日子长了,还是很吃力的。
通过老孙的事情来看,说明了一件事,大家退役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现实。
不能只看退役后,拥有自由,不看自由背后的那些代价。尤其是老孙这种,一个人挣钱养全家的。
退役是条不归路,后悔了也没有再回到部队的可能,试错成本高,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最好是在退役之前,先搞清楚自己退役的原因是什么。
说起退役的原因,可能每个人都不同。
有的人是因为想要结束分居生活,回归家庭。
有的人是因为在单位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了,想要换个赛道试试。
有的人是因为单纯地加班加累了,想要回到地方做轻松点的工作。
有的人是因为地方待遇不错,还能兼顾家庭。
……
在退役原因方面,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清楚自己的退役原因后,再问自己几个问题:
一是退役后,是否会影响现在的生活品质?
如果退役后能够解决两地分居问题,能够与家人相伴,陪伴妻儿,照顾老人,提高家庭幸福感,那么退役还是很值得的。
可若是退役前没有两地分居的苦恼,而且家庭需要自己的工资支撑,那么就要谨慎选择了。
因为退役后工资肯定会减少,一人养全家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更何况,贫穷夫妻百事哀,没钱,何谈幸福感?
二是退役后,待遇是否比现在要好?
虽说现在军人的工资很可观,但是有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工资收入,整体待遇并不比部队差。
如果退役后工资以及各方面的待遇不减反增,那退役自然是个很好的选择。
不过也要注意,近几年地方体制内普遍降薪,经济发达地区也没有之前那样的高收入,退役之前还是要提前做好“情报”工作。
若是退役后,工资待遇各方面都不能与部队相提并论,还是谨慎选择为好。
三是退役后,是否真的能实现钱多事少离家近?
很多人想退役,追求的不过是七个字——钱多事少离家近。
有的人在退役后,实现了这种生活。但大部分人,这三样,最多能占两样就已经是很好了。
所以,单纯追求这七个字的战友,一定要慎重考虑清楚。
四是退役后,是否能有更好地发展?
不少战友想要退役,是因为现役期间,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了,想要趁着还算年轻离开,去地方体制内努力一把,说不定还能开辟新的天地。
虽然转业后确实有战友发展得不错,但也仅是少部分人,大部分人都普普通通,正常上下班,等待退休。
自己多问问自己,是否真的有回到地方更上一层楼的能力?
五是退役后,是否能够接受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很多战友在退役之前,都是将地方想象得比较美好。
但实际上,各个城市安置质量不同,岗位情况不同,工资收入、各项待遇,也有很大不同。
最关键的是,退役之后,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不少战友在退役前,在单位大小都是个领导,回到地方就是个普通科员,直接领导可能都比自己岁数小,心理上比较难以接受这种落差。
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不同,经济基础不同,社会资源不同,再加上每个城市的安置质量不同,所以,战友们退役后的生活也会有很大区别。
差异,是无处不在的。
所以,不能看到别人退役后过得潇洒肆意,就认为那也将会是自己退役后的生活状态。
虽说退役是大部分人都将面临的一个选择,但是,有选择余地的时候,一定要综合现实情况进行考虑。
退役得选择只有一次,对大家来说,没有试错机会。
一旦选错了,可能就会影响到个人发展,家庭未来走向。
因此,退役面前,要考虑到现实情况,衡量好利弊,提前准备好,才有可能用更好的心态,往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