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宣传的唐显友医生的小分子祛炎疗法、重建循环疗法、O3生物水灌洗疗法等,到底靠不靠谱,有没有相关部门的监管,如何监管呢?
对此,鄞州卫健局一位负责人说,经调查,仁医堂不具备开展这项技术的能力,而所谓的小分子祛炎疗法,其实就是打“封闭针”,用局部麻醉药物等进行痛点注射,缓解疼痛。
“他的技术也不行,如果部位没打好的话,封闭在张力大的区域的话,可能会导致疼痛加重,特别是进行封闭的当天晚上。”
这位负责人称唐医生就是
“挂羊头卖狗肉,虚假宣传”
。
他说,“一项新的医疗技术,如果是国家禁止和限制类的技术,都是要经过上级部门审批;如果是常规类的项目,那么主要是由医院本身管理审核,医院会有一个审批的流程,对这项医疗技术进行审定, 适不适合在医院推行。主要的管理责任在于医院。”
“小到针灸、拔火罐等,都需要通过临床验证的。当然,现在这些技术是相当成熟的。但是,作为一项医疗技术,肯定要有相关的学习经历,医院的审定流程。
从上午的了解来看,他完全就是虚假宣传,甚至涉嫌欺诈!
”
紫金陈的遭遇经曝光后,宁波中医界一片哗然,有名中医表示,
“中医不背这个锅!绑架中医中药,涉嫌虚假销售。”
很多网友也为中医打抱不平👇
浙大邵逸夫医院骨科赵兴主任医师介绍,腰肌劳损是一种通俗说法,医学上称为腰背肌筋膜炎。
“腰肌劳损不像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节段不稳定等,可以通过磁共振、CT等检查来明确诊断。”赵兴主任医师说,临床对于腰肌劳损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病人年龄、工作及生活习惯和具体临床表现来判断。“即便是核磁共振,有时候也只能部分看到肌肉有水肿等情况而已。”
对于腰肌劳损最常见的治疗方式,赵兴主任医师给我们做了解释——
第一,是让病人调整生活方式、工作习惯、行为姿势等。
“像作家的工作需要久坐,对腰背肌肉形成很大压力。久坐人群应该经常起来活动一下,伸个懒腰,让肌肉有充分的放松和休息的时间。”
第二,如果调整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还不能缓解疼痛不适,影响了生活和工作,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药物治疗。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药物为消炎镇痛药。“这里要说明一点,很多人看到医生开了止痛药是用来止痛的,其实正确说法是消炎镇痛药,通过消除局部炎症来实现止痛效果。腰背痛患者最常用的就是消炎镇痛药。”如果效果还是不理想,还可以辅以肌松药来放松肌肉,辅助消炎镇痛。“大多数人通过生活方式、工作习惯、行为姿势的调整,加上药物治疗,疼痛就会缓解。”
此外,也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和康复理疗进行治疗,比如腰背肌功能锻炼、超声波、热疗等来缓解。
当上述治疗效果还不明显,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局部封闭治疗。
“如果是明确具体某一点位的疼痛,可以尝试通过长效激素+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封闭治疗,如果是大范围的腰背肌肉疼痛,可以尝试通过椎管内封闭治疗来消炎镇痛,但这对操作环境、操作手法有较高要求。”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麻醉科主任陈钢表示,盐酸利多卡因是一种钠离子通道神经阻滞药物,属于局麻药,通过局部麻醉,浸润到神经,起到痛觉神经阻滞作用,也就是我们说的止痛效果。
陈主任说,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像一些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临床上也会利用盐酸利多卡因和激素,达到消炎、止痛的治疗目的。
“腰肌劳损可造成腰背部肌纤维及筋膜炎症反应,俗称肌筋膜炎,一般可采取休息、物理治疗等,必要时可口服消炎镇痛药及骨骼肌肉松弛的药物。对于严重的腰肌劳损,可以采用注射治疗,要看疼痛的范围。
如果是位置有局限的疼痛,可通过局部注射方法,但往往腰肌劳损疼痛范围较广,局麻封闭治疗效果有限。
”陈主任说。
浙大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赵兴也表示,腰肌劳损是否需要做局部封闭治疗,要看劳损的位置及症状。
“如果腰肌劳损疼痛的范围比较大,打局部封闭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局麻药物是针对具体某个点位的疼痛,这个时候可以尝试通过椎管内封闭治疗来缓解疼痛。但如果腰肌劳损有明确的疼痛点位,也可以通过局部封闭治疗来缓解。”
但赵兴主任医师同时强调,椎管内封闭治疗,对操作环境(无菌)和操作技巧有较高要求。“椎管注射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背部,一种通过骶管。通过背部进入椎管注射,如果位置打不准,操作不当,会影响周围的神经、韧带和肌肉,反而会加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