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民间投资共享平台——汇集投资高手,发现投资好点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arlETF  ·  申万一级行业相对强弱一览 2025-02-21 ·  昨天  
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  ·  “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投融圈”仅限靠谱投资人& ... ·  昨天  
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  ·  “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投融圈”仅限靠谱投资人& ... ·  昨天  
饕餮海投资  ·  替自己羞愧 ·  2 天前  
EarlETF  ·  数据复盘 2月20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1962年中印战争:32天让印度郁闷50年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07-08 08:32

正文

周末看历史: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Battle of Walong)。


一、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万恶的根源,1914年西姆拉会议后个阶段由英方代表威廉·亨利·麦克马洪( Sir Henry McMahon)命名的。


其依据 英国 探险家为英属印度测量时划的一条位于英属印度和中国的边界,简单的以喜玛拉雅山脉为界,南边属印度,北边属中国 西藏


此界线西藏噶厦地方政府、历届民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都没承认过。



(上图中白色为喜玛拉雅山脉,粗红线为中国国界线,细红线为印度实际控制线,中间就是被印度占领9万多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

1941年民国政府用换文形式同意英国提出的麦克马洪线中的中缅段,是抗日战争中期中国危险高峰期被迫换取英国支持抗日(滇缅公路)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60年《中缅边界协定》承认了民国政府的该划界。


但麦克马洪线中的中印界线,民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均未承认。


印度的歪理:麦克马洪线于1941年和1960年分别被民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


二、西藏紧张局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英属印度方面趁中国处于抗日战争困难时期,乘人之危派兵侵占了藏南地区的一小部分,如瓦弄、噶拉塘等。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后,要中国政府承认麦克马洪线,侵占中国政府管辖下的中国领土。


1951年2月,印度政府趁新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之机,派兵100余名越过 西山 江、达旺河,侵占门隅首府达旺,强迫一直在那里行使管辖权力的中国西藏地方政府搬迁,在梅楚卡等地强行建立兵营。


到1953年印军基本上侵占了门隅、珞瑜、下察隅各地。


印度政府于1954年将侵占的麦克马洪线以南、传统习惯线以北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建立起东北边境特区,并修正官方地图,并将麦克马洪线一直按明的未经标定边界第一次改标为已定界,使侵占的中国领土固定化、合法化。



1959年的达赖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护,中印两国开始交恶,印度当局对西藏境内地民族分裂势力采取或明或暗地支持态度,给两国关系投下阴影。


印度政府蓄意向中国挑起边境争端,制造边境紧张局势,后来一连串交火冲突更使印度开始大量进军藏南地区建立军事据点,中印两国关系严重恶化。


三、外交手段失败


1959年3月22日尼赫鲁给周恩来写信向中国提出大片领土要求。


1959年9月8日周恩来在给尼赫鲁的回信中明确指出: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双方应根据“五项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全面解决边界问题。


在接到尼赫鲁1959年9月26日的来信后,又于11月7日给尼回信。信中指出:如果两国政府不想出一个十分妥善的解决办法,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边境冲突今后还可能出现;为了有效地维持两国边界的现状,确保边境的安谧,并且为边界问题的友好解决创造良好气氛,建议两国武装部队立即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脱离武装接触。


在接到尼赫鲁1959年11月16日的来信后,于12月17日又给尼回信。信中再次提出 和平 解决边界争端的具体步骤,建议两国总理举行会谈。


经过一段交涉和安排,到1960年4月,周恩来亲赴 新德里 ,与尼赫鲁举行会谈。


然而,中方为争取公平合理地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真诚努力,仍然没有得到印方的响应。


双方除同意由两国官员共同审查、核对和研究有关边界问题的事实材料并向两国总理提出报告外,未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



1960年6月到12月,中印两国官员举行会晤,分别提出和审查对方提出的边界主张的论据。


我方用大量确凿的材料论证中国所指的传统习惯的中印边界线是有历史和事实根据的。


但印方主要根据英国旅行家、冒险家的显然不足为凭的材料,硬说麦克马洪线是中心边界东段的传统习惯线,硬说历来在我国管辖下的藏南地区属于印度。


由于印方坚持其狂妄主张,毫无解决问题的诚意,使两国官员的会晤也没有取得结果。


四、战争过程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中国举全国之力支援几万边防军翻过喜玛拉雅山进行突袭战术,成功击溃了对峙的印军。



达旺战场,麦克马洪线就在这里,这里也是中印战争的主战场,印军考尔中将的部队就是沿达旺--邦迪拉--德让宗一线展开的,我军的反击最早就是在这一战场打响的。


战争一开始,我军就打垮了达维尔准将的一个旅,俘虏达维尔准将,打过麦克马洪线,中国军队宣布就地停战,等待印度回应。在这期间中国军队紧急修了一条简易公路,保证战争物资的供应。



中国军队第二阶段的目标是拿下达旺,但拿下达旺后,印军的增援部队分三部分正沿德让宗--达旺公路展开,准备攻击达旺。


战机显现,中国军队立即兵分两路,一路沿公路迎击印军,另一路沿贝利小道堵印军的后路,结果把印军一个半旅加一个师部夹在了达旺与邦迪拉之间,这就是中印战争最精彩的部分:


其中就有一个战士击溃印军一个炮连,缴获四门大炮。八个战士俘虏180印度兵。半个紧急凑起来的连,30来名战斗人员,硬是在邦迪拉外阻击了装备齐全的3000印军,印军打了几次冲锋死了几百人还是无可奈何。


印军丢弃了所有重武器,沿小路狂奔。后面那半个连还穷追不舍,途中遇到那个连的副连长带的一个重机枪班在桥头阻击,打光所有子弹后,眼睁睁地看着800多印军蜂拥而过。


这个连的任务本来就是切断这条小路,副连长带的掩护部队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任务,连长带的主力却光顾抓俘虏了,但念在阻击印军主力有功(别的穿插部队没有及时赶到),降职使用,连长和副连长就地掉了个。



我军沿公里一路狂追,打到了德让宗。其中一个连的先头部队,比逃跑的印军还跑得快,在印度人目瞪口呆的眼皮下,一枪不发,穿城而过,一掉头又把印军堵在了德让宗。


就在这个连 饭休息挖工事时,后面来了一个车队,战士们枪都来不及拿,这个庞大的车队就进了德让宗。


等打下德让宗才知道,车里全是英美两国紧急援助印度的第一批先进武器,连封条都没拆,就急急忙忙送到了我军的手里,其中就有 美国 当时最先进的M16步枪。


德让宗战斗中,牺牲了一个副教导员(副营级),这是我军在整个中印边界反击战中阵亡的最高级别的军官。



战后,中国军队撤军过了达旺(就是第一阶段停战的地方),然后又宣布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就到了俘虏达维尔准将的地方。



亚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