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万小刀
写八卦,写江湖,一个看了就停不下来的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万小刀

万小刀:我没有重度抑郁!

万小刀  · 公众号  ·  · 2024-05-27 17:44

正文

近日,“网红‘刀小刀 自曝重度抑郁 ”的消息冲上热搜,有不少 看花眼 的热心读者纷纷私信问候我。

只要点开那个热搜就会发现,那位重度抑郁的网红是个满头红发的美女,叫“刀小刀”;而我万小刀,是公的。

而且,我万小刀向来就对“葵花宝典”“紫霞神功”之类的不感兴趣,不会去干“欲练神功,必先自宫”的狠活,更不会噶自己一刀,去和金星老师成为同门师姐妹……

作为一个舞文弄墨的八卦写手,万小刀粉丝也不多,没有人家千万粉丝的视频博主那种 外貌焦虑 ,更不会掉头发,搞出大块的斑秃啊、重度抑郁啥的。

作为一个有三个孩子的自媒体人,万小刀也感到压力山大,人到中年不焦虑是不可能的,我也早被烤得“外焦内嫩”了。

万小刀虽和“刀小刀”素不相识,也毫无关系,但作为自媒体人,也同样都有过流量焦虑。

特别是2020年以来,图文内容的流量一年不如一年,短视频则一天天崛起,各类网红如雨后春笋一般快速崛起,迅速蚕食了更多流量,连那些撅撅屁股搔首弄姿的网红,都能将我这种只会敲点文字的博主拍在沙滩上。

以前写的图文内容,很容易就能10W+,而如今图文流量大幅退潮,公众号江湖江河日下,像万小刀这样不大不小的博主十分尴尬,就像潮水退去时,随时都可能搁浅在沙滩上的小鱼小虾,难免焦虑。

时势造英雄。

任何人都无法脱离时代大潮,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跟随着潮涨潮落,起起伏伏,时而被推到风口浪尖飞一会儿;时而被大浪卷到漩涡里,深埋低谷迎接令人窒息的极限考验……

在流量大潮涌动的时期,万小刀有幸赶上了图文内容流量涨潮的末班车,有幸得到了粉丝们的宠爱,一度成为公众号、今日头条等平台的头部娱乐写手。当流量落潮,万小刀也不得不接残酷的现实,感慨跟不上时代步伐。

为了数据,我也一度焦虑得寝食难安,白头搔更短。也曾拼命挣扎搞过短视频,不断拓宽写作选题,试图提高格调,除了毫不避讳地写明星写八卦,也写了由科学家、企业家、行业精英等组成的“ 励志传奇 ”系列,然而,事倍功半,更加吃力不讨好。

一是这些选题本身有一些绕不过的弯,比较敏感,写也不好,不写也不好;二是有些读者觉得我一个娱乐写手写他们是贬低了他们,也有一些人觉得我写得不真实……

或许,这和我的风格有关,毕竟我写明星八卦总是会毫不忌讳地写出他们的“黑料”,冷不丁扯下他们的底裤……无论怎么夸他们都像是他们的“黑粉”。很多读者已经习惯了我讥讽调侃的笔墨,再一见到这些“伟光正”的文字,突然就不适应了!

难过之余,仔细一想,确实令人唏嘘。

这些科学家的纯粹,或许会让我们深处泥淖之中苦苦挣扎的人,感到不可思议。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境界,也和我们所处的网络环境格格不入,与人人奋力求生的困境格格不入……

笔下的人物仿佛和我们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但万小刀确信我们国家还有这样一批人撑着,而我们远远没有写出他们最闪光、最动人、最真切的瞬间,但他们有些已经老去、逝去,这些故事只会一点点消失。

这是一个以文字为傲的人的悲哀,万小刀必须向这些伟大的灵魂致歉。 是我们没有能力记录好这个时代,没能写好他们的故事,没有守好这片阵地。

为啥我们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反倒没有当年写出《哥德巴赫猜想》的徐迟,没有写出令人动容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魏巍……

万小刀相信这个时代还有很多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英雄,只是缺少徐迟、魏巍这样用文字描绘出英雄的“建构者”罢了。

同时,读者往往一见到“伟光正”就不买账,说明这个时代很多东西已经被解构了、崩塌了,不相信和怀疑逐渐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思维。

毁灭性大于建设性,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病。

眼见昨日的高楼大厦正在轰然坍塌,昨日的满席宾客正随雨打风吹去,而今天,我们不仅不能建设什么,还不能阻止坍塌继续扩大,大家都在生死之间慌忙自保,看不到未来在何方……

生在这样的大时代里,谁不焦虑?

让焦虑火上浇油的是人与人的信任感正在悄然消失,深陷泥淖的人们总是保持防御姿势,对他人保持警惕,充满怀疑……

是的,人心隔肚皮,如今的时代聪明人实在太多,傻子都不够用了,稍不留神就会沦为韭菜,被人宰割,还敢相信谁?找份工作,可能被骗到缅北;谈个恋爱,可能会被捞女吸金;看个直播,那个搔首弄姿的美女也许根本就是个抠脚大汉……

以前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如今眼见的也未必就是真实的,我们不仅在怀疑世界,怀疑别人,也在怀疑自己……

于是,一种叫做“抑郁”的东西,就变成了一种病症,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角落里疯狂传播,仿佛就是“时代病”。

更奇怪的是,这个时代,所谓的“成功人士”也都在疯狂传播“抑郁症”。仿佛如果不“抑郁”一下,都不好意思站在台上讲故事。

很多人了解“抑郁症”是从张国荣结束生命的那一跳开始的,而流行抑郁症则是从大佬们讲故事开始的。比方说互联网大佬张朝阳抑郁过,名嘴小崔抑郁过,新东方的俞敏洪、徐小平都抑郁过,连任正非、雷军等大佬都抑郁过……

这么一搞,仿佛“抑郁”是人生走向成功的标配,你不成功是因为你还没有抑郁,你不抑郁说明你还没有成功……

如今,连《甄嬛传》里的“四爷”都抑郁了,一张又一张专辑都唱着 “朕EMO了” ……

可见,抑郁是多么流行的一件事,多么值得贩卖的一件事。

为什么呢?

因为“抑郁”是一把万能钥匙,只要这个病一附体,任何事情就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病的问题,大环境的问题了。 你总不能残忍到和一个病人过不去吧?

所以,抑郁也有了广阔的市场,不少人只要遇到一点沟沟坎坎,就“抑郁了”,只要一抑郁错了的就是这个世界,身边的人凡事就要让他三分……

假抑郁的人到处宣扬自己抑郁了,而真抑郁的人往往说不出口,这让真抑郁的人很抑郁。

完整的人生不会缺少沟沟坎坎,就像心电图不会缺少峰平谷,一到低谷就嚷着自己抑郁了,这样的心脏是有毛病的。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很多人一旦生活不顺,就抑郁,就怨气冲天,仿佛整个世界都欠他的,甚至看到别人活得比自己好都不行,整天骂骂咧咧,愤世嫉俗,自己不快乐,也要搞得别人不快活……

特别是互联网上,罪不责众,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能沦为被“网暴”的对象,有些人稍微能敲几字,就敢怀着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他人,丝毫不讲事实去攻击别人。

恶毒就像不受控制的病毒、决堤的洪水、乱蹿的野兽一样,肆意蔓延, 毁灭一切, 冲击一切,咬伤一切……

世界总是这样,永远有些人在糟蹋真实的故事,有人在诋毁真实,还有人在逃避真实。大家都知道真实的东西很可贵,但又纷纷远离真实到赤裸的真相。

更多时候,我们也感到很无助,很多真实的东西不好写了,还有很多真实的东西不能写了,尺度在一点点收缩,我们只能像干涸水洼里的鱼一样,一点点退缩……

在这样的网络江湖里,流量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还值得为之焦虑吗?

所以,焦虑了一阵子后,万小刀就不再焦虑了,生死由命吧。

现在广告少了,近乎入不敷出,能接一条是一条,至少可以苟着吧。尽管可接的广告质量一般,读者不买也完全有理,但好歹这些也都是平台盖章认定的。

少数读者不买东西情有可原,但非要痛骂一番,我虽然心中万马奔腾,但也只能咬牙忍着。或许,这就是流量反噬的一部分吧。毕竟,连央视也有广告,网络电视也都要充会员,会员也还得看广告,谁不挨骂呢?

万一哪一天一条广告都没有了,不能活在互联网上了,那也不一定是坏事,至少我就可以远离流量焦虑,远离骂声!那时我就可以和李娟一样,重回自己的小书房,静下心来写一点自己想写的东西,写一点只取悦我自己的东西。去他的流量!

最近看了《我的阿勒泰》,又去看了李娟的散文集。发现 大家爱看的,都只是自己愿意看到的而已。大家相信的,也永远只是自己愿意相信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