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筜湖(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热词点击
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36年来,厦门以筼筜湖综合治理为引领,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探索出一条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促进人海和谐的生态文明实践路径。今年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得到中央主要媒体的集中采访和深度报道,宣传力度、理论高度和持续热度都创下多年来厦门之最。
今年来,我市不断提升深化拓展“厦门实践”成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国第四,主要流域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全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91.7%。新建绿地130公顷,成规模红树林达170多公顷,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实践基地。白海豚种群数量稳定在80多头,杏林湾成为鸬鹚越冬乐园,厦门入选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热力指数
今年以来,包括各大央媒在内的各级媒体全网报道“厦门实践”等关键词的新闻有35807篇
今年以来,在厦门日报语料库,本报关于“厦门实践”的报道共有302篇
(注:本组“热力指数”数据截至12月30日)
第24届投洽会成功举办,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商汇聚鹭岛,共谋发展。(资料图)
>>热词点击
第二十四届投洽会以“投资链接世界”为主题,搭建链接全球产业合作的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平台,新增“投资中国”对接专区,将投洽会打造成“投资中国”的标志性展会,共吸引12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和机构赴厦,688个项目在大会期间达成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额4889.2亿元。厦门团签约重大招商项目13个,投资额353亿元,投资总额连续三届增长。
“投资中国”与“中国投资”双向奔赴。今年以来,我市对外投资企业项目备案数192个,同比增长24.7%。
厦门还创新“跨境电商+中欧班列+丝路海运”模式,中欧(厦门)班列通达13个国家30多个城市。开行61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建成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
>>热力指数
今年以来,包括各大央媒在内的各级媒体全网报道“投资链接世界”“厦门+投资”等关键词的新闻有344326篇
今年以来,在厦门日报语料库,本报关于“投资链接世界”“投资”的报道共有1897篇
图为厦门半导体工研院实验室。(资料图/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
我市树立科技品牌“苏颂工程”,以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苏颂命名,统称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厦门市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实施方案》系统谋划未来一个阶段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将打造一批具备国际水准的研发机构和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努力突破一批“厦门产”原创性引领性创新产品和技术,大力培育若干具有技术主导权、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
今年,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2020年的3.08%预计提高到3.4%以上,在全球城市“科技集群”百强榜排名上升至第72位。全市285家企业设立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全市90多项技术或产品处于全国、全球领先水平。
>>热力指数
今年以来,包括各大央媒在内的各级媒体全网报道“苏颂工程”“厦门+科技”等关键词的新闻有406916篇
今年以来,在厦门日报语料库,本报关于“苏颂工程”“科技”的报道共有2875篇
元气森林音乐节(本报记者 杨进福 航拍器摄)
>>热词点击
“海上花园 乐动厦门”是我市2024年文旅推广项目。我市充分挖掘文旅优势资源,塑造富有艺术气息的城市品牌形象,以高品质旅游展现了城市文旅的独特魅力。今年厦门举办了中国电视剧大会、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等活动,各大演唱会缤纷登场,生成了“音乐+旅游”“艺术+旅游”“影视+旅游”等新IP。
在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旅客满意度评价中,厦门持续位居全国前列。预计全年入境旅客超20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60%。“拉着拉杆箱来厦看演出”成为文旅消费新时尚。今年来,厦门已先后举办大型演出60场,平均每周有1.15场,观众规模超过90万人次,其中外地观众占比高达87%。
>>热力指数
今年以来,包括各大央媒在内的各级媒体全网报道“乐动厦门”“厦门+文旅”等关键词的新闻有137356篇
今年以来,在厦门日报语料库,本报关于“乐动厦门”“文旅”的报道共有1021篇
黄厝社区的整体环境在改造后变得文化气息十足。(本报记者 张江毅 摄)
>>热词点击
厦门的城中村现有居住人口227万人,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市决定实施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截至目前,我市108个城中村现代化治理试点完成投资61.44亿元,培育新业态项目154个,已治理的71个村五成以上集体收入超百万元。我市全面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截至今年11月,改造老旧小区336个、房屋1000栋,惠及4.7万户,实现将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部纳入改造。
>>热力指数
今年以来,包括各大央媒在内的各级媒体全网报道“厦门+城市更新”“厦门+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等关键词的新闻有20367篇
今年以来,在厦门日报语料库,本报关于“城市更新”“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报道共有263篇
厦金大桥(厦门段)施工现场。(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摄)
>>热词点击
投资近400亿元的厦金大桥(厦门段)是省市重点项目,也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高速公路联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起点位于厦门本岛思明区环岛东路与会展北路交叉口,终点设互通接入厦门翔安机场。主线全长约19.736公里,其中跨海段主线长度约14.2公里,是福建省最长的跨海大桥。此外,全市在建轨道交通项目线路总长113公里,预计今年可完成固定投资超200亿元。
今年全市“海、陆、空”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齐头并进,在建的交通项目100个、总投资2725亿元,其中重特大项目9个、总投资2165亿元。
>>热力指数
今年以来,包括各大央媒在内的各级媒体全网报道“厦金大桥”“厦门+重点工程”等关键词的新闻有16272篇
今年以来,在厦门日报语料库,关于“厦金大桥”“重点工程”的报道共有169篇
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台胞服务驿站。(资料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今年以来,厦门以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一批具有厦门辨识度的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首创试验或复制推广,改革热度平均指数位居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一。
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我市率先全国推出10项台胞台企“高效办成一件事”,近万名台胞在厦生活、就业、支付等方面更加便捷,两岸同胞的心灵距离更加贴近。
改革与民生同频共振,我市构建“住厦来”品牌体系,让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做到在厦居民“保基本”,来厦青年“有得住”,留厦人才“住得好”。
>>热力指数
今年以来,包括各大央媒在内的各级媒体全网报道“厦门+改革”“厦门+民生”等关键词的新闻有439034篇
今年以来,在厦门日报语料库,本报关于“改革”的报道共有2468篇
滑动文字查看更多
时光如一棵大树
一年生一轮,一轮又一年
站在2025年即将来临的当口
厦门,如何回答转眼将逝的2024年
清风吹过鹭江,筼筜湖治理的历史佳话飞越千山万水,传向世界,让春天的厦门“很中国”;
凤凰花红满枝头,九八金钥匙再度转动,“投资中国”号角声声,让夏天的厦门“很世界”;
金秋十月,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在厦门回忆筚路蓝缕创业史,展望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光明未来,让秋天的厦门“倍感振奋”。
仲冬时节,厦门翔安机场、厦金大桥(厦门段)、地铁3号线4号线6号线等一大批省市重点工程,快马加鞭,跑出加速度,让冬天的厦门“奋勇争先”。
鹭江道。(资料图/本报记者 张江毅 摄)
这一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厦门解放75周年,在炮火硝烟中诞生的厦门日报创刊75周年,厦门日报策划“75年·75人”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用真情讲述平凡人的不凡,用报道承载城市记忆。
这一年,也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厦门举办系列活动,重温他的历史功绩,怀念他的光辉岁月,更汲取他的精神力量。
2024年10月举行的全球嘉庚系学校联谊活动。(资料图)
这一年,厦门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厦门实践”成为中国生态文明故事的典型缩影,向世界铺展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也为世界海湾型城市的生态保护提供生动范例。
筼筜湖(厦门日报记者 杨进福 摄)
这一年,厦门以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这一年,第24届投洽会成功举办,“海上花园 乐动厦门”文旅供给不断丰富出圈,数十个完成现代化改造的城中村变身“城中景”,“新三样”出口强劲……这一年成绩可圈可点。
向科技要生产力,我市深入实施“苏颂工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向项目要强动能,厦金大桥(厦门段)和厦门翔安机场等重点工程加速推进,链接起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可能。
向产业要增长点,制造业投资大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年预计增长9%,增幅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产业大幅增长,软件信息产业等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壮大成势,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一批新赛道产业加快集聚……
厦门天马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车间。(资料图/厦门日报记者 王火炎 摄)
这一年,从大的时局来说,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城市进程来说,厦门正全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能转换;从发展规律来说,转型升级所带来的变化需要时间,人们的获得感往往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一切,都使得眼下的这一年并不轻松——很多人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这些回答,是昨天奋斗时光的回馈,也是明天新岁新程的回忆——忘不了的才是真生命。这些回答,是我们努力生活的回应,也是接续奋斗的回响——靠实干才能成就美好。
(厦门日报记者 杨进福摄)
500年前,明代杰出思想家王阳明说,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这位大儒说,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悬想、担忧、疑惑、迷惘,都没有益处。只要花时间下功夫,去栽培去劳作,何愁它不开枝散叶、不开花结果?500年后,非洲女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一番箴言式的话语,成为大音希声般的回声: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杨炯
编辑:林聿晶 值班主编:林燕贞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