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牌观察报
专业品牌经理人的首席优质读本!专注品牌资讯,聚焦品牌案例、故事,解读品牌人物、事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西省邮政管理局  ·  江西卫视:快递进村 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 ·  2 天前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  ·  中央网信办发布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 ... ·  2 天前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  ·  中央网信办发布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 ... ·  2 天前  
申妈的妹子圈  ·  阿里第三季度营收2801亿,超市场预期 ·  3 天前  
申妈的妹子圈  ·  阿里第三季度营收2801亿,超市场预期 ·  3 天前  
青岛新闻网  ·  本科毕业6年半!他已任985高校博导 ·  3 天前  
青岛新闻网  ·  本科毕业6年半!他已任985高校博导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品牌观察报

1元的冰露,被农夫山泉小绿瓶击垮

品牌观察报  · 公众号  ·  · 2024-09-25 14:5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冰露这一饮用水品牌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瓶装水市场中逐渐淡出大众视线。文章分析了冰露面临的各种挑战,包括价格压力、市场定位、品牌形象等。同时,也提到了其他品牌如农夫山泉、康师傅等在瓶装水市场的竞争策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冰露面临市场竞争压力

随着瓶装水市场竞争的加剧,冰露等低价品牌面临着来自其他品牌的竞争压力。农夫山泉、康师傅等品牌通过不断创新和营销策略,蚕食着冰露的市场份额。

关键观点2: 冰露的品牌形象问题

冰露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被认为是便宜、低端、瓶身一捏就软。这种品牌形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导致冰露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关键观点3: 瓶装水市场的价格变化

随着瓶装水市场的发展,价格逐渐多样化。过去几年,一元水的市场主要由少数品牌占据,但现在瓶装水市场热闹起来,连曾经稳定的农夫山泉红瓶和怡宝纯净水价格也下降。这种价格变化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关键观点4: 冰露的应对策略

面对市场竞争和品牌形象问题,冰露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策略。例如通过推出新产品、加强品牌营销、提高产品质量等方式来重塑品牌形象,并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正文


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送你 《135本品牌营销必读书》

作者 | Sunnyue 来源 | 首席品牌观察


冰露,那个曾经在饮用水市场掀起一阵旋风的品牌,以亲民的价格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青睐。

不仅价格实惠,而且还有个独特的乐趣——喝完之后,瓶子可以轻松扭成麻花状,发射出“空气炮”。

图源: 小红书

不管相隔多远,普天之下玩法相通,小时候的我们也许都曾用冰露瓶子来玩过喷射瓶盖的游戏。

毕竟就冰露的包装很薄,别的饮用水包装还真玩不出这个花样。

要知道,瓶装水最大的成本就是瓶子。

然而在包装上成本更低的冰露怎么逐渐淡出大众视线,甚至传出利润太低,即将成为被放弃的版块?



农夫山泉小绿瓶,挤走了冰露


随着处暑和三伏天的离去,瓶装水市场的价格战却愈发激烈。

走进超市,你会发现曾经的12瓶装9.9元的瓶装水已经不再只是农夫山泉绿瓶的专利。

娃哈哈、康师傅、纯悦、纯水乐等大品牌,以及众多中小品牌和商超自营品牌都加入了这场价格战。

就连之前价格稳定的农夫山泉红瓶和怡宝纯净水,现在也以12.8元一箱的价格出售,单瓶价格降至1元。



“瓶装水重回1元时代”似乎成了今年水战的主旋律。

过去几年,1元水市场主要由今麦郎蓝标水、可口可乐旗下的冰露纯净水等少数品牌占据。

现在的瓶装水市场虽然很热闹,但像冰露这种“奇葩”反倒稀缺了起来。

瓶装水行业曾诞生过两位首富,娃哈哈的宗庆后和农夫山泉的钟睒睒。

他们虽然并非仅靠卖水成为首富,但瓶装水无疑是他们商业版图中重要的一环。


或许是看中了瓶装水行业的高利润,近年来许多品牌纷纷跨界进入这一市场。

新推出的矿泉水大多定价在2-3元之间,甚至有些专为婴儿设计的“婴儿水”价格高达8-10元。

图源: 小红书


元气森林的有矿矿泉水最初以5元的价格推出,试图引发市场震动,但销量不佳后价格也回落至3元左右。

图源: 元气森林官网


虽然并不是在反对高价瓶装水,毕竟消费能力因人而异;

但真正让人担忧的是,随着中高端饮用水市场的扩大,像冰露这样的“一元水”可能会逐渐从便利店的货架上消失。


图源: 京东


之前推测故意拿来低价开打价格战的农夫山泉小绿瓶,到底还是把在低端定位存活的冰露给挤了出去。

冰露因利润低经销商都不愿意进货,导致销量低,进而使得水厂成本上升,无利可图,甚至亏损。


农夫山泉之所以能保持高利润,是因为其销量巨大,销量越高,成本越低。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一些曾经的平价商品正在逐渐退出我们的视线。

这不仅是价格的问题,更是市场选择和消费趋势的反映。



价格锚定的低端形象

深入人心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连水都开始讲究品牌和品质了。

一直以来,大众对冰露的主流印象就是便宜、低端、瓶身一捏就软,以及经常在酒店见到、“免费的,就别挑了”。

一捏就软的瓶身,肯定不适合放在一千多一晚的高档酒店。

现在冰露多数会被放在在经济型连锁酒店、厂矿企业、低端食杂店、工地和城郊乡镇市场等特定消费场景中。

冰露的低价策略虽然曾经让它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但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饮用水。

图源: 微博


冰露的廉价形象,则似乎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再来看看冰露的竞争对手们,康师傅和娃哈哈早已从1元涨到了1.5元,而冰露却一直坚守着它的价格底线。

记得十几年前冰露就是这个包装,而且就卖一块,当时农夫之类的已经卖到1.5-2元了,百岁山出道即“巅峰”,有些超市卖到3.5-5块。


但是冰露很难买到,原因就在于厂家把利润降低,消费者能得到实惠,但对于永远绕不过的经销商和零售商来说,利润太低都不愿意卖。

卖2块能赚1.2,还不愁卖,为啥要卖1块的?


最早冰露是以经销商订货产品搭赠形式推出的,那经销商就得想办法把这些搭赠消化掉。

之后,这款产品以不同形式走向大众铺满全渠道。

那个时候1元的廉价空间既能快速打开市场,还能让消费者记住产品名称。

毕竟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2元价格带的市场潜力已经逐渐显现,成为品牌争夺的新焦点。

图源: 小红书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水不再只是看价格,而是更多地考虑水质、口感和包装。

冰露饮用水除了基本的水成分外,还添加了硫酸镁和氯化钾。

虽然这些添加剂的作用主要是调节饮用水的口味,但在追求品质的今天,已经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冰露的低端形象在市场中也显得格格不入。



与时代渐行渐远

冰露终退场


冰露,作为可口可乐旗下的低端水品牌,于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凭借其低廉的价格和可口可乐的品牌背书,冰露迅速占领了中国低端瓶装水市场。

在短短几年内,冰露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了7%,成为了低端市场的佼佼者。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瓶装水市场的风云变幻,冰露似乎逐渐失去了它的锋芒。

图源: 小红书


农夫山泉、怡宝等本土品牌,通过不断的创新和营销策略,一步步蚕食着冰露的市场份额。

而冰露,似乎还停留在那个年代,产品单一,缺乏创新,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可能会有人好奇为什么包装水行业不像别的东西那样越便宜越好卖。

这是因为“价差效应”的存在,就是说有时候产品的价格差距越大,反而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对于那些怀念1元冰露的朋友们,你们的心情我懂。

为了重塑品牌形象,可口可乐推出了2元的纯悦和更高价位的悦活,试图在中高端市场中分一杯羹。


然而冰露面临的挑战远不止于此,成本控制一直是1元水的硬伤。

在除去水源、包装、物流成本及渠道费用后,1元水的利润空间变得十分有限。

时至今日,很多地方的冰露仍旧是由代工厂生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