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科院物理所
物理所科研动态和综合新闻;物理学前沿和科学传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科院物理所  ·  物理学的视角看《舌尖上的中国》 ·  3 天前  
环球物理  ·  【物理单位】19个物理单位的来源 ·  4 天前  
环球物理  ·  【物理试卷】2025央视春晚隐藏的物理考点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科院物理所

(CH₃NH₃)₄InCl₇单晶中的偶极玻璃态和类玻色子峰 | 进展

中科院物理所  · 公众号  · 物理  · 2024-12-05 18:00

正文

晶体内原子的振动行为可以描述为一系列格波,这些格波的能量可以被量子化为声子。在低频区域,晶体的格波行为可近似视为连续介质的弹性波,遵循经典的德拜模型。然而,对于非晶态物质(即结构玻璃),其低频振动总是偏离德拜模型,并出现态密度过剩的现象。 这种反常特征被称为玻色子峰(Boson peak), 通常被视为非晶材料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除了结构玻璃外,当某种序参量(如磁矩或晶格应变)呈现无序状态时,晶体中同样会出现玻色子峰。例如,自旋玻璃中的磁玻色子峰以及应变玻璃中由横向声子模软化所引发的类玻色子峰。尽管在一些电偶极无序的材料中,如弛豫铁电体,也观察到了低温比热异常的现象,但由于这些材料中同时混杂了结构无序的干扰, 因此 至今尚不清楚纯净偶极玻璃态(Dipole glass)中是否也会出现玻色子峰。

近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实验室A02课题组的博士生 刘兆龙 ,在 陈小龙 研究员和 金士锋 副研究员的指导下,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 高玉瑞 研究员等合作, 在结构高度有序的 (CH NH ) InCl 单晶中,观测到了类玻色子峰现象。单晶衍射、电荷密度分析和变温拉曼测试等数据均表明, (CH NH ) InCl 材料的晶体结构(空间群为 Pn )高度有序。 其中, CH NH 分子上氢原子的电荷均清晰可见,但结构中1/7的Cl离子未直接成键。对 (CH NH ) InCl 单晶的低温比热测量显示,样品在约7K处出现了明显的类玻色子峰行为。类似于结构玻璃,该绝缘材料的极低温比热拟合中出现了线性项( γ T),并在1K以下出现了由双能级系统(TLS)贡献的比热向上转折现象。 基于结构分析、电极化测量以及DFT计算,研究团队提出,这些未成键Cl离子在7K仍具有极低的无规移动能量势垒(小于 k T),即使小的无规移动(~0.1Å)也可引发偶极子可观的随机变化,导致了晶体内的偶极无序,因此 (CH NH ) InCl 可以被视为一种不存在结构无序的偶极玻璃。 此外,比热数据中出现的TLS线性项和转折的现象表明,隧穿模型在偶极玻璃中也依然有效。该发现不仅为玻色子峰的出现提供了新的起源,还引入了偶极玻璃的一种新形态, 证明在不存在结构无序的系统中,偶极无序仍可作为玻色子峰异常的来源。


图(a) (CH NH ) InCl 晶体结构;(b) C p /T-T关系图;(c) (CH NH ) InCl 的类玻色子峰;(d) TLS现象。

相关研究成果以“ Boson-Peak-Like Anomaly Induced by Dipole Disordered States in (CH NH ) InCl ”为题在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杂志上于2024年11月20日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生 刘兆龙 为第一作者, 陈小龙 研究员、 金士锋 副研究员,国家纳米研究中心 高玉瑞 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物理所 李世亮 研究员,怀柔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SECUF)为相应的实验方面提供了帮助。该工作受到了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

原文链接

编辑:月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1. 万圣节cos最像幽灵的竟然是他?!

2. 震惊,海里发现“远古输送带”,还不止一条!

3. 被它扎手还拔不出来刺儿!就非得用它吗?

4. 地面上出现了蝌蚪状巨洞,还在越变越大,这可不是什么好迹象

5. 坐飞机过安检时擦的小纸片是什么?
6. 人类丢弃的可卡因,让鲨鱼沦为了“瘾君子“,但这只是故事的开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