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空集团(IAG)首席执行官Willie Walsh于2019年3月在欧洲航空协会峰会上表示,欧洲航空交通管制“十分低效,极需恰当的资源和人员配备”。威兹航空首席执行官Jozsef Varadi则形容欧洲的航空交通管制简直“千疮百孔”,并表示经历了去年航班延误时长的极大上升后,预计今年夏季不会有多大改观。
同样也在峰会上发言的欧控组织(Eurocontrol)主席Eamonn Brennan则表示,欧洲空中交通容量方面的压力向来就有被危机化解的历史。每次空域容量无法满足需求时,都会出现危机事件降低需求,缓解压力。他强调目前航空交通管理能力方面存在巨大压力,表示“除非发生重大事件,否则这次我们必会遭遇重挫”。
欧洲空域管理方面的难题在于:一方面需战略性思考空域容量怎样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一方面又由于空管人员罢工等运营问题导致增长受限。
这种需求与空域管理能力的不匹配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不仅会导致航班在空中延误的时长与日俱增(空中延误的时长远高于机场延误),同时还会形成极大的、不必要的二氧化碳排放。
2018年欧洲航班空中延误的时长增长了一倍多,且将进一步恶化
2018年,空中交通网络管理机构欧控组织(Eurocontrol)各成员国上方空域的航班量达到了空前的1100万个,年同比增长了3.8%。
令人震惊的是,2018年航班空中延误时长与2017年相比增长了一倍多,高达1910万分钟,增长了105%。2018年每个航班的空中延误平均时长是1.73分钟,而“欧洲单一天空计划”的绩效目标是缩短至0.5分钟。
欧控组织的模型在考虑到航班延误的所有原因(即不只纳入空中延误)后,预测2040年夏季整个欧洲航空网络的延误时长将从每个航班12分钟猛增到20分钟。
2024年欧洲每日航班量将增长1.5万个
据欧控组织根据其中央场景做出的预测显示,2040年欧洲航班量将增长至1620万。
预计2024年欧洲的航班量将比2017年高出53%,即平均每年增长1.9%。这意味着每天将多出1.5万个航班。其中航班增长量预计最高的将是土耳其、德国、法国和英国(见以下图表)。
欧洲各国每日航班增长量:2040年对比2017年
来源:欧控组织
虽然年均1.9%的增长与1998年至2008年的20年(这期间航班量增长了一倍,年均增长率为3.5%)相比较缓慢,却会导致欧洲在空中交通管理能力方面承受巨大压力。
欧控的模型包含四个增长场景
·
其中最有可能实现的场景,称作“监管与增长并行”,到2040年航班量将达1620万,依据的是为了在需求和环境可持续因素之间达成平衡而调节后的温和增长。
·
增长较高的场景,即“全球增长”,指欧洲航班量将加速增长,2040年达到1950万个,并由技术来缓解可持续性方面的难题。
·
“愉快的本土主义”场景指欧洲各国日益参与地区以内的贸易,欧洲人更多是在地区内出行,2040年的航班量将为1490万。
·
“松散化世界”场景则模拟了较紧张的全球局势,削弱了全球化,2040年欧洲航班量将只有1190万。
空中延误时长远超机场延误的时长
2018年延误时长的剧增,是欧洲空中交通管制压力巨大的鲜明写照。其实,过去十年里,欧洲整个航空系统只有一次接近过“欧洲单一天空计划”设定的每个航班仅延误0.5分钟的指标。
2013年,欧洲平均每个航班的空中延误时长是0.53分钟,与2010年的2.02分钟相比有极大缩短。然而,自2013年以来,延误时长每年都在加大(见以下图表)。
除空中延误外,机场延误也是航班晚点的一大原因。2013年机场延误时长也处于一个低值,每个航班仅为0.39分钟。此后便一路攀升。而2018年每个航班的机场延误时长为0.60分钟,已是连续三年下滑的成果。
此外,空中延误时长几乎是机场平均延误时长的三倍。机场基础设施显然是整个民航运力受限的一大重要因素,但空中交通管理能力低下却导致越来越多航班延误。
每个航班平均延误时长:2009-2018
来源:欧控组织
空域管理能力因低效而无法满足需求
2013年以来空中延误时长的急速增长,原因在于比原计划少开放了一些空域扇区,导致实际的空中交通管理能力无法赶上航班量每年3%的平均增长。
这其中存在着一系列因素,包括缺乏人手、需求的意外增长,有时也由于员工部署情况欠佳。同时,一些区域的管制中心缺乏有效的缓解措施,更是雪上加霜。此外,恶劣天气和空管人员罢工也使得2013年以来整个网络频频遭遇中断。
由欧控组织管理的欧洲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包括65个区域管制中心,且工作效率各有不同。空域扇区的管理效率由于各国之间的边境线而受限,专门用于弱化各区块内边境线的功能性空域区也几乎没发挥什么积极的作用。此外,相关技术发展也较迟缓,同时欧盟进行的相关研究针对性也不怎么强。
2018年延误情况本可能更严重
欧控组织作为欧洲空中交通网络的管理机构,于2017年底开始与各国空中导航服务提供商合作推出一些缓解措施。其中包括变更航班线路,将其引导至仍具备一定容量的空域。这样的缓解措施要求欧控组织、各国空中导航服务提供商和航企之间要以前所未有的紧密度展开合作。
据欧控组织称,此类缓解措施令欧洲航班总延误时长减少了500多万分钟。也就是说,若不采取这些措施,2018年的延误时长还将远大于1910万分钟。欧控预计2019年夏季还将采取类似措施,并对去年推出的缓解措施效果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推出一些改进措施。
与此同时,各国空中导航服务提供商也在实施招聘和培训计划,但从开始招聘到认证至少需三年的时间,所以这项措施在2021年或2022年前不会发挥效用。
欧控针对2019年、2020年制定了短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