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ython爱好者社区
人生苦短,我用Python。分享Python相关的技术文章、工具资源、精选课程、视频教程、热点资讯、学习资料等。每天自动更新和推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ython开发者  ·  裁员了,很严重,今年千万别离职 ·  3 天前  
Python开发者  ·  用Python实现十大经典排序算法(附动图) ·  3 天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算法入门手册 ·  5 天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今天面了一个阿里算法女生,当场想给她offer! ·  1 周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拼夕夕在加班和加薪上从不手软。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Python爱好者社区

又一院士被“除名”!院士终生制,没了?

Python爱好者社区  · 公众号  · Python  · 2024-10-28 15:00

正文

转自 | 小木虫

据新华社报道,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11日上午在京闭幕。


经表决,会议通过关于接受龚六堂辞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决定;通过关于撤销肖龙旭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资格的决定。会议追认关于免去李微微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职务,撤销李微微、李健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资格的决定。


据中国工程院官网,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已没有肖龙旭的名字,疑已被工程院撤销院士资格。



公开资料显示,肖龙旭,1962年6月出生于山东寿光,中共党员,导弹武器控制理论与工程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研究院研究员,专业技术一级。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已有7名院士被撤销院士称号

另有1名被带走调查


除了肖龙旭,据不完全统计,已有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被撤销院士称号,他们分别是岳国君、曹耀峰、王安、李宁、孟伟、周国泰,除此外,田伟院士已被带走调查,目前,中国工程院官网仍然挂有田伟简介。


在2023年院士增选过程中,在候选人公示阶段取消存在违规问题的5名候选人资格,在院士大会期间处置涉及22名有效候选人的突发重大举报线索。

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工程院章程》里进一步明确了院士的增选机制和退出机制!


两院章程中的院士增选和退出机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
第二章 院士的产生与退出

第四条 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学部主席团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和学科布局确定增选名额及其分配,报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以下简称院党组)审定。

院士增选实行推荐制。候选人由院士和有关学术团体推荐,经学部主席团审议、院党组审定成为有效候选人。学部主席团可根据国家和学科发展需要设置特别推荐机制。

院士增选包括外部同行专家评审和具有选举权的院士差额选举。

选举产生的新当选院士经学部主席团审核,院党组审定后,报党中央、国务院备案。

院士增选须坚持标准,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对候选人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

第五条 院士可申请放弃院士称号,经学部主席团批准后生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有关规定,院士加入外国国籍后,即为自动放弃院士称号。

院士如有违反科学道德、品行不端等损害院士群体和学部声誉的行为,或因违纪违法受到党纪政务处分、行政或刑事处罚,由学部根据情节轻重对其给予相应处理和处分,报院党组批准。对于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的,由学部主席团决定劝其退出院士队伍或撤销院士称号,报院党组批准,待召开院士大会时予以追认。院党组可向学部主席团提出撤销院士称号的建议。

《中国工程院章程》
第二章 院士

第四条  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院士由选举产生。

第五条  院士的标准和条件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院士。

第六条  院士的义务和权利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遵守本章程;提倡科学精神,积极促进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努力创新,不断作出成绩;弘扬科学家精神,维护科学道德;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学术争鸣;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积极培养人才,推动工程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参加中国工程院及学部的活动,承担中国工程院及学部组织的咨询、评议与评估任务,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参与科普活动。

对国家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决策有建议权;对院士候选人和外籍院士候选人有提名权;在院士会议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受有关待遇。

第七条  对年满80周岁的院士授予资深院士称号。资深院士不担任院及学部的领导职务,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的提名和选举,可以参加院士会议及咨询、评议和学术交流等活动。

第八条  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后进行,并由主席团决定。每次的增选院士名额,由主席团讨论决定。

第九条  院士候选人可通过以下途径提名:

1.本院院士直接提名候选人。

2.中国工程院委托有关学术团体,按规定程序推荐并经过遴选,提名候选人。
主席团可根据国家需要设置特别提名机制。

不受理个人申请院士候选人。

第十条  中国工程院组织外部同行专家对候选人进行评选。评选出的候选人提交院士大会,由全体院士按20%差额无记名投票选出新增选院士。参加大会选举的院士超过全院有投票权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选举有效;获得赞同票数超过投票院士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按各学部增选名额,根据得票数依序当选。

选举结果经院党组审核、主席团审议通过,报党中央、国务院备案,适时向全体院士通报并正式公布。

第十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三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其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规定,院士加入外国国籍后,即为自动放弃院士称号

第十二条  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违反科学道德或品行不端,影响院士群体和中国工程院声誉时,应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劝其放弃院士称号或撤销其院士称号。当院士的个人行为涉及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时,应撤销其院士称号

第十三条  院士本人提出辞去院士称号的辞呈,经主席团审查认可后生效,并通报全体院士。

院士当选,实属不易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

在我国,院士通常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基础科学理论的研究,工程院院士侧重于应用科学。对于各大高校而言,两院院士数量也成为衡量其学术能力与师资力量的重要指标。

我国的院士制度是国家设立的重要人才制度。关于两院院士的增选可谓是“神仙打架”,入选者均是在中国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做出重大、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2023年新当选院士颁证仪式暨学习座谈会 图源:中国科学院

院士增选要经过初选、第二轮评审、确定候选人以及全体院士投票等步骤,每次增选名额有限,竞争激烈,每一轮筛选都会有一部分人“铩羽而归”,如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评审,有效候选人577位,而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共235人,这意味着有342名有效候选人在第一轮评审中落选。而到了终选环节,获得赞同票数超过投票院士人数一半的候选人,才能正式当选。且根据规定,如果连续三次成为院士有效候选人而未能成功当选,需要停止推荐一次。

因此,除了在学术上取得巨大成就本就需要时间的磨砺和沉淀外,加上评选过程中的层层筛选,在院士这个群体当中,大多数当选者的年龄要到50岁以后。随着国家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年轻一代的科技人才逐渐成长起来,“70后”院士所占比例逐渐提升。据统计,自“双一流”建设以来,共有16位“70后”当选两院院士。

每一位院士的当选都是相当不易的,除了在学术上取得巨大成就本就需要时间的磨砺和沉淀外,还得经受住评选过程中的层层筛选。

院士劝退,列入章程

院士制度是国家为激励科研工作者而设立的一项重要人才制度,但长久以来,我国院士退出机制尚不完善,出现了诸如“高龄院士退不出”“烟草院士去不掉”等情况。也因为这样,院士称号被人们视为“铁称号”和“终身荣誉”,院士头衔成为各地竞相追逐的“技术资源”。

2021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在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报告中直指院士群体中的各类乱象表示“极个别院士的不端行为,损害了院士群体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在完善院士退出机制方面,李晓红在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制定院士行为“负面清单”,对违反学术道德、违规违纪的现象零容忍,实施停止一定期限内提名权和评审权等处理措施。

实际上,院士退出机制早在2014 年就曾进行过完善。2014年6月,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全体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国工程院章程》(修订案),明确在原来“撤销院士称号”的基础上,增加“院士劝退”制度,即“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违反科学道德或品行不端,严重影响院士群体和工程院声誉时,应劝其放弃院士称号”。2018年5月修订的《中国工程院章程》延续了这个规定。

《中国工程院章程》(2018年5月30日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修订) 图源:中国工程院官网

《中国科学院章程》里也有关于“院士退出”的相关规定:院士有权放弃院士称号。当院士个人行为严重违反科学道德、品行严重不端、严重损害院士群体和学部声誉,劝其放弃院士称号;情节特别严重或危害国家利益、触犯国家法律的,撤销其院士称号。 

《中国科学院章程》(2019年7月25日通过)图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2022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推动完善院士遴选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实行退休退出制度、加强学风作风建设,院士制度不断完善。院士退出制度,正式列入中央文件。

近日,两院院士大会再次修订章程,进一步明确了院士退出制度。院士称号,不再是永久性标签!

人才称号,应回归学术性

近年来,国家多次发文,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

2020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到,规范人才招聘和引进工作,人才成果严格按照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

教育部人事司负责人介绍,人才称号是对人才阶段性学术成就、贡献和影响力的充分肯定,不是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也不是划分人才等级的标准,获得者不享有学术特权。授予和使用人才称号的目的是赋予人才荣誉、使命和责任,为广大人才树立成长标杆,激励和引导人才强化使命担当。



为强化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的责任与使命,引领广大人才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意见》还从加强岗位管理的角度对高校提出要求:加强对人才称号获得者的合同管理,建立健全中期履职报告、聘期考核制度和重要事项报告制度;提出要健全兼职兼薪管理制度,加大对人才“双聘”“多聘”情况的监管力度;完善人才称号退出机制,实现人才计划能进能出。

院士制度改革引发广泛关注的背后,隐含着公众对院士的美好期待。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将对构建风清气正的科创氛围、激发攀登科技高峰的志气和勇气发挥强大的引领作用,使院士标杆更加挺立!

来源:综合自高绩、科研大匠、募格课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官网、新华社、经济观察网、人民网、 澎湃新闻等。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