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卢泓言
且慢。且松。且定。戒急。戒紧。戒躁。降伏此心。唯此一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幸福成长札记  ·  第64天在闲鱼上卖货,先做好长期的事情 ·  11 小时前  
幸福成长札记  ·  第64天在闲鱼上卖货,先做好长期的事情 ·  11 小时前  
媒哥媒体招聘  ·  万达电影招聘实习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卢泓言

巨星之狂与众生之病

卢泓言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0-01-28 20:41

正文

我对篮球和科比都缺乏兴趣。可正如此才能没有情绪的看待巨星之死。朋友圈里的科比粉丝都在热烈怀念。但少有人过问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更没人去为那个陪葬的十三岁女儿发问。

这是巨星的荣耀。还是巨星的悲伤。

科比死于私人直升机坠毁。实际上我们每年都会听到私人直升机坠毁。这些人非富即贵。不过像芒格这样的人就不会遇到这种不幸。人活得长总是有其道理的。

有人曾经问芒格。你有私人飞机。可为什么总是去商用机场经历那么多麻烦呢。

芒格说。第一。一个人坐专机太浪费油。第二。我觉得坐商用飞机更安全。第三。我一辈子想要做的是融入普通人的生活。而不是因为有了钱而失去了跟世界的联系。

关于商用飞机更安全我搜到一个数据。二零一五年美国直升机每二万飞行小时有一起事故。现代民航每二百五十万飞行小时才有一起。相差一百多倍。最近一起直升机坠机是本月初在台湾。几个军方高层死了。

让科比具有芒格的思维和天性当然不可能。四十岁运动天才跟九十岁投资家需要不一样的素质。

目前已经有的坠机事实包括。

第一。当地大雾。能见度非常差。当地警方称天气状况不符合飞行标准。其空中支援部队已于当天早上停飞直升机。

第二。这架直升机是科比私人所有。自然听从科比的决定。直升机在当时情况下采取了一种“特殊飞行规则”。我理解为应对不利环境的方式。

第三。直升机在很低的高度盘旋了多次。可能是为了等待大雾散去。但没等到大雾散去而强飞。然后遇到更大的雾。转而向南飞行。这是致命的选择。他靠近了一个山区地带。坠毁在这里。

我不知道。科比在选择冒雾飞行时脑袋里是不是闪过以往比赛的现场。他在自述里形容。“听着观众席上山呼海啸。你成为埋葬对手的英雄。”

球场上他不可能等到百分之百可靠时才出手。他需要在千钧一发时顶着全场压力强势出手。然后他一次次成功了。冒险展示他的能力。带给他荣耀和信心。

在昨天早晨。可能科比的肾上腺素飙升。他既然一次次的“埋葬对手”。自然也可以在此时此地无惧大雾。

看一下科比的曼巴精神。曼巴是非洲草原上毒性最烈的蛇。“永不言弃”是科比自己给的定义。不放弃、不逃遁、忍辱负重。在困难中创造奇迹。

坠机为曼巴精神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科比的自述里。“你要么猎杀。要么被猎杀。”好吧。既然他已经至少在言辞上承认了有被猎杀的可能。

我记得有人在泰森被判强奸入狱后对他做了一个评价。你不能期望一个人在拳台上做一头野兽。而在平常生活里又同时是一个谦谦君子。这是不可能的。泰森需要为他的天性和荣耀付出代价。

科比当然也如此。没人能一直创造奇迹。没人可以只猎杀而不被猎杀。这是天道。

不过我对篮球巨星的期望要比一个拳手稍微多一点。篮球是一个集体运动。你需要更有谋略、更冷静。更何况教练科比现在是坐在赛场旁边运筹帷幄的人。是坐在他身旁的女儿的父亲。

一个本质的区别是。赛场是一个有限游戏。而生活是一场无限游戏。在球场上犯规没啥大不了的。而在直升机上犯规就可能死掉。在球场上跟腱断裂而不再能打球。但生活会继续。而在现实里你真的可能死掉。游戏彻底结束。科比确实死掉了。

孙正义是另一个胆大包天的冒险者。但目前为止他的冒险都在有限游戏里。就算把沙特王储的钱都亏光了。他也可以富足安定的活着。而活着就可能东山再起。

人活得长真是有其道理的。

九十六岁的芒格说。“对待大危险,我总是离得越远越好。别人却是只要不掉进去,贴得越近越好。我觉得太悬了。曾经有一群漂流者,他们要挑战亚伦急流 (Aaron Rapids)。他们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高手。亚伦急流的漩涡特别大,他们挑战的欲望反而更强了。结果全都死了。我觉得他们死了很正常。”

冒大雾强飞的直升机掉下来也很正常。

不过我设想。如果去问科比。是冒险而亡还是谨慎而活。是“勇于敢则杀”还是“勇于不敢则活”。我们不知道他怎么选。但其实冒险而亡会是很多人的选择。有些人就是那样的天性。他们觉得谨慎的活着是一种平庸。他们接受死亡是冒险的代价。

不过问题在于。他们只能在活着的时候回答这个问题。谁都不知道他们临死那一刻是如何回答。还没经历过死亡的人其实无法真正明白死到底是什么。

至于科比。还有最后一个致命的追问。如果这架直升机上只有科比一个人以及他那群同样热爱冒险的队友。他们当然有坚持冒险的权力。但这架直升机上还有科比十三岁的女儿。他为自己的女儿同样选择了冒险。

据说这趟直升机正是科比带着女儿去参加篮球训练。我听到这一点真是五味杂陈。

由于科比的光环。这个练篮球的女儿“万千宠爱于一身”。你可以在网上搜到很多媒体拍的照片。说她要继续科比的传奇。能够由科比带着、坐着直升机去训练现场。多么高光的时刻、充满遐想的未来。

可故事噶然而止。他们都死了。两个一直处于聚光灯下的传奇都没了。

由于有这个女儿的存在。科比表面上选择了冒险。而实际上他只是侥幸而已。

我不会相信一个父亲会把女儿置于一个巨大的未知的风险里。尤其她只有十三岁。所以科比在选择冒雾强飞的当时。可能只是处于一种惯性的抗争模式里。他妄想能搞定一切对手。他把自然当成了球场。

这个天才巨星的“活”堪称伟大。但他的“死”不应该还是被妆扮成伟大。这个死是一场可怕的过失。

我看见粉丝的反应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

第一种。粉丝把科比的死称为“天妒英才”。多么狂妄。全无敬畏之心。这样的粉丝跟科比有着一样的性格缺陷。也许正因为此他们才相互满足。

第二种。正如李承鹏在悼念文章里说“巨星纷纷离去、聚往天堂。留下人类平庸度日。”我就奇怪了。难道天堂里都是一群莽夫吗。难道与世无争、岁月静好就是平庸吗。

可能。正是粉丝那种对赢家通杀的非理性的狂热追捧。才滋养了天才巨星的不可一世。巨星之横死跟粉丝之迷恋。正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