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信湖北
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网信湖北

春风浩荡满目新——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述评

网信湖北  · 公众号  ·  · 2025-03-25 11:13

正文

点蓝色字关注 “网信湖北”


春风浩荡满目新
——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述评
2025年2月17日,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却是暖意融融、春意盎然。
这是时隔七年再一次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和民营企业家面对面,倾听他们的心声,对民营企业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勉励企业“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等多作贡献。
现场的参会代表,有在传统产业长期深耕的,也有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异军突起的,还有在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崭露头角的民营企业负责人。他们的奋进足迹,生动映照了今日中国数字经济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风浩荡,生机勃发。
电商平台上,亿万消费者指尖滑动,催生了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云计算中心,海量数据奔腾不息,支撑起无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车间,机器人与流水线工人默契协作,书写着“中国智造”的新传奇。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由2012年的11.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元,11年间规模扩张了3.8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紧紧抓住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洞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5年2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图/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敏锐把握信息时代发展机遇,擘画数字经济发展蓝图
世界发展规律表明,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无不经历从速度到质量的整体转变。
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2012年,中国发展又一次站在关键节点。经济增长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传统人口红利逐步减少,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突出。
我们要走向何方?这是摆在决策者面前最大的经济命题。
面对种种质疑忧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密集调研,冷静观察,缜密思考,深入研究,对中国经济形势作出全新的判断——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的概念。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换,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
在这场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大变革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寄予殷切期望。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系统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九个趋势性变化,指出“互联网技术加快发展,创新方式层出不穷,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
2016年4月,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应该也能够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深刻洞察,基于对信息时代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基于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深刻体悟,作出了发展数字经济的历史性决策。
“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2016年10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发现“在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生局部断裂”,总书记敏锐指出“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将数字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决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国家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先导力量,具有全局性、引领性作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这标志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放眼全球,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经济格局,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各国竞相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出台鼓励政策,以在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中占据主导权、争取发展权、抢占制高点。紧紧抓住数字技术变革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关系到我国能否掌握发展主动权,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敏锐洞察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新的重大实践问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作出科学判断——
“综合判断,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2021年10月18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发展数字经济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揭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擘画了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路径,是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抓住历史机遇。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产业变革始终伴随着经济与先进技术的融合。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颠覆性的科技革新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跃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
数字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作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大战略部署。
2016年4月,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2017年12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18年4月,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指明了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方法与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我们党不懈探索数字经济发展规律而形成的重大成果,是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智慧结晶。我国数字经济也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迎来新发展。
击鼓催征,踔厉奋发。
《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先后出台,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五篇以“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为题,对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等作出战略安排,数字经济由此成为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印发,明确将“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纳入“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中;
组建国家数据局,统筹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
一次次关键处落子,彼此连接成势,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迈向新阶段。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居全球第一;一批网信企业跻身世界前列;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激发数字活力,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进’的步伐坚实有力。”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创新能力有新提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
这些成果,记录下我们的奋斗足迹,映照出一幅由创新与变革共同绘就的壮丽图景。
信心和希望,正在春天里生长。
发展底座不断夯实——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进程中,数字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5,4,3,2,1,点火!”2024年9月,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两颗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收官,意味着中国人独立自主建设的北斗系统进入发展新征程。
“比超算快千万亿倍。”2025年3月,中国科学家成功构建目前最高水准超导量子计算机——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再次打破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世界纪录。
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我国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不断涌现,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技术的协同攻关力度持续加大,基础性、通用性技术研发实现创新突破;一批具有前瞻性、原创性、引领性的区块链科技创新成果形成并实现落地转化;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超算数量位列全球第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宽带和5G网络······
一系列新跨越、新突破,彰显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基础底座不断夯实。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数字经济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步伐,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在重庆,西部最大的数字经济产业园——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内,5000多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企业犹如满天繁星闪耀,汇聚起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
沿长江而下,湖北武汉,把握“光”“芯”“屏”等领域领先优势,加速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建成数字经济产业园区30家。
向东看,潮涌长三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