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国都市报  ·  降温+降雨!7日起,冷空气将影响海南→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

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臭车?平台道歉引热议!专家这样说

人民日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12-24 14:27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围绕网约车异味问题展开讨论,先后有乘客吐槽、网红发布视频、滴滴出行道歉并开展治理专项、专家释疑等多个环节。问题涉及网约车异味的来源和解决方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乘客吐槽网约车异味过大引起社会关注。

乘客表示网约车存在头油味、皮革味、汽油味等,影响乘车体验。

关键观点2: 滴滴出行就网约车异味问题道歉并开展治理专项。

滴滴表示歉意,并采取多种方法改善,如上线拉黑异味车功能、对司机服务开展正向激励考核等。

关键观点3: 专家解析网约车异味来源。

专家指出网约车异味来源包括塑料、皮革等零部件味道、车内加工材料化学药剂味道、司机和乘客卫生状况、车内吸烟行为、微生物和未及时清理的车载空调等。

关键观点4: 解决网约车异味的方法。

专家提醒,解决网约车异味问题的方法包括勤打扫、勤通风等。


正文

去年冬天,网友吐槽“打网约车就像钻进司机的被窝”引起不少乘客的共鸣; 到了今年,电影《好东西》中的一句台词“快车太臭”,又一次引发了大众的讨论。

近日,粉丝量超过150万的某网红发布了一则吐槽网约车异味过大的视频。他表示: “打到一辆臭车,开窗户冷,关窗户臭。头油味+皮革味+汽油味+暖风一哄,直奔天灵盖,晕车buff拉满。”

该视频下近5000条评论,几乎都表示有类似的打车经历。




滴滴道歉:非常抱歉和惭愧


12月23日晚, “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车了” 话题词冲上热搜。对此,滴滴出行道歉。

“进入冬季,司机师傅们为保证车内温暖,车辆开窗次数减少,我们也因此收到很多用户反馈打到‘臭车’,吐槽车内异味;同时司机师傅们长时间接单服务,在车里也很不容易。 我们非常抱歉和惭愧,没能为大家提供一个相对清新的出行环境,影响了大家的用车体验。

目前,滴滴正开展“异味车”治理专项,通过上线拉黑异味车功能、对车内空气差评率较高的司机暂停服务培训学习、对司机服务开展正向激励考核等方法,争取改善大家的用车体验。


很快,滴滴这则声明也冲上了热搜。有网友表示,“罚司机的同时,不如让利给司机,鼓励司机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另有评论表示,“期待后续的表现。”


车内臭味究竟来自哪里?专家释疑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中国”发文称,网约车产生臭味有多重因素导致,一是以塑料、皮革为原材料构成的零部件发散出来的原材料味道,二是车内加工材料的化学药剂散发的味道。


司机和乘客也是臭味的重要贡献者, 司机本人的卫生状况、常见的车内吸烟行为、车内的微生物和没有及时清理的车载空调,都是重要因素, 大量积聚的微生物和它们分解有机物形成的分泌物们形成了一股杂糅着霉味、臭鸡蛋味、脏袜子味、鱼腥味的复杂味道,闻久了甚至可能让人呼吸急促、头晕眼花。


异味能否解决?“科普中国”提醒, 勤打扫、勤通风是解决味道的可行方法。 在冬天,地铁和公交的味道或许比网约车更甚。



来源: 中国青年报,综合九派新闻、第一财经、科普中国等

本期编辑:胡程远、朱田恬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