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潮沉思录
这里是一个公开陈述和议论的公众号,在这里,我们容纳不同的意见,尊重独立发言的精神,尊重言之有物的内容。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百事在中国赚钱越来越难 ·  9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DeepSeek回应出现假冒账号 ·  昨天  
界面新闻  ·  泰国正式对泰缅边境的缅甸地区断电 ·  2 天前  
阑夕  ·  他甚至还有时间干这个。。。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潮沉思录

“亲爱的用户,我是你爹”

新潮沉思录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8-09-08 18:56

正文

文 | 连殳 双瞳


近期文章导读:

在新时代的幻象中沉思

地缘理论下的两次世界大战和中国崛起

“美国例外”是一种宗教信仰


现代人崇拜创新,因为创新往往意味着更高的生产力,意味着全新的投资机会,意味着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启动,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我毁灭的命运被推迟(也就是俗称的给资本主义续命)。对一个底子薄、包袱重、水深石头少的后发大国而言,要想实现经济发展的新旧产能转换、让L型走势尽早触底企稳(也就是俗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然而创新无法一蹴而就。以对当今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工业革命为例,其成功建立在过去数千年来封建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基础上,更不要说为了使得工业革命能够顺利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世界范围内产生多少血泪了。我们在过去的一些“特殊人群”的口中经常听到“他们拥有没有被欺负过的眼神”,当然了,作为先发国家的国民,在尚未有如今盛行的某些概念的时候以席卷之势完成了原始累积,而由此得来的全面优势(资金,技术,技术人才,舆论支持)自然能让他们成为欺负别人的人。习惯于欺负别人的人又怎么会有“受过欺负的眼神”呢?


相对的,后发国家不仅没有这些优势,还要面对着由外而内的种种困境——技术封锁、以自由贸易为名的倾销、因丧失主权而不得不签订的不平等协议……仅仅为了突破这些外部因素就已经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种种内部问题更是尾大不掉。


所以国家鼓励创新,鼓励弯道超车。创新和弯道超车在我国很多领域起到了正面效果,又在很多领域变成了资本游戏。当前资本游戏最繁荣的地方,莫过于互联网行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为实现我国快速进入信息时代做出了贡献,使中国一跃成为互联网大国,然而也在资本的催动下为国人贡献了无数精神钙片,以至于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万物皆可“P2P”、“O2O”、“区块链”的国家战略。优渥的薪酬、俯拾皆是的风口和一夜暴富的迷梦吸引了无数青年才俊在互联网行业挥洒青春,即便996到濒临猝死,仍庆幸自己挣脱了在实验室过柱子或是在工厂、工地安全生产的命运。



改变这些青年才俊命运的,除了个人的奋斗,还有历史的行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漂洋过海而来的,还有先进的风险投资理念和一沓沓美金。美元机构落地生根,人民币机构更是野蛮生长。上一秒还在风口吹猪,下一秒便在朋友圈刷屏呼吁大家拥抱一些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伟大技术革命了。吹来吹去,都是为了给资本市场讲一个好故事。几轮投资下来,各路机构站台,美股上市套现,逻辑方能闭环。用户量和“生态”是最受市场先生认可的故事题材,因为它们都是描述同一个事实的修辞方式——垄断。


为了实现垄断,为了攫取垄断后的超额利润,为了践行资本主义的根本逻辑,涌入互联网行业的资本选择用巨额补贴靠烧钱烧出用户、烧死对手、烧出市场。有时候只要把用户烧出来了,竞争双方便能暂时握手言和,从出行到房屋中介再到本地生活服务,莫不如是。归根结底,被羊薅走的毛还要从羊身上加倍薅回来。已经取得垄断地位的互联网出行巨头不久前吹响了涨价的冲锋号,CEO接受采访时提到“还债”二字触动了羊们敏感的神经。


实际上,“让用户还债”是媒体断章取义造出的噱头,受访者的原意是前期的补贴给用户形成了一种低价预期,这个债是对公司发展和盈利而言的。为什么会有债呢?因为互联网行业的投资逻辑就是用高薪聘请人才催熟产品、用补贴吸引用户催熟市场,催熟的副作用便是企业面临来自于投资方的巨大盈利压力、用户面临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来自于产品的巨大风险。以最近风口浪尖上的滴滴为例,由于审核机制宽松、上岗门槛低,网约车为一些或背负债务、或身陷囹圄、或没有更好就业选择的边缘人群提供了经济来源和工作岗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占据网约车垄断地位的滴滴不断的出现各种恶性事件又有什么奇怪的呢?只从女性权益说事虽然不算错,但如果把抗争局限于性别对立和人身攻击,结果只能是"发动群众斗群众"。你很难想象柳传志的女儿会遭遇顺风车性骚扰,我们不会去说柳传志的女儿不是女性,而是去说柳氏一族有资本去彻底隔离边缘人群。


某在互联网上特别知名的公子特别喜欢鼓吹官员下岗就该和普通人一样而自己的狗却能心安理得的去享受私人飞机这样的叙事。他们不是不明白这样的叙事在中国暂时还无法彻底的为大众所认同,而是一种祈愿“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希望。然而,就像宇宙也有其终结一样,这场资本狂欢中,每个人都有一笔迟早要还的债。对于他们而言,这笔债可能尚未到来,或者已经初现端倪。然而笔者并不在乎他们有什么债要还,甚至笔者希望他们能彻底的把欠人民的债还了,但是人家毕竟债多不愁,除了“割韭菜”之外,他们还有一笔债要还,名曰监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