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贵州毕节24岁的小陈
上班6天误触辐射源
导致右手持续腐烂、萎缩
面临截肢风险
近日
小陈更新社媒动态讲述近况
小陈表示自己即将面临截肢,
“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医生这个月手术已经排满了,我的手术是在2025年1月初左右。”
此前,小陈曾透露,入院后自己做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手术,植皮无法存活,备受折磨,但自己还是想提醒大家,
务必当心辐射。
没考证没培训
到公司上班才6天
小伙误触辐射源受伤
今年4月21日,小陈来到山东高密县务工,
从事金属探伤工作,
工作内容是用专业仪器伽马射线探伤机检测焊接过的金属器件是否完好,是否有损伤。事后,小陈才知道从事这种工作需要资质,上岗前还要接受安全培训。
但小陈既没有考过证,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而且因当时活多比较急,老板一开始没有给他签劳动合同。
4月27日上午,他和一位同事在高密户外从事金属探伤工作期间,因有沙粒卡在检测仪器里面,仪器不能正常工作。他们向公司汇报后,
维修师傅在电话里让他拔掉仪器管子检查一下。
“由于对检测仪器不懂,拔管子期间,我误触了检测仪器的辐射源。”小陈说,辐射源本来在仪器的容器里,如果不拔管子,并不会直接接触。
拔管子后,辐射源就暴露出来了。
接触辐射源当天,他并没有特殊的感觉。几天后,他的右手开始红肿,并伴有火辣辣的疼痛感。他赶紧向公司老板反映,老板说没事,让他休息两天。
“休息几天后,我的手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加红肿,痛得睡不着觉。我再次联系老板,老板带我到济南一家职业病医院检查,但什么也没查出来。”
小陈说,打听核辐射相关治疗医院资料后,他决定赴苏州就诊。
5月6日,小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院对他进行了全身检查,此后一直在通过治疗控制辐射造成的伤害。
小陈说,
事发后,他的右手伤得比较严重,左手住院后也开始腐烂、疼痛。
“右手两个手指(中指、食指)已经弯曲,指甲脱落,面临截肢风险。”小陈说。
医生告诉小陈,他的治疗将是一个持久战。因为经过检测,
他身体的辐射指标是正常人的10倍。
“我自己的身体能代谢掉最好,如果代谢不掉,放射元素会持续杀我的细胞,可能导致以后癌变。”
期间,小陈称公司曾承诺就医疗费用支付问题做出安排,但要求他承诺放弃相关维权途径,自己没有答应。
小陈说,
伤害他的辐射是工业辐射的一种,一般用于化工厂、船厂以及核电厂,普通人一般接触不到。他也不知道外包公司是从哪里弄来的这种检测仪器。
小陈表示,在网上发布自己的遭遇,“一是想用我的经历给大家科普一下辐射知识,让大家引以为戒,避免受到同样伤害。”
“二是希望相关部门重视此事,调查清楚外包公司的检测仪器是从哪里来的,对相关行业加强监管,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是希望相关单位切实负起责任,保障我的治疗工作顺利进行。”
此前,潍坊生态环境局高密分局工作人员曾介绍,小陈的事情他们知道,相关部门已在调查处理。
高密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称,经查询,小陈所在公司和小陈本人尚未就此事申报工伤。他称,如果公司给小陈交有五险,工伤申报期限原则是受伤之日起一个月之内;如果未交五险,工伤申报期限是受伤之日起一年之内。当天下午,小陈告诉记者,公司并未给他交五险,下一步,他会联系律师,申报工伤事宜。
小陈的案例并非个案。
2014年5月7日,天津宏迪工程检测发展有限公司在位于浦六北路188号的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院内进行管道探伤作业期间,
丢失用于管道探伤的放射源铱-192一枚,次日报警。
王先生正是被“铱-192”放射源辐射的受害者。当天,他曾意外捡到了这个放射源,并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带回了家。
当时王先生捡到后放进了右裤袋仅仅三个小时,因此受辐射的就是这条大腿。
“里面还有30%的神经没有接好,这里面没有肌肉,全是骨头,原先的肌肉全被挖掉了。”
这起悲剧的发生
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安全生产一定要重视!
特种作业操作需要注意的
安全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
作业人员必须取得
特种行业操作证
。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
安全作业培训
,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作业时要严格
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包括但不限于电气焊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
■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以减少作业过程中可能受到的伤害。
■
避免违章作业
,即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操作,这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