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健康有五大决定因素:父母遗传占15%,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医疗条件占8%,而
生活方式占60%
。
由此看来,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体健康最重要的因素!
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在我们生活中占很大一部分,长期不合理的饮食不仅会给我们带来病痛,更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正确饮食,吃得健康,吃得有智慧,才是上策。
气血是生命之源,都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和我们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
那么,如何要根据自已的气血情况选择适合自已的食物呢?
1、看眼睛:
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如果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清澈明亮、神采奕奕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2、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干燥发白、发青、发红、长斑则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3、看头发:
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
4、看耳朵:
现代人人的耳朵小,看上去越来越僵硬、而且形状上看上去已有些变形。就连孩子和年青人都很少能看到圆润、肥大、饱满的大耳朵了。而这些大耳朵在老人那里却很常见,这说明以前人的身体素质明显强于现代人。
小孩子看耳朵看形态,大人除了形态就主要看后天的情况了,主要看色泽、有无斑点、有无疼痛。如果呈淡淡的粉红色、有光泽、无斑点、无皱纹、饱满则代表气血充足。而暗淡、无光泽代表气血已经下降。如果耳朵萎缩、枯燥、有斑点、皱纹多,它代表了人的气血不足,肾脏功能开始衰竭,你要注意了。
5、摸手的温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
6、看指腹: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7、看青筋:
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说明小时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这种状态已一直延续到了成年后。这类人体质弱,气血两亏。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说明肾气不足。
如果掌心下方接近腕横纹的地方纹路多、深,就代表小时候营养差,体质弱,气血不足。成年后,这类女性易患妇科疾病,男性则易患前列腺肥大、痛风等症。
8、看指甲上的纵纹:
只在成人手上出现,小孩不会有的。当成人手指甲上出现纵纹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这说明身体气血两亏、出现了透支,是肌体衰老的象征。
9、看牙龈:
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身体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速。
我们通过上面9种气血不足的判断法,基本能判断自已是否气血充足,但是到底是
气不足
还是
血不足
,则需要进一步判断。
1、
从运动上看:
如果不爱运动,稍微走几步就会喘,大多为气虚;如果停不下来,有多动症,大多为血虚。
2、
从睡眠上看:
如果睡不着,老是失眠,则是血虚;如果老是觉得睡不够,老是打瞌睡,则是气虚。
3、
从体重上看:
如果体重偏重,胖胖的,大多是气虚;如果体重偏瘦,大多是血虚。
4、
从指甲的半月形上看
: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半月形应该是一只手各有三个,大拇指上,半月形应占指甲面积的1/5,食指、中指应不超过1/5。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半月形不足三个,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说明是气虚为主;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说明是血虚。
5、从例假上看:
如果来例假时间是超过5天以上,说明是血虚为主;如果来例假时间少于5天的,则是气虚为主。例假周期以28天为准,例假提前的是血虚为主,例假推后的是气虚为主。
1、怕冷、手脚冰凉、基础体温低;
2、容易累,不爱动,爬不了高处,累一点呼吸就急促;
3、不爱说话,说话声音弱弱地听不清,像隔着一堵墙;
4、容易胸闷气短;
5、小孩子容易尿床、感冒、身体发育不良等。
1、
皮肤弹性很差,嘴唇和皮肤干燥、粗糙、没有光泽、眼窝凹陷甚至形成溃疡,容易脱发;
2、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烦躁、爱生气,睡觉睡不好,不容易入睡,入睡后容易做梦。还会经常感到头昏、耳鸣、头痛、记忆减退;
3、
厌食、消化不良,总是感觉腹部胀满、容易消化道溃疡、便秘;
4、
身上疼、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疼痛、手足麻木、抽筋;
5、身体抵抗力低,易过敏,易感冒;
6、经常痛经,且容易疲倦、多汗、腿脚抽筋;
7、容易骨质疏松、骨折、骨质增生、身高缩短、驼背、牙痛易出血、牙齿松动脱落。
通过以上学习,大家基本可以判断出自已是气虚还是血虚了,但是有些人通过判断,发现自已气也虚、血也虚,这部分人就是气血双虚的,气血双虚的人就是三种情况:1、家里穷的没饭吃;2、在节食减肥,不吃饭的人;3、是脾胃问题,那么这类人就应该先调理脾胃。
1、
气、血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
血与气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是气的载体,气存在于血中。
3、
若气血双亏,应判断气与血孰强孰弱。若血弱于气,则补血为主;若气弱于血,则补气为主。
那么气虚的人怎么办呢?
或者根据下列食谱烹制补气食物:
山药洗净去皮,拍成糊状,冷水开火将山药糊下锅一起煮,等锅中起大泡套小泡时打入鸡蛋并搅拌,加入切好的葱花,起锅后食用。
将南瓜洗净切块,放入破壁机里,加入少量大米一起打熟后食用。
补血的食物:
-
畜禽类:乌鸡、牛肉、羊肉、动物肝脏(猪肝最佳)
-
水产类:乌贼(墨鱼)、虾
-
蛋类:蛋黄
-
调味品类:红糖
-
花、茶类:枸杞
-
其他:阿胶、当归
或根据下面食谱烹制补血食物:
用料:1个土鸡蛋+15个桂圆干+1包老姜红糖+(3个去核红枣)
做法:隔水炖,水开后小火炖20分钟,当早餐,如不够饱可适量吃点馒头。
脾胃不好的人怎么办?
首先要忌生冷、油腻、辛辣、煎炸以及寒凉食物。建议吃一些细软、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而且要进食温补,调理气血,健脾暖胃,消食导滞,疏肝理气,通畅胃气,调理脾胃一般选择服用田七、蜂蜜为主调制的养胃膏。养胃膏的作用就是疏肝、理气、健脾、暖胃。
需要强调的是,早上起床后,绝对空腹时口服一大口,服完后30分钟内不能吃任何食物,包括水。这是让有效成分直接黏附在胃的表面,空腹时利于消化吸收、温热胃黏膜热、恢复血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