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学人集团
经济学人集团是分析国际商业及时事的主要来源。我们通过报纸杂志,会议商讨及电子服务等各种形式为您提供全方位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学人集团

自由贸易之痛:全球化是否依然利大于弊?

经济学人集团  · 公众号  · 国际 财经  · 2016-10-26 2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关注“经济学人”,欢迎订阅并置顶
全球化意味着贸易、人员和资本在全世界更自由地流动。总体看来,它是否依然是件好事?要深入探寻这个问题,必须考虑近几十年世界经济经历的几次大动荡。身为全球化主要受益者的中国,更应当全面了解富裕国家被抛离职场的产业工人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崛起。


北卡罗来纳州托马斯维尔(Thomasville)的家具制造业一度领跑美国,然而伴随全球化起步,亚洲更便宜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挤掉了美国工人的位置。到2000年代,“一半的厂商都去了中国。”如今,北卡罗来纳州正在寻找新的出路。北卡的例子体现了当今“开放型经济”的希望与代价,但他们只是时代的缩影:那些蓬勃发展的企业也在抱怨贸易协议对美国不利。至于那些较难适应变化的地方,批评声就更强烈。 2001年后的十年中,美国在来自中国的进口激增的冲击下,南部和锈带等地失去了大量的制造业工作岗位,反对自由贸易的情绪反弹。



自由贸易面临的巨大敌意正在重塑政治, 它帮助唐纳德·特朗普出人意料地锁定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席位,也让希拉里·克林顿被迫与她曾经力主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撇清关系。 对于全球化和许多人认为随之而来的那种“既不平等也不稳定的资本主义”,整个西方世界日益弥漫着不安情绪。 六月,英国通过公投决定在成为成员国43年后脱离欧盟。强力支持退欧的包括英国制造业重镇英格兰和威尔士,但最坚定的支持来自于近年来移民人口大幅增加的地方。在欧洲多国,倡导封闭边界、移民限额和贸易壁垒的政党都越来越受欢迎。

有些人认为,富裕国家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跟经济状况没多大关系, 但种种不满确实有其物质基础。 根据白宫智囊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的分析,在美国,每六个没有大学文凭的劳动年龄男性中,就有一个人没有工作。在英国,虽然就业人数达到了历史新高,但工资增长却没有跟上通胀。大多数富裕国家的情况都与此类似:低迷经济中,即使有一点增长也被高薪者拿走了。 这让许多人感觉开放型经济仅对于少数精英有利,但并未能惠及广大群众。 全球化发展遇到的反对声越来越大,连一贯毫无保留欢迎开放经济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们也开始重新考虑。


要全面衡量全球化的利弊,必须考虑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经历的几次大动荡,并思考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真实影响。


即刻订阅《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APP

体验双语版文章 《世界经济:开关盒》




本周主题阅读 · 全球化与自由贸易


本周《经济学人·商论》系列文章梳理了全球化进程中庞杂的作用力,讨论商品、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的影响。文章指出,尽管一体化的全球经济造成的压力常常被低估,但大部分对于经济开放的批评都有误导性。欢迎登录商论App关注以下文章:


  • 《梆梆地跌》 指出英国“硬脱欧”不可取。很多脱欧派人士错误地认为英镑下跌是好事,但近期状况表明他们低估了英国脱离欧盟关税同盟和单一市场的真实代价。

  • 《拯救全球化:复位键》 探讨如何“三管齐下”,让经济自由主义更公平有效。商品、资本和人员的跨境自由流动对贸易双方来说都是创造更多选择和机会的源泉。

  • 《世界上另外十分之一的人如何生活》 关注那些被全球化甩在身后的人:世行本月发布的新报告指出,全球仍然有7.67亿人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如果全球繁荣是经济学的首要关注点,如何减少这个数字就是个重要的问题。

  • 推进贸易自由化越来越难, 《贸易协定:艰难谈判》 分析了TPP和TTIP的失败原因,以及WTO可能的翻身机会。更重要的是,当美国不再积极发挥领导作用时,中国主导的国际贸易协议能否扛起大旗?




拓展阅读 · 为什么产业工人是全球化的输家?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为经济学界理解“自由贸易与工作机会”这个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证明与低工资水平国家进行自由贸易会损害高工资水平国家工人的利益。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撼动了经济学 界的一些传统理念,直至今天仍主导着诸如TPP等贸 易协定的讨论。 点击上方图片 回顾开创性经济学思想第三课《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为什么产业工人是全球化的输家?




限时特惠期间订阅全年商论仅需298元

并可获赠经典合辑《新经济学》

即刻扫码免费下载App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下载《 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App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