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度学习与图网络
关注图网络、图表示学习,最近顶会顶刊动态以及机器学习基本方法,包括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弱监督学习、元学习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方空间  ·  亚洲最大TOD在中国:广州白云站 / ... ·  昨天  
gooood谷德设计网  ·  联合新作|《只此周庄》剧场立面设计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深度学习与图网络

官宣!“最有钱”大学,建香港校区!这个算留学经历吗???

深度学习与图网络  · 公众号  ·  · 2024-02-22 11:43

正文

本文由软科综合整理

一流的湾区建设需要一流的高等教育相配套。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打造教育高地的目标快速推进。


2月18日,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院士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 “深圳大学已率先设立了香港校区, 接下来,将继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开展联合培养、双学位、学分互认等项目,加大鼓励师生参与跨境实习、研究和创新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先行先试,内地高校“落子”香港

对内地高校而言,在港澳“落户”办学机构,输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是一次难得的尝试。


早在2021年,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时任深大校长)在全国两会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深圳大学正在研究在香港设立办学机构。“ 深圳大学是内地距离香港最近的综合性大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200多名港籍学生在深大就读,还有超过1万名深大校友在香港工作,深圳大学也与香港多所大学也都建立了合作的关系。未来,我们希望能在香港建立一个校区,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交换学习的机会,同时通过这个平台也可以加强香港政府、企业和内地的交流,推动一些科研成果在香港的落地和转化。”


李清泉表示,深大香港校区的想法是“双赢”的,一旦落实,将有力推动深港高等教育双向的交流和互动,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内地与香港在高等教育方面,客观存在制度上的差异与壁垒,内地高校在港设立办学机构无疑存在错综复杂的认识问题和法律政策问题, 深圳大学愿意先行先试,做内地高校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此外, 深圳大学陈湘生院士还在香港设立了中国工程院首个香港院士工作站, 对于促进香港和内地在工程、科技等领域的高端人才交流融合具有开创性意义。


内地高校在港澳设立办学机构,既有利于打造国际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构建内地高校引进国际人才新通道,同时也将推动实现内地高校科研成果在港澳的转化,服务港澳产业升级转型。


优势互补,合作办学成果累累

与内地高校到港澳办学还处在探索阶段不同,港澳高校与大湾区城市之间教育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近年来不断拓展,一个重要体现和标志性进展是:港澳与内地的合办高校、合作项目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


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对合作办学的大力支持,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国际联合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趁着春风在这片沃土上“蓬勃生长”。


2005年落地发展的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一直以接轨国际的学术标准、全球范围内的人才吸引为抓手,推动国际一流大学建设,推动大湾区“世界一流大学系统”构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自2014年建校以来,已引进500名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5名和各国院士近30名,在未来智能网络、生命健康、新材料和能源科学等领域已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正在面向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


作为《南沙方案》发布后第一个落成的重大项目及第一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在2022年正式开学,设立一年多来,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功能枢纽先进材料学域主任高平团队发明的多功能超强多孔聚乙烯纳米膜,是世界上唯一的极薄的聚合物纳米薄膜,采用此先进技术的新一代电池隔膜,破解了国家35项“卡脖子”技术中的一个科研难题。


图源: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