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移动互联的时代,经营者究竟应该怎样改变原有观念,审时度势,从根本上契合人类共同体的发展,共赢互利,与自然和谐共存。让我们来分享鲁博士的真知灼见。
宇宙拥有的是“天权”,“天权”造就了地球。此后,地球也就有了“地权”,即自然,有了山河湖泊,有了生命,“地权”接着造就了“人权”。“地权”服从于“天权”,“人权”服从于“地权”。但以前我们一直总以为人是最厉害的,人是自然的主人,把它们的顺序弄反了。
被异化的所有权
“人定胜天”,这个思想提出来本来非常好,但后人理解上有偏差,不是字面的理解,把人放到了自然的对立面。人定胜天的“定”不是“一定”,而是“搞定”。搞定谁?自己!也就是说人要把自己搞定,人的思想不能乱转,不能一切只按照自己的想法。“胜”也不是战胜,而是胜任和担当。整个成语的本意应该是:
如果人把自己搞定了,能真正按照宇宙天地的规律行事,那人就能胜任自然所赋予的责任。
本来自然中的万物都是平等的,但我
们认为自己是高等动物,觉得可以统治地球,结果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报复。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讲过的一句话:人类的技术永远无法解决技术所带来的问题。
这几年雾霾、洪灾等极端环境灾害事件越来越频发。人不断地向自然索取的过程,其实只是人与自然的零和博弈,结果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此时,人类纯粹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在“人权”的基础上,人类创造了一个“用权”——凡是我想用的,都可以要,这时人的“欲”开始膨胀,一发而不可收。
为了满足“欲”,人类还产生了“储存”的概念。老虎冲进人群是为了觅食,吃饱了它就走了,而人采用的是掠杀、抢夺,拿到家后储存起来。后来人们慢慢发现抢的办法不是最有效的,风险太大了,于是“用权”演变成了“有权”,经济学上就叫“产权”。
“有权”的诞生也意味着私有制产生,它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抢夺、战争,使人们通过劳动获得财富。这就产生另一个价值观:有得越多越好,大家开始比富。
本来“有权”是为“用权”服务的,结果却满足了人的占有欲,这就是“有权”的异化。
重农主义思想是在“用权”中产生的,“有权”又促进了重农主义思想的发展,小农经济就是结果之一。“有权”产生了旧的重商主义思想,强调财富要靠储备。这个思想到亚当·斯密的时候发生了变化;亚当·斯密创造了“易权”,“易权”强调所有权的交易,进一步强化了“有权”。
但交易仍然丢掉了“用”的根本,还是为了“有”。交易一发达,每个人占有得越多,对自然索取也越多。但有钱人也没有发现自己变得更幸福,他也要开始“享受”雾霾,他发现东西卖不掉了,产能过剩。穷人活在用权中,富人活在有权中。好比你在海南岛买了个房子,一年只住一个星期,还要雇人管房子,付钱给他,这难道不是你买了套房子给他住?我们把所有权摆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忘掉了拥有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人们还要用营销的手段,拼命把欲望勾引起来,去所谓“开发”需求,创造半空中掉下来的故事。
分享经济时代来了
移动互联兴起之后,强调的已经不是“有权”,而是“享权”。“享权”已经跳出了传统的“用权”概念,之前是“
use it
”,现在是“
enjoy it
”,它的特点是:更强调使用效率和体验。有报导说中国私家车的使用率只有
12%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使用率提高到
50%
、
60%
,然后适当地对车主提供所有权的补偿?这样你会发现城市的拥堵减少了,虽然汽车制造的上游,钢铁、矿业的需求也减少了,从一般经济的角度看是变得萧条了。所以
我们的经济核算方法也要相应改变,不能光用
GDP
,此时衡量经济的指标应该变成“分享度”。
再比如,明天我去美国,家里的房子空着,在美国住宾馆;美国人到中国来,他家的房子空着,在中国住宾馆——两个人都至少浪费了一半。怎么解决?民宿一定会有发展前景,因为通过移动互联,这些资源都会被配对起来,而酒店业一定是会向下走的。所以,滴滴、优步这些新事物我们不得不重视,租赁业会有大发展,因为这种方式处理好了“有权”跟“用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