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东方周刊
有思想的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中国和欧洲霸榜,美国最高排第13” ·  昨天  
IPRdaily  ·  浅谈商业秘密之技术秘密 ·  昨天  
参考消息  ·  39年,中国收获亚冬会100金!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祝贺李方慧!首金来了!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习近平主席宣布哈尔滨亚冬会开幕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东方周刊

绿能澎湃

瞭望东方周刊  · 公众号  ·  · 2025-02-11 07:30

正文


本文刊载于《瞭望东方周刊》(2025年第3期,总第926期),原题为《绿能澎湃》。

文丨《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万宏蕾 编辑顾佳贇


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同时也是争夺新能源产业地位的战略布局,在绿色能源技术上领先,就是获取未来发展主导权的钥匙。


2024年11月29日,湖北宜昌,初冬的长江三峡西陵峡阳光明媚,国内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号行驶在碧波荡漾的西陵峡

“氢舟”已过万重山。2024年12月,在三峡大坝下游江面,一艘蓝白相间的轮船在汽笛声中起航,开启了在三峡库区及三峡和葛洲坝间的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该艘名为“三峡氢舟1”号的船舶,是我国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最高航速可达28公里/小时,续航里程最高可达200公里,具有高环保性、高舒适性和低能耗、低噪音等特点。

2025年1月6日,上海松江区首家虚拟电厂正式启用。在虚拟电厂管理平台上,“运行监测中心”“资源聚合中心”“响应调控中心”等模块正在有序运行。

在位于河北怀来的腾讯自建数据中心,绿电已占到年度用电量的71%。通过三种运行模式的协同和配合,园区实现了全天候电力保障:无论是白天高峰用电,还是夜晚静默时段,绿电都能做到运行流畅,随需而动。

随着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快速推进,“技术就是资源”的趋势愈加明显。科技创新是加快能源转型、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从当前能源发展形势来看,全球能源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低碳转型推动全球能源格局重塑。为实现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的统一,改革创新将逐步成为能源转型的根本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说。

根据2024年8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显示,十年来,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中国能源含“绿”量不断提升。

当前,国内能源科技创新处于高度活跃期。“从能源资源角度上看,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已从资源依赖型转为技术依赖型。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同时也是争夺新能源产业地位的战略布局,在绿色能源技术上领先,就是获取未来发展主导权的钥匙。”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说。

“智”电织网

2025年1月1日,我国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明确鼓励发展智能微电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微电网作为一种创新的能源解决方案,正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在能源转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菲律宾的一家大数据中心,智能微网正为企业全年7×24h不间断供电提供支持。“现在通过我们的微网系统,除了能全部满足企业用电,还有余电供周边社区使用。”上海橙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橙川能源”)董事长刘凤梁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25年元旦期间,橙川能源实验工程师正在做智能微电网模拟实验(上海橙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供图)

智能微电网是一种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能在孤岛状态下独立运行。其核心在于“智能”,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优化算法,实现对各组成部分的实时监控、协调控制和优化调度,从而达到能源的高效利用、可靠供应和经济运行。

“通过我们的系统,客户能看到自己每天节省的金额,由于菲律宾电价上涨,最高时每度电达到人民币1.8元,甚至2元多。看着每天节省的数据,客户非常开心。我们预计这个项目的投资回报时间为4.5年左右。”刘凤梁说,“在国内,以上海奉贤某光伏企业为例,通过我们做的光伏储能改造项目,客户前期总共投资130万元,现在每周大约1万元回报,一年接近50万元收益。”

“目前,我们企业接近90%的办公用电是自发自用。”橙川能源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任宝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风光发电的用电成本高、波动性大、效率低,难以并网,且风光发电售电价格持续走低,我们可以将智能微电网与风光发电系统耦合在一起,根据负载实现稳定输出。风光储智能微网技术,适合全年不间断供电需求的企业,如算力中心、数据中心、冷库、酒店;或用电成本高有节能降耗需求的企业,如工厂、矿山、化工区、学校等。”刘凤梁说。

2024年8月20日在宁夏灵武市白土岗高标准奶牛养殖基地的一家牧场内拍摄的“牧光互补”项目光伏发电站(杨植森/摄)

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微电网不仅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光储充换一体化解决方案,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储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整个社会的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

2023年1月,刚成立的橙川能源搬入上海临港新片区,主要从事新能源行业电化学储能产品研发及商业化生产。2023年8月,企业启动临港产业基地的规划、设计,不到半年时间,已经完成厂房第一条生产线的验证工作。

“企业发展势头很猛,这是一个非常新的产业,我们可以说是这个领域先行的探路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绿色智慧能源公司。”刘凤梁说,“探路意味着可能遇到很多障碍,早期市场还不太了解我们的技术和能够实现的目标,有人甚至怀疑这些新技术是用来立项目骗钱的,现在的情况比两年前好了很多,市场接受度大幅提高。”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作为先行者,目前分这块万亿级市场规模蛋糕的人还不多,有一些同行,都在思考如何将新技术转化为可盈利的项目。”任宝能分析,“我们的优势在于数据量足够大,应用场景足够广泛。我们的团队源代码和整套系统都是自己编写,不使用外部系统,技术质量和价格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产业链的完整性也非常突出。”

橙川能源当下业务除了国内,也拓展到了东南亚、澳大利亚和非洲。企业把“立足中国,面向全球”作为发展战略,正在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短期内我们仍需要根据终端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开发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考虑如何将我们的优势转化为具体产品以满足海外用户需求;长期来看,这是一个智能化产品,我们将继续开发优化能源大模型,让定制化客户的方案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将其制作成模块化、标准化产品。AI技术可以帮助用户的投资收益提高5%到10%。”任宝能说。

“氢”装前行

走进位于江苏无锡市的魔方氢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魔方氢能源”),可以看到生产车间内正在精密制造、严格调试多个型号的核心零部件。这批产品将从无锡市锡山开发区出发,运至全国各地。

“目前,行业达不到完全标准化,燃料电池行业还处于快速发展迭代阶段。客户产品没有完全定型,每年都面临升级——产品性能要升级、寿命要升级、成本要下降等。我们在做设计之初,就会考虑产线升级的可能性;在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中,也会尽可能实现模块化和标准化。比如,把装备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标准件,另一部分则要柔性化生产。”魔方氢能源董事长华周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载体,已崭露头角。氢能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进步,其中燃料电池作为氢能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备受关注。

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魔方氢能源已成为国内燃料电池生产线装备领域的头部企业。据统计,截至2024年,魔方氢能源CVM(电池电压检测器Cell voltage monitor)出货量达3万套,增湿器出货量达1000套。目前,企业已经获得269项已授权和获审理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外观、软件著作权195项。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燃料电池研发的队伍。2015年公司成立,2017年我们着手投入到氢能装备研发制造,2019年批量出货,目前已经为国内30多家氢能企业提供产品服务。”华周发说。

“目前,氢能正处于全产业链技术突破、从研发转入规模化商业化示范应用的关键时期,研发工艺、设备装备、数据量信息量都在积累。”华周发解释说,“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以及成本降低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成本的确是当下氢燃料电池发展的较大瓶颈。”

“降低成本有两个路径,要么直接上量,到了一定规模量级,边际成本会大幅度下降;要么有新的颠覆性技术进步。当然,工艺创新也能带来一定的降本增效。”华周发进一步分析说,“我们首要的任务是从技术和工艺创新的路径来实现降本,同时将这种成果应用到整个行业装备制造效率的提升上去。”

从政策上来看,氢从危化品到新能源的转变意义非凡。“之前因危化品管理模式,加氢站建设受限,运输压强受限,成本高且有诸多不便,限制行业发展,现在把氢列为能源,有望促进整个行业发展。”业内人士分析,从全国范围看,氢能燃料电池赛道正步入发展快车道。

2024年12月,国家以及各地方共出台18条氢能政策。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到 2027 年,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装备支撑和技术推广取得积极进展,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在工业绿色微电网、船舶、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实现示范应用,形成一批氢能交通、发电、储能商业化应用模式。

2024年5月31日,一套液氢工厂解决方案及储运容器演示模型在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里展出(李尕/摄)

“‘氢’装前行不会一蹴而就,但中国企业在技术和成本上已具有优势。”华周发分析,“随着技术进步、国家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完善,燃料电池成本将持续降低,应用场景会更加丰富,氢能行业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点“墨”成金

石墨是一种结晶形碳,六方晶系,为铁墨色至深灰色,质地较软、有滑腻感、可导电。石墨耐腐蚀,与酸、碱等不易反应,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核电领域的关键资源,是我国“战略性矿产”。

2023年11月16日,在位于鹤岗市萝北县的中国五矿集团(黑龙江)石墨产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智慧管控中心内作业(谢剑飞/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IPRdaily  ·  浅谈商业秘密之技术秘密
昨天
参考消息  ·  39年,中国收获亚冬会100金!
3 天前
参考消息  ·  祝贺李方慧!首金来了!
3 天前
参考消息  ·  习近平主席宣布哈尔滨亚冬会开幕
4 天前
半导体照明网  ·  Call for Papers for 14th SSLCHINA
7 年前
二更食堂  ·  找个微胖女朋友的20个好处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