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工智能汽车
高工智能平台旗下专注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市场研究、媒体会议和投融资服务。我们重点关注无人驾驶、车联网、车载交互等汽车智能化浪潮。我们提供企业战略定位、品牌营销、供应链对接、投融资等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米汽车  ·  小米SU7 ... ·  昨天  
比亚迪汽车  ·  比亚迪1月销售300538辆,含乘用车海外销 ... ·  4 天前  
理想汽车  ·  新的一年,向好向前向幸福! ·  3 天前  
高工智能汽车  ·  首发!W/AR-HUD前装搭载率突破15%, ... ·  4 天前  
理想汽车  ·  大年初五,祝大家:财源滚滚,好运连连!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工智能汽车

同比增幅接近3倍!AR HUD规模化之争「火药味」十足

高工智能汽车  · 公众号  · 新能源汽车  · 2024-12-24 17:5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AR HUD市场的爆发性增长、技术趋势和市场竞争情况。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数据表明,AR HUD市场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27年,AR HUD搭载率将超越W HUD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搭载主力。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AR HUD正从高端车型走向中端车型,并有望成为20万元以下价位车型的标配功能。华为带头采用LCoS AR HUD技术,国内供应商纷纷发布基于该技术的产品方案。同时,AR HUD市场仍面临技术标准与兼容性、成本等问题需要解决。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AR HUD市场迎来爆发性增长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数据,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W/AR HUD交付量同比增长51.17%,其中AR HUD的搭载量同比大幅增长288.53%。预测到2027年,AR HUD搭载率将超越W HUD。

关键观点2: 技术趋势与市场竞争情况

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AR HUD正逐渐从高端车型走向中端车型。LCoS技术因具有高对比度、高分辨率等优点,有望成为AR-HUD的主流技术路线。华为带头采用LCoS AR HUD技术,国内供应商如浦创智能、水晶光电等已发布相关产品方案。

关键观点3: AR HUD市场面临挑战

AR HUD市场仍面临技术标准与兼容性、高成本等问题需要解决。供应商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制造优化降低成本,同时推动功能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多样化需求。


正文

AR HUD迎来了市场爆发新周期。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 2024年1-10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W/AR HUD交付264.14万辆,同比增长51.17%; 前装搭载率从上年同期的10.44%进一步提升至14.83%,预计全年将突破15%

其中,1-10月AR HUD搭载交付64.34万辆,同比大幅增长288.53%,接近3倍;贡献占比(W/AR HUD整体市场交付量)从上年同期的9.48%快速提升至24.36%。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 到2027年,AR HUD搭载率或将首次超过W HUD,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搭载主力。

尤其是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AR HUD正逐渐从高端车型走向中端车型,有望成为20万元以下价位车型的标配功能。

其次,随着车载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和互联化,AR HUD将与更多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成为智能汽车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从HUD显示技术来看,性价比较高的TFT技术,应用于AR-HUD局限性明显;DLP方案由于成本较高且存在知识产权问题,国产化难度较大。

而LCoS技术方案具有高对比度、高分辨率、大尺寸显示画幅、防阳光倒灌以及低功耗等优点,有望成为AR-HUD的主流技术路线。

市场整体风向,亦趋向如此。

比如,华为LCoS AR HUD搭载至问界M7/M9,以出色的显示性能和稳定性成为行业标杆。其高亮度、大视角的显示能力,将虚拟信息无缝嵌入驾驶环境,尤其是与高阶智驾的数据融合和HMI交互优化,为驾驶员带来直观、安全的驾驶体验。

与此同时,随着浦创智能、水晶光电、泽景、疆程等诸多供应商的LCoS AR HUD相继发布,以及浦创智能等在LCoS 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开发新的AR HUD产品,AR HUD的规模化之战火药味渐浓。

01

华为带头,国产玩家引领AR HUD市场风向


很显然,LCoS技术具备较高的光利用效率,即使在强光环境下(如阳光直射)也能保持显示内容清晰,可提升AR HUD的全天候适应能力。

且LCoS的光学设计易于实现更大的FOV,支持20°-25°甚至更高视场角,提供更宽广的信息展示空间,更多导航、警示等内容可以覆盖驾驶员自然视野,增强了信息获取的直观性。

在华为的带动下,包括浦创智能、水晶光电、泽景、疆程、蜂巢电子、华阳多媒体等本土AR HUD供应商,已经陆续发布基于华为LCoS PGU成像模组等“根技术”的AR HUD整机产品方案,旨在为车企提供更多差异化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AR HUD还从传统的TFT、LCoS、LBS和DLP向新型技术路线延伸,包括斜投影、双焦面、光波导、PHUD等技术方案日益成熟,为车载显示领域注入了更多可能性。

比如,作为华为智能车载光首批合作伙伴成功签约并授牌,浦创智能依托积累的LCoS技术基础,创新地打造出了 LCoS+双焦面 AR HUD 产品。

LCoS技术凭借高亮度、高分辨率,为AR HUD应用带来了极大的优势;双焦面技术则通过引入两个焦平面,优化了视觉逻辑,近景焦面用于显示车速、ADAS警示等关键驾驶信息,远景焦面叠加导航指引或环境提示,更直观地融入实际驾驶场景。 浦创智能总经理刘开剑 表示。

在刘开剑看来,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双焦面AR HUD因符合人眼自然视觉习惯,减少焦点切换时的疲劳感,提升驾驶舒适性,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将成为未来主流的智能驾驶显示技术。

具体到产品应用,双焦面技术能够支持AR HUD近远景的精准显示切换,同时具备信息分层显示、远近景结合等特点,可以更好地适配高级别自动驾驶(L3及以上)场景。

如此一来,LCoS+双焦面AR HUD不仅能提供如车道保持、车距警示、障碍物提示等ADAS数据的直观展示,以及将复杂路况的导航信息实时叠加到驾驶员视野中,简化驾驶决策;还可与其他智能交互手段深度结合,推动多模态人机交互的创新。

站在商业化的角度,LCoS技术基于硅基半导体工艺,生产流程相对成熟,具有较高的良品率和成本控制能力,也为LCoS+双焦面 AR HUD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

目前,浦创智能已经完成了LCoS+双焦面AR HUD的技术研发,并进入量产研发和验证阶段。

未来随着消费者对高科技配置的需求增加、主机厂对差异化的竞争加剧,其LCoS+双焦面 AR HUD有望凭借更强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成为更多车型的标准配置或热门选配。


02

抢占“规模化普及+技术升级”红利


对用户感知而言,画幅和画质是AR HUD体验感的重要衡量指标。

其中,画幅指标是影响信息展示完整和视觉沉浸感的关键因素,由FOV、VID以及投影尺寸等共同决定。

比如,以大视野显示作为关键突破点,随着FOV的提升,将提高驾驶员的信息获取效率和使用体验,但同时光学畸变也更加容易出现,还需要优化光学引擎设计,确保画面边缘的清晰度和信息可读性,因此背后的高精AR算法也非常关键。

这也意味着,要想打造体验感超群的AR HUD产品,并非易事,还需细细打磨各类底层设计、算法等。

而浦创智能具备的 UI/UE 设计 子系统智能分配能力 ,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设计。其 自适应畸变预校正算法 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采用边缘插值算法,确保了图像的连贯性,并实现了小于 10ms 的低延迟输出。

此外,浦创的 高精度 AR 算法 通过建立像素点坐标与世界坐标的映射关系,并结合标定系统,采用低延迟、高精度算法,确保了 AR 实景贴合效果的准确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