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廉蓉城
宣传法纪、传播廉洁、沟通互动、激浊扬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都本地宝  ·  明天起,成都限行时间有变! ·  3 天前  
清廉蓉城  ·  冬至丨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  4 天前  
清廉蓉城  ·  全省严防政治骗子警示教育大会召开 ... ·  5 天前  
成都发布  ·  下月11日,成都将新开这条国际直飞航线! ·  3 天前  
成都发布  ·  重大突破!中国大陆首条!今日在成都点亮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廉蓉城

宫保鸡丁因何而来?四川工业如何开启?关于丁宝桢的那些事

清廉蓉城  · 公众号  · 成都  · 2024-12-23 20:06

正文

12月20日,《成都日报》“清廉蓉城”专版刊发多组报道,聚焦新编川剧《丁宝桢》和大型历史题材话剧《苍生为念》,讲述丁宝桢这位清代廉吏鞠躬尽瘁的生动感人故事,并走进台前幕后,了解剧作的创作背景。今天,为大家带来几则丁宝桢逸事。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代表性人物之一。他33岁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死后,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诚。丁宝桢一生克己奉公、勤政为民、清正廉洁、不避艰险、勇于任事,堪称为官之典范,是一个功在当世、泽及后人的英雄人物。






宫保鸡丁的由来

丁宝桢在川期间曾有一件“烟火气”十足的逸事广为流传。


在新编川剧《丁宝桢》中有这样一幕,忙完公务的丁宝桢回到家中,和夫人寒暄之后,他把身份切换到丈夫,亲自下厨做了一道菜——宫保鸡丁。这场戏取材于丁宝桢来到四川后,将他在山东为官时喜爱的“酱爆鸡丁”进行本土化改造的事迹。因为四川缺少甜面酱,于是丁宝桢命厨师将鸡丁、辣子、花生米混合着一同爆炒,再加上白糖调味后完成制作,这道菜品也逐渐在四川流行开来,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菜。


“宫保鸡丁”菜名的由来,是因为丁宝桢在四川总督的任上去世,朝廷为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其“太子太保”。此封号是“宫保”之一,所以菜名也饱含了后世对丁宝桢的尊敬。



裁撤夫马局

清咸丰以来,夫马局的主要作用是为协助清廷运输供给军队的粮秣,经费是按粮加派。但夫马局的一些官绅借机敛财,“名为办差、实充私囊,民心积怨,实由于此。”


丁宝桢来川前及来川途中就对四川情况“旁谘博询”,到任以后就针对夫马局实施改革,只保留了涉及沟通中原和藏区主要干道的广元、雅安两线适当数量的夫马局,其他一律裁撤。为了避免保留下来的夫马局滋扰百姓,他先是自掏腰包率先垂范,为昭化县夫马局捐资7000两白银,再号召其他官员商民捐资助款,募捐所得经费购买田产等,使用田租作为夫马局的经费。其次,规定按照出差远近、办事大小核定经费予以报销,并将这项措施刻碑立石晓谕大众,使官吏不敢向百姓伸手。这项改革无疑减轻了川中百姓的负担,事后昭化县士绅百姓自筹经费在昭化镌刻了一块“丁宫保捐廉置产为昭化夫马经费永免派民章程序”碑以示颂扬。



创设四川机器局

1840年之后,清廷以“洋务运动”的方式力求在科技与工业上取得进步。在此过程中,丁宝桢意识到洋枪、洋炮的威力,遂产生了建立新式兵工厂的愿望。


来到四川后,丁宝桢发现四川军营使用的洋枪,全是通过上海洋行购买,一则运费高昂,二则若不懂修理,所购洋枪稍有损坏便成废物。光绪三年(1877年)十一月,丁宝桢选定成都东门内下莲池一带作为建厂之地,取名四川机器总局(简称四川机器局)。他的锐意进取遭受保守势力的指责,一些顽固派参劾他“不谙机器,私亏库款,纵容私人,徇庇劣员”。因此,清廷诏示“著该督即将此局停止,以节糜费”。


光绪五年(1879年)十月,受国际形势所迫,以及在一些洋务人士的呼吁下,朝廷下旨“著仍设法兴办,毋使废坠”,停办两年多的四川机器局得以恢复生产。丁宝桢在他创作的《成都机器局二次落成示局中诸友》中写到“但愿国家奋神武,尽收荒缴归牢笼”,以此表明心志。四川机器局建成后,高峰时期年产洋枪3000多支、枪弹10余万发,成为四川最早采用现代工业机器规模化制造枪、炮、弹、药的综合性兵工厂,这也是四川近代第一座机器制造工厂,开创了四川现代工业,也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更多内容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编辑:陈艾

校对:程廷静 王雪钰

来源:成都日报

更多精彩↓

走进新编川剧《丁宝桢》的台前幕后


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林业园林处原处长刘义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全省严防政治骗子警示教育大会召开 加大惩治力度坚决铲除政治骗子生存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