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从广州回到北京,本来8月8号想找到九年以前奥运会开幕式的一些经典照片,做一做回忆,结果刚开网络就看到消息了,地震了。
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7年8月8日21:19,四川阿坝九寨沟县发生了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左右,震中距九寨沟县城35公里,距成都市290公里,包括甘肃和陕西的一些地方都有很明显的震感。根据人口热力大数据的分析,震中20公里范围内人口数量是2.1万,50公里范围内人口数量大约是6万,而且作为九寨沟风景区,8月8号这一天肯定还得有几万游客。我们衷心祝愿震区安好,衷心祝愿所有人都平安。
我还关注了六小龄童的微博,刚才看猴哥也发了微博,并且配了当年在九寨沟拍西游记的一些剧照。有一个特别经典的就是师徒四人在瀑布上走过,而且盘丝洞的很多镜头都是在九寨沟拍的。微博上跟帖的人也特别的多,有很多人都分享了防震抗灾的经验,比如地震的时候不要坐电梯,家里边放一个易拉罐或者就瓶子在高处,万一有余震了,它会提前响给大家报警,还有就是在楼房里边要到墙角或卫生间躲避等等。
在这里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个有关防震救灾的知识,这个是在学习执行力提升的课程上会讲到的。就是很多人在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呢?是震惊。就是我们俗称的叫蒙圈,坐到那儿发呆,半天不知道干什么,大脑一片空白,这是人在紧急情况下的一个常见的反应。而这种震惊的反应会严重降低行动力,那如何应对呢?方法就是提前学一些有关防灾抗灾的知识,有机会的话最好参加一下相关的演习和演练,这个对提高行动力是特别有帮助的。
而且进一步研究发现,参加防灾救灾的演习意义特别大,书本的知识在转化成真正行动力的时候,必须要经过非线性思维。所谓非线性思维也就是以右脑为核心的隐喻、暗示、联想乃至场景重现。而书本上的一些知识不可能引发人们的非线性思维,只有亲身经历的一些具体的场景,这种场景感才能够更快地引发人们的非线性思维。等有机会的话参加一些防灾抗灾的演练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看一看相关的视频,增加一下场景感、画面感,对激发非线性思维也是非常非常有帮助的。
知识是如何转化成能力的,也涉及到非线性思维,如果只是抽象的知识,三原则、四法则、五标准、12个注意事项…这种东西绝对不可能转化成行动能力。
所以你看很多人管理学知识特别多,但实际上他管一个团队那可能就非常差。很多人在知识上是专家,但是在行动上往往差的十万八千里。大家如果经常听课程,你会看到很多人讲起来可能头头是道。一个没钱的人给有钱人讲怎么理财,一个不炒股的人给各位炒股的股民预测哪只会涨,讲心理学的老师自己心理都不健康,讲管理学的老师连一个小团队都带不了,讲恋爱婚姻家庭的老师他自己连个女朋友可能都混不上…
这知识分子往往嘴上讲的呜嚷呜嚷腿上走得吧唧吧唧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抽象的知识没有转化成能力。那抽象的知识如何转化成能力呢?就需要这种非线性思维,让抽象的知识活起来,最好是有亲身的经历,有场景感画面感。如果没有这种亲身的经历,可以补充一些间接的故事、案例、场景和画面,这个也特别的重要。
我们上课之所以会给大家举很多熟能详生动的例子,而且赵老师有时候故意要带着角色感,然后给大家讲一些有趣的段子,这个其实都是为了激发各位的非线性思维。有些古板的老先生对我们这种生动讲课的方式甚至颇有微词,说把一个管理课都讲成脱口秀了,这有点跑偏。其实并不是我们真的要搞一个什么段子脱口秀,而是因为为增加大家的执行力、战斗力、行动力,为了在课堂上尽快的促进知识转化成能力,我们必须要提供丰富的案例,大量的场景才可以。
最后浓缩一句话,知识是如何转化成能力的?答,启动非线性思维,让抽象的知识活起来,增加场景感画面感。
我们在讲的时候,我看电视直播上报道,刚刚好像又发生了两次余震,刚刚看到了一些视频和一些照片,九寨沟那个路口上全是碎石,县城里边都已经停电了,到处还有很多的碎玻璃,而且还看到了抗震救灾的一些画面。
再一次祝愿震区的每一个人都平安,像这样的深夜里,为抗震救灾作出贡献的每一个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九寨沟沟口震后道路受损、碎石满地